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宋時代的王景是王僧朗的兒子,他的相貌俊美,風度高雅,善於講精微玄妙的語言。 他和謝莊、張暢、何偃,都很有響亮的名聲。 原來王景的名字叫王彧。 因為與明帝同名。 所以改成「景」字。 王景的長子王絢才五六歲,就非常機敏聰慧。 他的外祖父何尚之很欣賞他,曾經教他讀《論語》。 唸到「鬱鬱乎文哉」一句,同他開玩笑說:「可以改成‘邪邪乎文哉’嗎?」王絢應聲回答說:「尊貴人物的名字,怎麼可以開玩笑。 那麼也可以說‘草翁之風則舅’了。 」《論語》上有「草上之風則偃」一句,而「偃」是何尚之的兒子。 王絢後來擔任秘書丞。 死在任職期間。 蕭遙欣 南齊曲江公蕭遙欣少有神采干局。 為童子時,有一小兒左右彈飛鳥,未嘗不應弦而下。 遙欣謂之曰:凡戲多端,何急彈此?鳥自雲中翔,何關人事?小兒感之,終身不復捉彈。 爾時年十一。 士庶多競此戲,遙欣一說,旬月播之,遠近聞者,不復為之。 (出《談藪》) 【譯文】 南齊曲江公蕭遙欣從小就有神采和辦事的才能。 他還是兒童時,看見有一個小孩在附近用彈弓射殺飛鳥,沒有不應聲而落的。 蕭遙欣對他說:「遊戲的玩法很多,為什麼要把飛鳥打下來。 鳥兒在雲中飛翔,哪裡礙着人的事了!」孩子受了感動,終身不再打鳥。 當時蕭遙欣才十一歲。 當地的民眾都願意打鳥比賽取樂,蕭遙欣的話,在一個月的時間傳播開來,遠近的人們聽了,從此不再打鳥。 房氏子 唐韋陟有疾,房尚書琯使子弟問之。 延入臥內,行步悉籍茵毯,房氏子襪而登階,侍婢皆笑之。 舉朝以為韋氏貴盛,房氏清儉。 俱為美談。 (出《國史補》) 【譯文】 唐朝的韋陟生病了,尚書房琯派子弟去探望。 來到韋陟的臥房,地上全都鋪着毛毯。 房氏子弟穿著襪子登上台階走了進去,奴婢們全都嘲笑他們。 滿朝的官員都認為,韋陟的家庭尊貴富足,房琯的家庭清廉樸素,都是人們樂於稱道的好事。 張琇 張童子者名琇,審素之子也。 開元二十二年,琇殺殿中侍御史楊萬頃于闕下,復父仇也。 初審素受賕事發,詔萬頃按之。 萬頃按審素過入,故坐誅,家屬徙邊。 琇會赦得還,時未冠,乃追復前怨,與其弟瑝手刃萬頃于都城。 聞者駭之。 帝嘉其孝,將釋之。 有司以專殺抗論,琇坐死。 時人哀之,葬于邙山,為疑塚焉:蓋懼楊宗之所發也。 故虞部員外郎顧雲誄之曰:「冒法復仇,信難逃于刑典,忘身徇孝,誠有契于禮經。 且從古以來,誰人不死?得其死矣,夫可恨歟?」(出《顧雲文集》) 【譯文】 少年張琇是張審素的兒子。 開元二十二年張琇在皇宮門外殺死了殿中侍御史楊萬頃,報了父仇。 當初張審素受賄的事情泄露,由楊萬頃審理。 楊萬頃在審理中偏激有過失。 導致了張審素被誅殺,家屬遷往邊遠地區。 張琇遇到大赦回到京城時,還未成年。 他為了復仇和弟弟張琇把楊萬頃刺殺于京城。 聽到這個消息的人都感到驚訝。 皇帝讚賞他的孝心,想要釋放他。 辦案機關以他是故意殺人提出異議,最後將張琇處死,張琇被葬在邙山,沒有標明墳墓的位置,因為怕楊萬頃家裡的人掘墓。 虞部員外郎顧雲寫了一篇悼念張琇的文章說:「冒犯法律復仇,實在難逃刑法的追究,捨身忘死盡孝,符合儀禮周禮。 況且從古以來,誰人不死。 死得其所,了卻恩怨。 」 渾瑊 渾太師瑊年十一,隨父釋之防冬。 朔方節度張齊丘戲問:「將乳母來否?」其年立跳蕩功。 後二年,拔石堡城,收龍駒島,皆有奇效。 (出《國史補》) 【譯文】 太師渾瑊十一歲的時候,隨父親渾釋之參加冬季邊境防衛,朔方節度使張齊丘同他開玩笑說:「帶乳母來了嗎?」當年渾瑊就立下了突襲破敵的功勞。 二年後,在攻破石堡城和收復龍駒島的戰役中,他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卷第一百七十五 幼敏 賈逵 李百藥 王勃 元嘉 毛俊男 蘇頲 劉晏 林傑 高定 李德裕 白居易 崔鉉 李琪 劉神童 路德延 韋莊 賈逵 漢賈逵五歲,神明過人。 其姊韓瑤之婦,瑤無嗣,而婦亦以貞明見稱。 聞鄰里諸生讀書,日抱逵隔籬而聽,賈逵靜聽無言,姊以為喜。 年十歲,乃暗誦六經。 姊謂逵曰:「吾家窮困,不曾有學者入門。 汝安知天下有三墳五典,而誦無遺句邪?」逵曰:憶姊昔抱逵往籬下,聽鄰家讀書,今萬不失一。 乃剝庭中桑皮以為牒。 或題于扉屏。 且誦且記。 期年,經史遍通。 門徒來學,不遠萬里,或襁負子孫,舍于門側,皆口受經文。 贈獻者積廩盈倉。 或云:賈逵非力耕所得,誦經口倦,世為舌耕。 (出《王子年拾遺記》) 【譯文】 漢朝的賈逵五歲的時候就聰明過人。 他的姐姐是韓瑤的妻子。 韓瑤沒有兒子。 逵的姐姐以貞節賢明出名。 她聽到鄰居家的孩子們讀書,便每天抱著賈逵隔着籬笆聽。 賈逵靜靜地聽別人讀書,一句話也不說,姐姐很高興。 賈逵十六歲的時候,就會背誦詩書禮易春秋「六經」。 姐姐對他說:「我們家很貧窮。 從來沒有過學者上門,你是怎麼知道天下有‘三墳五典’等書籍,並且背誦得一句不差的?」賈逵說:「當初姐姐抱我在籬笆下聽鄰居家孩子讀書,我便記住了,所以如今全都能一句不差的背誦下來。 」賈逵剝下院子裡桑樹的皮當作紙張,或者將字寫在門扇或牆壁上,一年以後便把各種經典著作和歷史書籍全都讀了一遍。 這時各地的學生不遠萬里來向他拜師學習,還有的人背着子孫來送給他教育。 他認真地教這些學生讀書,學生及家長所贈送的錢物和糧食裝滿了倉庫。 人們說:「賈逵不是用力氣耕田種地來取得收穫,而是用嘴講授經史,一輩子用舌頭耕種。 」 李百藥 唐李百藥七歲能屬文。 齊中書舍人陸琇,常遇其父德林宴集。 有說徐陵文者云:刈琅邪之稻。 坐客並稱無其事。 百藥進曰:「傳稱禹阝人籍稻,註云。 禹阝國在琅邪開陽縣。 」人皆驚喜云:此兒即神童。 百藥幼多疾,祖母以百藥為名。 名臣之子,才行相繼,四海名流,莫不宗仰。 藻思沉鬱,尤長五言。 雖樵童牧豎,亦皆吟諷。 及懸車告老。 怡然自得,穿地築山,文酒譚賓,以盡平生之志,年八十五。 先是和太宗帝京篇,手詔曰:「卿何身之老而才之壯?何齒之宿而意之新乎?」子安期,永徽末遷中書舍人,三代皆掌制誥。 安期孫義仲又為中書。 (出《譚賓錄》) 【譯文】 第39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二》
第39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