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孝懷帝永嘉元年三月,洛陽東北步廣裡地陷。 永嘉三年八月乙亥,鄄城城無故自壞七十餘丈,司馬越惡之,遷于濮陽。 此見沴之異也。 越卒陵上,終亦受禍。 永嘉三年七月戊辰,當陽地裂三所,所廣三丈,長二百餘步。 京房《易傳》曰:「地坼裂者,臣下分離,不肯相從也。 」其後司馬越、苟晞交惡,四方牧伯莫不離散,王室遂亡。 永嘉三年十月,宜都夷道山崩。 永嘉四年四月,湘東酃黑石山崩。 晉元帝太興四年八月,常山崩,水出,滹沱盈溢,大木傾拔。 晉成帝咸和四年十月,柴桑廬山西北崖崩。 十二月,劉胤為郭默所殺。 晉惠帝元康九年六月夜,暴雷雨。 賈謐齋屋柱陷入地,壓謐床帳。 此木沴土,土失其性,不能載也。 明年,謐誅。 晉惠帝光熙元年五月,范陽地然,可以爨。 此火沴土也。 是時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晉安帝義熙八年三月壬寅,山陰有聲如雷,地陷深廣各四尺。 義熙十年五月戊寅,西明門地穿,湧水出,毀門扇及限。 此水沴土也。 《五行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 厥咎眊,厥罰恆陰,厥極弱。 時則有射妖,時則有龍蛇之孽,時則有馬禍,時則有下人伐上之痾,時則有日月亂行,星辰逆行。 」 常陰 吳孫亮太平三年,自八月沈陰不雨,四十餘日。 是時將誅孫綝,謀泄。 九月戊午,綝以兵圍宮,廢亮為會稽王。 此常陰之罰也。 吳孫皓寶鼎元年十二月,太史奏久陰不雨,將有陰謀。 皓深驚懼。 時陸凱等謀因其謁廟廢之。 及出,留平領兵前驅,凱語平,平不許,是以不果。 皓既肆虐,群下多懷異圖,終至降亡。 宋後廢帝元徽三年四月,連陰不雨。 元徽三年八月,多陰。 後二年,廢帝殞。 射妖: 蜀車騎將軍鄧芝征涪陵,見玄猿緣山,手射中之。 猿拔其箭,卷木葉塞其創。 芝曰:「嘻!吾違物之性,其將死矣。 」俄而卒。 此射妖也。 一曰猿母抱子,芝射中之,子為拔箭,取木葉塞創。 芝嘆息,投弓水中,自知當死矣。 晉恭帝之為琅邪王時,好奇戲,嘗閉一馬于門內,令人射之,欲觀幾箭而死。 左右有諫者,曰:「馬,國姓也,而今射之,不祥甚矣。 」於是乃止,而馬已被十許箭矣。 此蓋射妖也。 俄而桓玄篡位。 龍蛇之孽: 魏明帝青龍元年正月甲申,青龍見郟之摩陂井中。 凡瑞興非時,則為妖孽,況困于井,非嘉祥矣。 魏以改年,非也。 晉武不賀,是也。 干寶曰:「自明帝終魏世,青龍黃龍見者,皆其主廢興之應也。 魏,土運;青,木色也,而不勝於金。 黃得位,青失位之象也。 青龍多見者,君德國運內相剋伐也。 故高貴鄉公卒敗於兵。 案劉向說:『龍貴象,而困井中,諸侯將有幽執之禍也。 』魏世龍莫不在井,此居上者逼制之應。 高貴鄉公著《潛龍詩》,即此旨也。 」 魏高貴鄉公正元元年冬十月戊戌,黃龍見于鄴井中。 魏高貴鄉公甘露元年正月辛丑,青龍見軹縣井中;六月乙丑,青龍見元城縣界井中。 甘露二年二月,青龍見溫縣井中。 甘露三年,黃龍青龍仍見頓丘、冠軍、陽夏縣界井中。 景元三年二月,青龍見軹縣井中。 吳孫皓天冊中,龍乳于長沙民家,啖鷄雛。 京房《易妖》曰:「龍乳人家,王者為庶人。 」其後皓降。 晉武帝咸寧二年六月丙申,白龍二見于九原井中。 晉武帝太康五年正月癸卯,二龍見于武庫井中。 帝見龍,有喜色,百僚將賀。 劉毅獨表曰:「昔龍漦夏庭,禍發周室;龍見鄭門,子產不賀。 」帝答曰:「朕德政未修,未有以膺受嘉祥。 」遂不賀也。 孫盛曰:「龍,水物也,何與於人,子產言之當矣。 但非其所處,實為妖災。 夫龍以飛翔顯見為美,則潛伏幽處,非休祥也。 漢惠帝二年,兩龍見蘭陵井中,本志以為其後趙王幽死之象也。 武庫者,帝王威禦之器所寶藏也,室宇邃密,非龍所處。 後七年,蕃王相害,二十八年,果有二胡僭竊神器。 勒、虎二逆皆字曰龍,此之表異,為有證矣。 」史臣案龍為休瑞,而屈于井中,前史言之已祥。 但兆幽微,非可臆斷,故《五行》、《符瑞》兩存之。 晉愍帝建興二年十一月,桴罕羌妓產一龍子,色似錦文,嘗就母乳,遙見神光,少得就視。 晉武帝咸寧中,司徒府有二大蛇,長十許丈,居聽事平上,數年而人不知,但怪府中數失小兒及豬犬之屬。 後一蛇夜出,傷于刃,不能去,乃覺之。 發徒攻擊,移時乃死。 夫司徒五教之府,此皇極不建,故蛇孽見之。 漢靈帝時,蛇見禦座,楊賜以為帝溺于色之應也。 魏氏宮人猥多,晉又過之,宴遊是湎,此其孽也。 《詩》云:「惟虺惟蛇,女子之祥。 」 晉惠帝元康五年三月癸巳,臨菑有大蛇長十餘丈,負二小蛇,入城北門,徑從市入漢城陽景王祠中不見。 天戒若曰,齊方有劉章定傾之功,若不厲節忠慎,又將蹈章失職奪功之辱也。 齊王冏不悟,雖建興復之功,而以驕陵取禍。 負二小蛇出朝市,皆有象類也。 晉明帝太寧初,武昌有大蛇,常居故神祠空樹中,每出頭從人受食。 京房《易妖》曰:「蛇見于邑,不出三年,有大兵。 國有大憂。 」其後討滅王敦及其黨與。 馬禍: 晉武帝太熙元年,遼東有馬生角,在兩耳下,長三寸。 按劉向說,此兵象也。 及帝晏駕之後,王室毒于兵禍,是其應也。 京房《易傳》曰:「臣易上,政□不順□,厥妖馬生角。 」又有「天子親伐,馬生角」。 《呂氏春秋》曰:「人君失道,馬有生角。 」 第21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宋書》
第2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