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驚,忙回報與太子,太子一聽此言大怒說:「今番拿住,當地斬首。 」傳令開關,一聲炮響,關門大開,衝出陣來,厲聲大叫:「快叫叛賊早早出來會我。 」這裡探子報進營中。 薛剛大驚,樊梨花說:「孩幾不必心焦,待為母的出去斬也。 」薛剛甚喜,點起大隊人馬,來到陣前。 驢頭太子抬頭一看,原來是員女將,說:「可教薛剛出來,你是婦人,有甚本事,在送性命。 」 梨花大怒,把手人劍劈面砍來。 太子把槍一架,戰有數合,太子祭起飛銼,紅光一道衝起,被梨花把手一指,紅光倒往後去了,梨花把袖一張,將銼收了。 驢頭見收他飛銼大怒,把手中槍照前心刺來,梨花把劍一指,那槍跌落地下,兩手動彈不得,被梨花趕上前,一劍砍死。 薛剛母親砍死驢頭,吩咐諸將搶關。 陳元泰閉關不及,被眾將殺入關中,將陳元泰殺死。 取了臨潼關,立起大唐忠孝王旗號。 樊梨花對諸將說:「吾不染紅塵,今救了吾兒,我去也。 」一陣輕風歸山。 若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第八十七回 狄仁傑一語興唐 唐中宗大坐天下 適纔話言不表,樊梨花化一陣清風而去,薛剛等望空下拜。 養馬三日,盤查國庫。 次日起大兵六十萬,三聲炮響,望長安而來,離城十里,放炮停行,一聲炮響,紮營已畢。 傳令明日開兵攻城。 此話不表。 守城軍士報人午門,當駕官奏道:「驢頭太子陣亡,臨潼關已失。 今薛軍六十萬,戰將千員,其鋒不可當。 請陛下定奪。 」武則天聽奏,唬得魂飛魄散,跌下龍床,半時方醒。 問道:「那位愛卿與朕分優。 」閃出一位大臣婁師德上前奏道:「不若遣一能言舌辯之士,陳說君臣之義,令其罷兵,庶其可解此危。 」武后道:「卿舉何人前去?」婁師德奏道:「臣保舉諫議大夫前往,可解國難。 」「依卿所奏。 」宣狄仁傑上殿,狄仁傑上殿俯伏。 武后開言說:「今日兵部尚書婁師德保奏說,卿往薛營,將大義說他講和退軍,回朝朕當加封。 」狄仁傑奏道:「陛下春秋鼎盛,賓天之後,並無後嗣。 今廬陵王乃先帝之子,去周復唐,天下太平。 武三思喪師辱國,張君左弟兄納表不奏,一併拿下,送入刑部天牢,候新主發落。 若不依臣,臣不敢往。 」 武則天想:「所言不差。 我八十多歲的人了,朝不保暮,久後必歸廬陵王。 若不依奏,恐薛剛打入長安,自立為帝,唐家朝代絶矣」。 開言道:「依卿所奏,傳旨將武三思、張君左兄弟二人發下天牢。 欽此謝恩。 」 狄仁傑退朝,出了長安,來到薛營。 只見行營方正,遍處刀槍,干軍萬馬。 命軍士通報,說朝廷遣諫議大夫狄仁傑要見。 軍士報進:「啟元帥,營外有一員朝臣狄仁傑要見。 」薛剛說:「令進來。 」狄仁傑隨了軍士而入,好齊整,兩旁刀斧手直擺到轅門,兩邊列坐著大小眾將,中間坐著薛剛,咬金旁坐。 狄仁傑上帳說:「薛將軍,下官皇命在身,不能全札。 」薛剛忙起身迎說:「狄大人此來有何見諭?」狄老爺說:「今特來參謁,有一言相告。 但不知將軍肯容納否?」薛剛說:「大人有話見教,但有可聽者,無不從命,如不可行者,不必多言,大人諒之。 」咬金見狄仁傑氣概不凡,連忙出位遜坐。 第19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說唐三傳》
第1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