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曰(18):「日中必,操刀必割(19)。 」今令此道順(20),而全安甚易(21);不肯早為,已乃墮骨肉之屬而抗剄之(22),豈有異秦之季世乎(23)!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時,因天之助,尚憚以危為安,以亂為治,假設陛下居齊桓之處(24),將不合諸侯而匡天下乎(25)?臣又以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26)。 假設天下如曩時(27),淮陰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韓信王韓,張敖王趙,貫高為相,盧綰王燕,陳狶在代(28),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29),當是時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 天下殽亂(30),高皇帝與諸公倂起(31),非有仄室之勢以豫席之也(32)。 諸公幸者乃為中涓(33),其次僅得舍人(34),材之不逮至遠也(35)。 高皇帝以明聖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諸公(36),多者百餘城,少者乃三四十縣,德至渥也(37),然其後十年之間,反者九起。 陛下之與諸公,非親角材而臣之也(38),又非身封王之也(39),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歲為安(40),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諉者(41),曰疏(42)。 臣請試言其親者(43)。 假令悼惠王王齊,元王王楚,中子王趙,幽王王淮陽,共王王梁,靈王王燕,厲王王淮南(44),六七貴人皆亡恙,當是時陛下即位,能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 若此諸王,雖名為臣,實皆有布衣昆弟之心(45),慮無不帝制而天子自為者(46)。 擅爵人,赦死罪(47),甚者或戴黃屋(48),漢法令非行也。 雖行不軌如厲王者,令之不肯聽,召之安可致乎!幸而來至,法安可得加!動一親戚,天下圜視而起(49),陛下之臣雖有悍如馮敬者(50),適啟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 陛下雖賢,誰與領此(51)? 故疏者必危,親者必亂,已然之效也(52)。 其異姓負強而動者(53),漢已幸勝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54)。 同姓襲是跡而動(55),既有徵矣(56),其勢盡又復然。 殃禍之變未知所移(57),明帝處之尚不能以安,後世將如之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58),而芒刃不頓者(59),所排擊剝割(60),皆眾理解也(61)。 至于髖髀之所(62),非斤則斧(63)。 夫仁義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權勢法制,人主之斤斧也。 今諸侯王皆眾髖髀也,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64),臣以為不缺則折。 胡不用之淮南、濟北?勢不可也。 臣竊跡前事(65),大抵強者先反,淮陰王楚最強,則最先反;韓信倚胡(66),則又反;貫高因趙資(67),則又反;陳狶兵精,則又反;彭越用梁(68),則又反;黥布用淮南,則又反;盧綰最弱,最後反。 長沙乃在二萬五千戶耳(69),功少而最完(70),勢疏而最忠(71),非獨性異人也,亦形勢然也。 曩令樊、酈、絳、灌據數十城而王(72),今雖以殘亡可也(73);令信、越之倫列為徹侯而居(74),雖至今存可也。 第8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古文觀止譯注》
第8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