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樑朝大將戴思遠,在浮陽任職時,有部下叫毛璋的人,此人性情輕躁強悍。 曾和數十人一齊追捕盜賊。 回來的時候在旅館住宿,毛璋枕着寶劍睡覺。 半夜,那寶劍忽然的大聲吼叫着跳出了劍鞘。 跟從的人聽到了叫聲都驚恐詫異,毛璋也感到神奇,於是他就拿着寶劍禱告說:「我如果他日能佔據這裡的山河,你應當再鳴叫跳躍,如果不能,就請停止。 」毛璋禱告完就又睡下了。 還沒等睡熟,那寶劍又象原來一樣吼叫跳躍起來。 毛璋非常自信,那以後戴思遠要離開鎮裡,毛璋請求留下來,被同意了。 沒有多久,毛璋連同這個州都歸順了後唐莊宗,莊宗讓毛璋做了這個州的刺史,後來竟統帥了天下。 張篯 密牧張篯少年時,常有一飛鳥,狀若尺鷃,銜一青銅錢,墮于張懷袖間。 張異之,常系錢于衣冠間。 其後累財巨萬,至死物力不衰。 即飛鳥墮錢,將富之祥也。 (出《玉堂閒話》) 【譯文】 密牧張篯小時候,曾有一隻形狀象一尺多長的鷃鳥那樣的飛鳥,口中含着一枚青銅錢,掉在了張篯的懷袖裡。 張篯感到很奇怪,就把這枚銅錢系在了衣帽上,那以後他積累的財物上萬,到他死的時候,財物富庶不減,這就是飛鳥投錢,是富裕的吉祥徵兆。 齊州民 齊州有一富家翁,郡人呼曰劉十郎,以鬻醋油為業。 自云:「壯年時,窮賤至極,與妻傭舂以自給。 忽一宵,舂未竟,其杵忽然有聲,視之,已中折矣。 夫婦相顧愁嘆,久之方寐。 凌旦既寤,一新杵在臼旁,不知自何而至。 夫婦前視,且驚且喜。 自是因穿地,頗得隱伏之貨。 以碓杵為神鬼所賜,(「賜」原作「傷」,據明抄本改。 )乃寶而藏之。 遂棄舂業,漸習商估。 數年之內,其息百倍,家累千金。 夫婦神其杵,即被以文綉,置於匱匣中,四時致祭焉。 」自後夫婦富且老,及其死也,物力漸衰,今則兒孫貧乏矣。 (出《玉堂閒話》) 【譯文】 齊州有一家富翁,郡裡的人都叫他劉十郎,以賣醋賣油為職業。 自己說:“年輕時,家裡貧窮得很,和妻子給人家舂米來維持生活。 忽然有一天晚上,正在舂米,那舂米的棒子突然發出了聲音,一看,棒子已折斷了。 夫妻二人互相看著十分憂愁嘆息,好長時間才睡下。 天快亮醒後,有一個新的舂米棒子在石臼的旁邊,不知道是從什麼地方來的。 夫妻二人上前一看,又驚訝又高興。 從這時開始,在挖地時得了很多隱埋在地下的財物。 所以就認為舂米的工具碓杵是神鬼所恩賜的,就把它看成是寶貝收藏了起來。 接着就放棄了舂米的活計,漸漸地做起了買賣。 幾年之內,就獲得了百倍的利息。 家裡積累了千金。 夫妻把那舂米的棒子看作是神物,就用彩色的繡花綢子包了起來放在了櫃匣裡,一年四季都要祭奠。 從這以後夫妻也就富足起來,並且也漸漸的老了。 等他們死了以後,物力漸漸的差了,現在他們的兒孫又都貧窮了。 朱慶源 婺源尉朱慶源,罷任方選,家在豫章之豐城。 庭中地甚爽塏,忽生蓮一枝。 其家駭懼,多方以禳之。 蓮生不已,乃築堤汲水以回之,遂成大池,芡荷甚茂。 其年,慶源選授南豐令。 後三歲,入為大理評事。 (出《稽神錄》) 【譯文】 婺源尉朱慶源,被罷了官待選時,家住在豫章的豐城。 庭院的地勢很高土質很乾燥。 忽然長出了一棵蓮花,他們全家都很震驚而且害怕,千方百計來祭禱消災。 蓮花不停地長着,就築起大堤抽水來澆灌它,於是就變成了大池塘。 芡和荷花生長的特別茂盛。 這一年,朱慶源被選授了南豐令。 後三年,又晉陞做了大理評事。 卷第一百三十九 征應五(邦國咎徵) 池陽小人 背明鳥 王琬 張聘 張林 東瀛公 長廣人 黃丘村 韓僧真 洛陽金像 梁武帝 惠炤師 周靖帝 蘇氏 突厥首領 陳後主 渭南人 貓鬼 長星 大烏 蝦蟆 幽州人 默啜 張易之 孫儉 太白晝見 池陽小人 王莽建國三年,池陽有小人,長一尺餘,或乘馬,或步行,操持萬物,小人皆自相稱。 三日乃止。 莽甚惡之。 自後兵盜日盛,而竟被殺。 (出《廣古今五行記》) 【譯文】 王莽建國三年,池陽發現了小人。 有一尺多高,有的騎着馬,有的步行,所有的東西都能操持料理。 他們自己都互相稱小人。 三天就沒有了。 王莽非常厭惡。 從這以後兵匪盜匪四起並且一天比一天厲害,王莽最終被殺死。 背明鳥 黃龍元年,吳始都武昌。 時越雟之南獻背明鳥,形如鶴狀,止不向明,巢常對北,多肉少毛,其聲百變,聞鐘磬笙竽之聲則奮翅搖頭。 時人以為吉瑞。 是歲遷都建業,殊方多貢珍奇。 吳人語訛,呼為背亡鳥。 國中以為大妖,不及百年,當有喪亂背叛流亡之事,散逸奔逃,墟無煙火。 果如斯言。 後此鳥不知所在。 (出《王子年拾遺記》) 黃龍元年,吳國開始首都在武昌。 當時越雟的南面獻來了一隻背明鳥。 形狀好象仙鶴,它不對著亮處獃着,朝北築鳥窩。 鳥的肉多而羽毛少,它的叫聲變化多端。 如果聽到了鐘磬笙竽等樂器的聲音,它就會展開翅膀搖動着腦袋翩翩起舞。 當時的人都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 這年吳遷都到建業。 許多地方都進奉了很多的珍奇瑰寶。 吳人發音不同,叫成背亡鳥。 國中的人都認為是大妖,不到百年,應當有喪亂背叛、流亡的事情發生。 百姓失散到處奔逃,一片廢墟沒有煙火。 果然象吳人所說,後來這鳥也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王琬 晉武帝太康七年,郊壇下有一白狗,高三尺,光色鮮明,恆臥壇側。 覺見人前則去。 騎督王琬,以駿馬追之。 狗徐行,馬不可及,射又逃,琬去復還。 郊丘非狗所守,後遂大亂。 又武帝時,幽州有狗,鼻行地三百餘步。 帝不思和嶠之言而立惠帝,以致衰亂。 (出《郭頌世語》,明抄本「頌」作「頒」) 【譯文】 晉武帝太康七年,在郊壇下有一條白狗,高三尺,毛色光亮鮮明。 常常趴在壇的旁邊。 發覺有人上前就離開了。 騎督王琬,騎着駿馬追趕,狗慢慢的走,但是馬卻追不上。 用箭射,可是狗又逃掉了。 王琬走了狗又返回來。 郊丘不是狗能看守的,後來就發生了戰亂。 另外,武帝的時候,幽州有狗,能用鼻子在地上走三百多步。 預兆反映在武帝不考慮和嶠的話而立了惠帝。 到了衰落混亂的地步。 張聘 晉惠帝太安中,江夏張聘所乘牛言曰:「天下亂,乘我。 」聘懼而還。 犬又言曰:「歸何早?」尋牛人立而行。 聘□□□□曰:「天下將亂,非止一家。 」其年張昌作亂,先(「先」明抄本作「將」。 )略江夏,眾推為(「江夏眾推為」五字原空闕,據黃本補。 )帥。 於是五州殘亂,聘方族滅。 (出《廣古今五行記》) 【譯文】 晉惠帝太安年間,江夏張聘所騎的牛張嘴說話了。 牛說:「天下亂,就騎上我。 」張聘十分害怕,就回到了家裡。 而狗又說:「為什麼回來得這樣早?」不久牛象人那樣的直立行走。 張聘說:「天下將要大亂,不只是一家。 」那年張昌作亂,將要侵略江夏,江夏的百姓推舉張聘做帥。 在這時,天下大亂,張聘全家族都被消滅了。 張林 第25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太平廣記 二》
第25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