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 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 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 這個方法是什麼呢?「不用鑽龜與祝蓍」。 先說不是什麼、不是什麼;是什麼,卻不徑直說出。 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 詩的第三、四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 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這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 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 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 王莽在未代漢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 《漢書》本傳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一篇的關鍵句。 「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 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 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矇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紆徐委婉。 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 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 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 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張燕瑾) 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詩作於元和十二年(817)初夏,當時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任上。 這是一首紀游詩,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 關於他寫這首詩的一點情況,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參考。 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絶晚」、「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 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我們從緊跟後面的「常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 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衝入眼帘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 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 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着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着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麼仙境,置身于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正是在這一感受的觸發下,詩人想象的翅膀飛騰起來了。 「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他想到,自己曾因為惜春、戀春,以至怨恨春去的無情,但誰知卻是錯怪了春,原來春並未歸去,只不過象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樣,偷偷地躲到這塊地方來罷了。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彷彿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 不,豈只是有腳而已?你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 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絶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褚斌傑) 建昌江 建昌江 白居易 建昌江水縣門前,立馬教人喚渡船。 忽似往年歸蔡渡,草風沙雨渭河邊! 白居易作此詩時,正謫任江州司馬,因公到江州附近的建昌江去,以渡口所見所感,寫下了這首絶句。 詩表面上寫渡口風光,其實蘊藏了深沉複雜的思想。 原來,白氏在長安作校書郎時,丁母憂去職,在長安附近的渭村住了四年。 他從風波險惡的宦場,來到農村的自由天地,心情十分坦蕩舒暢。 喪服滿了之後,他又被起用為太子左贊善大夫,還是捲進了宦海波濤。 僅僅一年,就因開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 現在,他滿懷憂鬱地來到建昌江邊,目擊這渡口風光酷似渭河邊上的蔡渡,就很自然地聯想到當年退居渭村時那種身心閒適的境地,回味起當時「一朝歸渭上,泛如不繫舟」(白居易《適意》)的心情來了。 可見,此時此地,他想起渭村,不止是渭村風景優美,人心淳樸,更重要的是,渭村是一個可以躲避政治風雨的安謐的小港;在那裡,他的心靈之舟可以安詳寧靜地停泊。 這首詩看似一幅淡墨勾染的風景畫,其實是一首情思邈遠的抒情詩,全詩四句二十八字熔詩畫于一爐。 詩的一、二句是一幅「待渡圖」:一江修水,橫在縣城邊,城郭房舍,倒映在清清江水裡,見其幽;渡船要教人喚,則行人稀少,見其靜。 我們就在這幽靜的畫面上,看到立馬踟躕的江州司馬待渡在水邊。 陡然接個「忽似」,領起三、四句,又推出另一幅似是而非的「待渡圖」。 展現在讀者眼前的依然是一條江水,但這兒是渭水;依然是一個渡口,但這兒是蔡渡。 所似者,微風吹拂着岸邊的青草,如銀似雪的細沙鋪滿灘頭;而毛毛細雨,把畫面渲染得一片迷蒙。 無限往事,湧上心頭;無限歸思,交織在這兩幅既相似又不相同的畫圖裡。 「草風沙雨」,色調淒迷,襯托出詩人幽獨淒愴的心境。 這種出言平淡而造境含蓄深遠的詩風,正是白居易的獨特風格。 絶句規律,要轉得出,結得好。 第三句「忽似」一轉,立見感情跳躍,從而導出了無限風情的第四句。 這個「忽似」,妙在凌空而來,觸景而及,推出了新的境界。 而這種突然而來的新境界,又正說明詩人經常想著渭村。 經常夢魂縈繞,才產生了這突然的聯想,讓我們於無聲處,聽到了詩人在高吟「歸去來」!鐘惺在《唐詩歸》裡讚許白詩說:「看古人輕快詩,當另察其精神靜深處……此乃白詩所由出,與其所以傳之本也。 」這詩從「輕快」中取得「靜深」之妙,全賴一轉得之。 (賴漢屏) 問劉十九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第1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唐詩鑑賞下》
第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