草木鳥獸之為物,眾人之為人,其為生雖異,而為死則同,一歸於腐壞澌盡泯滅而已。 而眾人之中,有聖賢者,固亦生且死於其間,而獨異於草木鳥獸眾人者,雖死而不朽,逾遠而彌存也。 其所以為聖賢者,修之於身,施之於事,見之於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於身者,無所不獲;施於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見於言者,則又有能有不能也。 施於事矣,不見於言可也。 自詩書史記所傳,其人豈必皆能言之士哉?修於身矣,而不施於事,不見於言,亦可也。 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語者矣。 若顏回者,在陋巷曲肱饑臥而已,其群居則默然終日如愚人。 然自當時群弟子皆推尊之,以為不敢望而及。 而後世更百千歲,亦未有能及之者。 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於事,況於言乎? 予讀班固藝文志,唐四庫書目,見其所列,自三代秦漢以來,著書之士,多者至百餘篇,少者猶三、四十篇,其人不可勝數;而散亡磨滅,百不一、二存焉。 予竊悲其人,文章麗矣,言語工矣,無異草木榮華之飄風,鳥獸好音之過耳也。 方其用心與力之勞,亦何異眾人之汲汲營營,而忽然以死者,雖有遲有速,而卒與三者同歸於泯滅,夫言之不可恃也蓋如此。 今之學者,莫不慕古聖賢之不朽,而勤一世以盡心于文字間者,皆可悲也! 東陽徐生,少從予學,為文章,稍稍見稱於人。 既去,而與群士試于禮部,得高第,由是知名。 其文辭日進,如水湧而山出。 予欲摧其盛氣而勉其思也,故于其歸,告以是言。 然予固亦喜為文辭者,亦因以自警焉。 【校注】此篇不見于原本古文觀止。 校以四部備要重刊祠堂本《居士集》卷四十三。 辨姦論 蘇 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 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 昔者山巨源見王衍曰:「誤天下蒼生者,必此人也!」郭汾陽見盧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孫無遺類矣!」自今而言之,其理固有可見者。 以吾觀之,王衍之為人,容貌言語,固有以欺世而盜名者。 然不忮不求,與物浮沉,使晉無惠帝,僅得中主,雖衍百千,何從而亂天下乎?盧杞之奸,固足以敗國;然而不學無文,容貌不足以動人,言語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從而用之?由是言之,二公之料二子,亦容有未必然也。 今有人,口誦孔老之言,身履夷齊之行,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與造作言語,私立名字,以為顏淵孟軻復出;而陰賊險狠,與人異趣,是王衍盧杞合而為一人也,其禍豈可勝言哉! 夫面垢不忘洗,衣垢不忘浣,此人之至情也。 今也不然,衣臣虜之衣,食犬彘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此豈其情也哉?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鮮不為大奸慝,豎刁易牙開方是也。 以蓋世之名,而濟其未形之患,雖有願治之主,好賢之相,猶將舉而用之,則其為天下患,必然而無疑者,非特二子之比也。 孫子曰:「善用兵者,無赫赫之功。 」使斯人而不用也,則吾言為過,而斯人有不遇之嘆,孰知禍之至于此哉!不然,天下將被其禍,而吾獲知言之名,悲夫! 送石昌言使北引 蘇 洵 昌言舉進士時,吾始數歲,未學也。 憶與群兒戲先府君側,昌言從旁取棗慄啖我,家居相近,又以親戚故甚狎。 昌言舉進士,日有名。 吾後漸長,亦稍知讀書,學句讀屬對聲律,未成而廢。 昌言聞吾廢學,雖不言,察其意甚恨。 後十餘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聞。 吾日以壯大,乃能感悔,摧折復學。 又數年,游京師,見昌言長安,相與勞苦,如平生歡;出文十數首,昌言甚喜稱善。 吾晚學無師,雖日為文,中甚自慚;及聞昌言說,乃頗自喜。 今十餘年,又來京師,而昌言官兩制,乃為天子出使萬里外強悍不屈之虜庭,建大旆,從騎數百,送車千乘,出都門,意氣概然。 自思為兒時,見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貴不足怪,吾于昌言獨自有感也。 大丈夫生不為將,得為使,折衝口舌之間足矣。 往年彭任從富公使還,為我言:「既出境,宿驛亭,聞介馬數萬騎馳過,劍槊相摩,終夜有聲,從者怛然失色,及明,視道上馬跡,尚心掉不自禁。 」凡虜所以誇耀中國者,多此類也;中國之人不測也,故或至于震懼而失辭,以為夷狄笑。 嗚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頓,壯士大馬,皆匿不見,是以有平城之役。 今之匈奴,吾知其無日能為也。 孟子曰:「說大人者藐之。 」況于夷狄!請以為贈。 【校注】此篇不見于原本古文觀止。 校以四部叢刊影宋本《嘉祐集》卷十四。 留侯論 蘇 軾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 且其意不在書。 第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
第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