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粵:發語辭。 戊辰:梁武帝太清二年(548)歲在戊辰。 建亥之月:陰曆十月。 [2]大盜:竊國篡位者,此指侯景。 移國:篡國。 《後漢書·光武帝紀》贊曰:「炎正中微,大盜移國。 」金陵:即建鄴,今南京市,梁國都。 《南史·梁武帝紀》:「太清二年八月戊戌,侯景舉兵反。 十月,……至建鄴。 」[3]竄:逃匿。 荒谷:《左傳》杜預註:「荒谷,楚地。 」此指江陵(今湖北江陵縣,古楚地)。 《北史·庾信傳》:「侯景作亂,梁簡文帝命信率宮中文武千餘人營于朱雀航。 及景至,信以眾先退。 台城陷後,信奔于江陵。 」公私:公室和私家。 塗炭:謂陷于泥塗炭火。 《尚書》:「有夏昏德,民墜塗炭。 」[4]華陽:華山之南。 陽,山南。 此指江陵。 奔命:奉命奔走。 梁元帝承聖三年(554),庾信奉命由江陵出使西魏,十一月,江陵被西魏攻陷,信遂留長安未歸。 [5]中興:指梁元帝于承聖元年(552)平侯景之亂,即位江陵。 道銷:中興之道銷亡。 甲戌:承聖三年歲在甲戌。 《南史·元帝紀》:「承聖三年,魏使于謹來攻。 ……十一月,魏軍至柵下,帝見執。 魏人戕帝。 」[6]「三日」句:《晉書·羅憲傳》:「魏之伐蜀,憲守永安城。 及成都敗,知劉禪降,乃率所部臨于都亭三日。 」臨,《左傳》杜註:「哭也。 」都亭,都城亭閣。 [7]「三年」句:《左傳·昭公二十三年》:「晉人來討,叔孫婼如晉,晉人執之,……乃館諸于箕。 」按「三年」不知所指,或信為此賦時被覊已三年?俟考。 [8]天道:天理。 周星:即歲星,也稱太歲,木星,因其一十二年繞天一周,故名。 物極不反:指梁朝就此一蹶不振、再難恢復。 [9]傅燮:字南容,東漢末年人。 無處求生:據《後漢書·傅燮傳》載,燮為漢陽太守,王國、韓遂等攻城,城中兵少糧乏,其子勸燮棄城歸鄉,燮慨嘆:「汝知吾必死耶!……世亂不能養浩然之志,食祿又欲避其難乎?吾行何之,必死於此!」遂令左右進兵,臨陣戰死。 [10]袁安:字邵公,後漢時人。 自然流涕:《後漢書·袁安傳》:「安為司徒,以天子幼弱,外戚擅權,每朝會進見及與公卿言國家事,未嘗不噫嗚流涕。 」[11]桓君山:即桓譚,字君山,後漢時人。 著《新論》二十九篇。 志事:一作「志士」。 [12]杜元凱:即杜預,字元凱,晉代人,有《春秋經傳集解》。 其序云:「少而好學,在官則觀于吏治,在家則滋味典籍。 」[13]自序:古人著書往往有自序記述身世和寫作旨意。 桓譚《新論》自序今佚。 [14]潘岳:字安仁,晉代詩人。 始述家風:潘岳有《家風詩》,自述家族風尚。 [15]陸機:字士衡,晉代詩人。 先陳世德:陸機有《祖德賦》、《述先賦》,又《文賦》:「詠世德之駿烈。 」[16]二毛:指頭髮有黑白二色。 喪亂:指侯景之亂和江陵淪陷被留西魏。 時信年四十左右。 [17]藐:遠。 「藐是」一作「狼狽」。 暮齒:暮年。 [18]《燕歌》:指樂府《燕歌行》。 《樂府詩集》引《廣題》曰:「燕,地名也,言良人從役于燕而為此曲。 」《北史·王褒傳》:「褒作《燕歌》,妙盡塞北苦寒之言。 元帝及諸文士和之,而競為悽切。 」今《庾子山集》中亦有此作。 [19]楚老:代指故國父老。 舊說引《漢書·龔舍傳》,謂楚人龔勝於王莽時不願「一身事二姓」,「遂不復開口飲食,積十四日死」,庾信世居楚地,故引此事深慚自己身事二姓。 泣將何及:《後漢書·逸民傳》:「桓帝世黨錮事起,守外黃令陳留張升去官歸鄉裡,道逢友人,共班草而言。 ……因相抱而泣。 老父趨而過之,植其杖,太息言曰: 第25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2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