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殷,字長盛,新興人也。 高祖陵,漢光祿大夫。 殷七歲喪父,哀毀過禮,服喪三年,未曾見齒。 曾祖母王氏,盛冬思堇而不言,食不飽者一旬矣。 殷怪而問之,王言其故。 殷時年九歲,乃于澤中慟哭,曰:「殷罪釁深重,幼丁艱罰,王母在堂,無旬月之養。 殷為人子,而所思無獲,皇天后土,願垂哀愍。 」聲不絶者半日,於是忽若有人云:「止,止聲。 」殷收淚視地,便有堇生焉,因得斛余而歸,食而不減,至時,堇生乃盡。 又嘗夜夢人謂之曰:「西籬下有粟。 」寤而掘之,得粟十五鐘,銘曰「七年粟百石,以賜孝子劉殷。 」自是食之,七載方盡。 時人嘉其至性通感,競以谷帛遺之。 殷受而不謝,直雲待後貴當相酬耳。 弱冠,博通經史,綜核群言,文章詩賦靡不該覽,性倜儻,有濟世之志,儉而不陋,清而不介,望之頽然而不可侵也。 鄉黨親族莫不稱之。 郡命主簿,州闢從事,皆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司空、齊王攸闢為掾,征南將軍羊祜召參軍事,皆以疾辭。 同郡張宣子,識達之士也,勸殷就征。 殷曰:「當今二公,有晉之棟楹也。 吾方希達如榱椽耳,不憑之,豈能立乎!吾今王母在堂,既應他命,無容不竭盡臣禮,使不得就養。 子輿所以辭齊大夫,良以色養無主故耳。 」宣子曰:「如子所言,豈庸人所識哉!而今而後,吾子當為吾師矣。 」遂以女妻之。 宣子者,并州豪族也,家富於財,其妻怒曰:「我女年始十四。 姿識如此,何慮不得為公侯妃,而遽以妻劉殷乎!」宣子曰:「非爾所及也。 」誡其女曰:「劉殷至孝冥感,兼才識超世,此人終當遠達,為世名公,汝其謹事之。 」張氏性亦婉順,事王母以孝聞,奉殷如君父焉。 及王氏卒,殷夫婦毀瘠,幾至滅性,時柩在殯而西鄰失火,風勢甚盛,殷夫婦叩殯號哭,火遂越燒東家。 後有二白鳩巢其庭樹,自是名譽彌顯。 太傅楊駿輔政,備禮聘殷,殷以母老固辭。 駿於是表之,優詔遂其高志,聽終色養,敕所在供其衣食,蠲其徭賦,賜帛二百匹,谷五百斛。 趙王倫篡位,孫秀重殷名,以散騎常侍征之,殷逃奔雁門。 及齊王冏輔政,闢為大司馬軍諮祭酒。 既至,謂殷曰;「先王虛心召君,君不至。 今孤闢君,君何能屈也?」殷曰:「世祖以大聖應期,先王以至德輔世,既堯舜為君,稷契為佐,故殷希以一夫而距千乘,為不可回之圖,幸邀唐虞之世,是以不懼斧鉞之戮耳。 今殿下以神武睿姿,除殘反政,然聖蹟稍粗,嚴威滋肅,殷若復爾,恐招華士之誅,故不敢不至也。 」冏奇之,轉拜新興太守,明刑旌善,甚有政能。 屬永嘉之亂,沒于劉聰。 聰奇其才而擢任之,累至侍中、太保、錄尚書事。 殷恆戒子孫曰:「事君之法,當務幾諫,凡人尚不可面斥其過,而況萬乘乎!夫犯顏之禍,將彰君過,宜上思召公諮商之義,下念鮑勛觸鱗之誅也。 」在聰之朝,與公卿恂恂然,常有後己之色。 士不修操行者,無得入其門,然滯理不申,藉殷而濟者,亦已百數。 有七子,五子各授一經。 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漢書》,一門之內,七業俱興,北州之學,殷門為盛。 竟以壽終。 王延,字延元。 西河人也。 九歲喪母,泣血三年,幾至滅性。 每至忌日,則悲啼至旬。 繼母卜氏遇之無道,恆以薄穰及敗麻頭與延貯衣。 其姑聞而問之,延知而不言,事母彌謹。 卜氏嘗盛冬思生魚,敕延求而不獲,杖之流血。 延尋汾叩凌而哭,忽有一魚長五尺,踴出水上,延取以進母。 卜氏食之,積日不盡,於是心悟,撫延如己生。 延事親色養,夏則扇枕席,冬則以身溫被,隆立盛寒,體無全衣,而親極滋味。 晝則傭賃,夜則誦書,遂究覽經史,皆通大義。 州郡禮闢,貪供養不起。 父母終後,廬于墓側,非其蠶不衣,非其耕不食。 屬天下喪亂,隨劉元海遷于平陽,農蠶之暇,訓誘宗族,侃侃不倦。 家牛一生犢,他人認之,延牽而授與,初無吝色。 其人後自知妄認,送犢還延,叩頭謝罪,延仍以與之,不復取也。 年六十,方仕于劉聰,稍遷尚書左丞,至金紫光祿大夫。 聰死後,靳准將作亂,謀之於延,延不從。 準既誅劉氏,自號漢天王,以延為左光祿大夫,延又大罵不受,準遂殺之。 王談,吳興烏程人也。 年十歲,父為鄰人竇度所殺。 談陰有復仇志,而懼為度所疑,寸刃不畜,日夜伺度,未得。 至年十八,乃密市利鍤,陽若耕鋤者。 度常乘船出入,經一橋下,談伺度行還,伏草中,度既過,談于橋上以鍤斬之,應手而死。 既而歸罪有司,太守孔岩義其孝勇,列上宥之。 岩諸子為孫恩所害,無嗣,談乃移居會稽,修理岩父子墳墓,盡其心力。 後太守孔廞究其義行,元興三年,舉談為孝廉,時稱其得人。 談不應召,終於家。 第23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下》
第2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