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太湖入松江口。 唐貞元中,有漁人載(明抄本「載」作「為」。 )小網。 數船共十餘人,下網取魚,一無所獲。 網中得物,乃是鏡而不甚大。 漁者忿其無魚,棄鏡于水。 移船下網,又得此鏡。 漁人異之,遂取其鏡視之,才七八寸。 照形悉見其筋骨臟腑,潰然可惡,其人悶絶而倒,眾人大驚。 其取鏡鑒形者,即時皆倒,嘔吐狼藉。 其餘一人,不敢取照,即以鏡投之水中。 良久,扶持倒吐者既醒,遂相與歸家,以為妖怪。 明日方理網罟,則所得魚多於常時數倍。 其人先有疾者,自此皆愈。 詢于故老,此鏡在江湖,每數百年一出。 人亦常見,但不知何精靈之所恃也。 (出《原化記》) 【譯文】 唐德宗貞元年間,在蘇州太湖入松江口,有打魚人載着小網捕魚,好幾條船十多個人,打了大半天,沒有網到一條魚,卻網到一面鏡子,不大。 打魚人惱火沒有打上來魚,就將鏡子丟入水中。 移船再撒網,又將這面鏡子打上來了。 打魚人感到非常奇怪,其中有一人就將這面鏡子拿在手中仔細觀看。 鏡子大小約七八寸,但是照人卻筋骨五臟六腑都能看到。 這個打魚人用它照視自己的肚腹,發現裡面潰爛得讓人噁心欲吐,一下昏倒在地。 其他的打魚人都大吃一驚,紛紛自照,都昏倒在地,嘔吐不止。 還剩下一個打魚人不敢照了,慌忙將鏡子又拋入水中。 過了許久,昏倒在地的那些打魚人都甦醒過來了。 這個打魚人將他的這些同夥一一扶起來,相互攙扶着回到家裡。 大家都認為是遇上妖怪了。 第二天整理好網具又駕船出去打魚,打到的魚是平常的好幾倍。 而且,這些打魚人中,從前身上患有疾病的,都痊癒了。 詢問打魚的老人們,有的說這面鏡子在江湖間,幾百年出現一次,有人曾經見到過。 但是,卻不知道是什麼精靈所有。 卷第二百三十二 器玩四 符載 破山劍 揚州貢 鄭雲逵 張存 百合花 浙右漁人 元禎 李德裕 甘露僧 令狐綯 裴岳 苟諷 紅沫 鐵頭 虔州刺史(以上五條原缺) 周邯 真陽觀 陴湖漁者 文谷 符載 唐符載文學武藝雙絶,常畜一劍,神光照夜為晝。 客遊至淮浙,遇巨商舟艦,遭蛟作梗,不克前進。 擲劍一揮,血灑如雨,舟舸安流而逝。 後遇寒食,於人家裹櫃粽,粗如桶,食刀不可用,以此劍斷之訖。 其劍無光,若頑鐵,無所用矣。 古人云:「千鈎之弩,不為鼷鼠發機。 」其此劍之謂乎。 (出《芝田錄》) 【譯文】 唐朝人符載文武雙全,曾經有一把寶劍,會發光,將夜間照成白晝。 一次,符載出遊到淮浙一帶,遇到一隻大商人的貨船遭到水中巨蛟的攔阻,不能繼續航行。 他拔出這把寶劍向巨蛟刺去,血水象下雨一樣從巨蛟身上噴灑出來。 於是,這只商船安然無恙地駛走了。 後來,有一年寒食節,符載暫時借宿的這家用秬黍包裹粽子,有桶那麼粗,用菜刀切割不了。 符載用他隨身帶著的這把寶劍去割。 切完後,寶劍再也不發光了,變成了一塊頑鐵,沒什麼大用了。 古人說:「有千鈞之力的箭弩,不能用它去射鼷這樣的小鼠。 」這話完全適合符載的這把寶劍啊。 破山劍 近世有士人耕地得劍,磨洗詣市。 有胡人求買,初還一千,累上至百貫,士人不可。 胡隨至其家,愛玩不捨,遂至百萬。 已克明日持直取劍。 會夜佳月,士人與其妻持劍共視。 笑云:「此亦何堪,至是貴價。 」庭中有搗帛石,以劍指之,石即中斷。 及明,胡載錢至。 取劍視之,嘆曰:「劍光已盡,何得如此。 」不復買。 士人詰之,胡曰:「此是破山劍,唯可一用。 吾欲持之以破寶山,今光芒頓盡,疑有所觸。 」士人夫妻悔恨,向胡說其事,胡以十千買之而去。 (出《廣異記》) 【譯文】 近年有個男人在耕地時揀到一把劍,磨洗之後,拿到集市上去賣。 有位北方的外族人要買這把劍。 最初出一千文錢,後來漲到一百貫,這個男人還是不賣。 買者跟隨賣劍的男人到家中,最後出一百萬貫買這把劍。 雙方說定了,明天這位外族人拿錢來取劍。 這天夜晚,月色很好。 男人跟他妻子在院中月光下,一塊兒觀看這把劍,笑着說:「這把劍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值得那個胡佬出那麼高的價錢?」他家庭院中有一塊搗衣石,說話間,這個男人隨意用劍向這塊搗衣石一指,搗衣石立時斷為兩截。 夫妻倆也沒有在意。 第二天,買劍的胡人載着錢來到男人家,拿起寶劍一看,驚訝地說:「劍光已經沒有了,你們是怎麼弄的?」於是,不買這把劍了。 得劍的男人責問他為什麼不買了?這位胡人說:「這是把破山劍,只可用一次,我想用這把劍刺破寶山。 現在,劍的光芒已經消失了。 我懷疑你們用它觸指什麼東西了。 」夫妻倆聽了後異常悔恨,將昨天晚上用劍指斷搗衣石的事情告訴了這位胡人。 胡人最後用十千錢買走了這把劍。 揚州貢 揚州舊貢江心鏡,五月五日,揚子江所鑄也。 或言無百煉者,六七十煉則止。 易破難成,往往有鳴者。 (出《國史補》) 【譯文】 揚州舊日向朝廷進貢的江心鏡,是在五月五日這天,在揚子江上鑄造的。 有人說鑄鏡時沒有鑄一百次,也有六七十次。 這面鏡子非常容易鑄不好,有破損,極難鑄成。 鑄成後,它常常自己發生鳴聲。 鄭雲逵 唐鄭雲逵少時得一劍,鱗鐵星錍,有時而吼。 常莊居,橫膝玩之。 忽有一人從庭樹窣然而下,紫衣朱幘,被發露劍而立。 黑氣周身,狀如重霧。 鄭素有膽氣,佯若不見。 其人因言:「我上界人,知公有異劍,願借一觀。 」鄭謂曰:「此凡鐵耳。 君居上界,豈藉此乎?」其人求之不已。 鄭伺更良久,疾斫之,不中。 刜墜黑氣著地,數日方散。 (出《酉陽雜俎》) 【譯文】 唐朝人鄭雲逵小時候得到一柄劍,劍鞘上佈有鱗片,劍很薄,象星星一樣泛着亮光,而且時常自己發出鳴叫聲。 一次,鄭雲逵在家盤腿坐著把玩這把劍。 忽然,從院裡樹上跳下一個人,身穿紫色衣服,戴硃紅色的頭巾,頭髮披散着,手中持劍站在那兒。 他周身圍有一團黑氣,象一團濃霧。 鄭雲逵素來膽氣過人,假裝沒看見,繼續把玩懷中寶劍。 紫衣人說:「我是上界人,得知你有一柄奇異的寶劍,希望能借我看看。 」鄭雲逵說:「這是一塊凡鐵啊。 你既然住在天上,難道還顧念這麼一塊凡鐵嗎?」紫衣人一再請求鄭雲逵借他看看。 鄭雲逵盯視他好長時間,突然揮劍疾砍過去,沒有砍中。 只削下來一團黑氣落在地上,好幾天後才散去。 張存 唐段成式,其友人溫介云:大曆中,高郵百姓張存以踏藕為業。 嘗于陂中見旱藕稍大如臂,遂儘力掘之,深二丈,大至合抱。 以不可窮,乃斷之。 中得一劍長二尺,色青無刃,存不之寶。 邑人有知者,以十束薪獲焉。 其藕無絲。 (出《酉陽雜俎》) 【譯文】 唐朝人段成式,他有個朋友叫溫介,曾講過這樣一件事:唐代宗大曆年間,高郵有個叫張存的平民,以踏藕為業。 一次,他在池塘中發現一隻旱藕,藕稍象胳臂那麼粗。 他用盡全力挖掘,掘到兩丈深時,這只旱藕已有雙手合抱那麼粗,可是還沒有挖到根。 沒辦法,張存用刀將旱藕砍斷,在藕中得到一柄劍,長二尺,呈青色,沒有劍刃。 張存不想保存這把劍,城裡有個人得知這事後,用十捆柴薪將這柄劍買了去。 這只旱藕,裡面沒有藕絲。 百合花 第1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三》
第1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