顗無子,以從孫徽嗣。 中興初,以顗兄玄孫序為顗後,封臨淮公。 序卒,又絶,孝武帝又封序子恆繼顗後。 恆卒,子龍符嗣。 宋受禪,國除。 荀勖,字公曾,潁川潁陰人,漢司空爽曾孫也。 祖棐,射聲校尉。 父肸,早亡。 勖依于舅氏。 岐嶷夙成,年十餘歲能屬文。 從外祖魏太傅鐘繇曰:「此兒當及其曾祖。 」既長,遂博學,達于從政。 仕魏,闢大將軍曹爽掾,遷中書通事郎。 爽誅,門生故吏無敢往者,勖獨臨赴,眾乃從之。 為安陽令,轉驃騎從事中郎。 勖有遺愛,安陽生為立祠。 遷廷尉正,參文帝大將軍軍事,賜爵關內侯,轉從事中郎,領記室。 高貴鄉公欲為變時,大將軍掾孫佑等守閶闔門。 帝弟安陽侯干聞難欲入,佑謂干曰:「未有入者,可從東掖門。 」及干至,帝遲之,干以狀白,帝欲族誅佑。 勖諫曰:「孫佑不納安陽,誠宜深責。 然事有逆順,用刑不可以喜怒為輕重。 今成倅刑止其身,佑乃族誅,恐義士私議。 」乃免佑為庶人。 時官騎路遺求為刺客入蜀,勖言于帝曰:「明公以至公宰天下,宜杖正義以伐違貳。 而名以刺客除賊,非所謂刑于四海,以德服遠也。 」帝稱善。 及鐘會謀反,審問未至,而外人先告之。 帝待會素厚,未之信也。 勖曰:「會雖受恩,然其性未可許以見得思義,不可不速為之備。 」帝即出鎮長安,主簿郭奕、參軍王深以勖是會從甥,少長舅氏,勸帝斥出之。 帝不納,而使勖陪乘,待之如初。 先是,勖啟「伐蜀,宜以衛瓘為監軍」。 及蜀中亂,賴瓘以濟。 會平,還洛,與裴秀、羊祜共管機密。 時將發使聘吳,並遣當時文士作書與孫皓,帝用勖所作。 皓既報命和親,帝謂勖曰:「君前作書,使吳思順,勝十萬之眾也。 」帝即晉王位,以勖為侍中,封安陽子,邑千戶。 武帝受禪,改封濟北郡公。 勖以羊祜讓,乃固辭為侯。 拜中書監,加侍中,領著作,與賈充共定律令。 充將鎮關右也,勖謂馮紞曰:「賈公遠放,吾等失勢。 太子婚尚未定,若使充女得為妃,則不留而自停矣。 」勖與紞伺帝間並稱「充女才色絶世,若納東宮,必能輔佐君子,有《關雎》后妃之德。 」遂成婚。 當時甚為正直者所疾,而獲佞媚之譏焉。 久之,進位光祿大夫。 既掌樂事,又修律呂,並行于世。 初,勖于路逢趙賈人牛鐸,識其聲。 及掌樂,音韻未調,乃曰:「得趙之牛鐸則諧矣。 」遂下郡國,悉送牛鐸,果得諧者。 又嘗在帝坐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 」咸未之信。 帝遣問膳夫,乃云:「實用故車腳。 」舉世伏其明識。 俄領秘書監,與中書令張華依劉向《別錄》,整理記籍。 又立書博士,置弟子教習,以鐘、胡為法。 咸寧初,與石苞等併為佐命功臣,列于銘饗。 及王浚表請伐吳,勖與賈充固諫不可,帝不從,而吳果滅。 以專典詔命,論功封子一人為亭侯,邑一千戶,賜絹千匹。 又封孫顯為潁陽亭侯。 及得汲郡塚中古文竹書,詔勖撰次之,以為《中經》,列在秘書。 時議遣王公之國,帝以問勖,勖對曰:「諸王公已為都督,而使之國,則廢方任。 又分割郡縣,人心戀本,必用嗷嗷。 國皆置軍,官兵還當給國,而闕邊守。 」帝重使勖思之,勖又陳曰:「如詔準古方伯選才,使軍國各隨方面為都督,誠如明旨。 至于割正封疆。 使親疏不同誠為佳矣。 然分裂舊土,猶懼多所搖動,必使人心聰擾,思惟竊宜如前。 若於事不得不時有所轉封,而不至分割土域,有所損奪者,可隨宜節度。 其五等體國經遠,實不成制度。 然但虛名,其于實事,略與舊郡縣鄉亭無異。 若造次改奪,恐不能不以為恨。 今方了其大者,以為五等可須後裁度。 凡事雖有久而益善者,若臨時或有不解,亦不可忽。 」帝以勖言為允,多從其意。 第2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晉書 上》
第2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