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書說蘇格拉底不僅否認國家的神,而且還宣揚他自己的那些神;然而美立都卻說蘇格拉底是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並且說:「他說太陽是石而月亮是土」。 蘇格拉底答道,美立都大概以為自己是在控訴阿那克薩哥拉了吧,阿那克薩哥拉的見解是花上一個德拉克瑪就可以在劇場裡聽得到的(指幼利披底的戲劇)。 蘇格拉底當然指出了徹底無神論這種新的控訴是與起訴書相矛盾的,然後他就談到比較一般的論點上來。 《申辯篇》其餘部分的調子主要地是宗教的。 他當過兵,並曾遵照命令堅持他的職守。 現在「神命令我履行一個哲學家探討自己和探討別人的使命」,而現在要放其他的職守,那就會象在戰鬥中放棄職守是一樣地可恥了。 怕死並不就是智慧,因為沒有一個人知道死會不會是更好的事。 如果以不再繼續他已往所做的那種思考為條件而允許他活命的話,他就要回答說:「雅典人啊!我尊敬你們、愛你們,但是我將服從神而不服從你們;①而且只要我還有生命和力量,我就決不停止實踐哲學與教導哲學,並勸勉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 ……因為我知道這是神的命令;而且我相信,在這個國家裡從沒有出現過比我對神的服役更好的事了」。 他繼續說道: 我還有些話要說,對這些話你們會要喊叫起來的;但是我相信,聽我說話是會對你們有好處的,因此我請求你們不要喊叫起來。 我願你們知道,如果你們殺了象我這樣一個人,你們就損害了你們自己更有甚於你們損害我。 沒有什麼能損害我,不管是美立都還是安尼圖斯——他們都不能夠,因為一個壞人是不許損害一個比自己更好的人的。 我不否認安尼圖斯也許可以殺死我,或者流放我,或者剝奪我的公民權利;而且他可以想象,並且別人也可以想象,他加給了我很大的損害:但是我卻不同意這種想法。 因為象他這種行為的罪過——不正義地剝奪別人生命的這種罪過——乃是要更大得多的罪過。 他說,他之所以申辯乃是為了他的審判官而不是為了他自己。 他是被神派遣到這個國家裡來的一個牛虻,而且再找一個象他這樣的人是不大容易的。 「我敢說你們會感到惱怒的(就象一個突然從睡夢中被驚醒的人那樣),並且你們以為你們可以象安尼圖斯所建議的那樣輕而易舉地把我打死,然後你們便可以安穩地度過你們的餘生,除非是神照顧你們,又給你們再派來另一個牛虻」。 他為什麼只在私下談論,而不對公共事務提出忠告呢?「你們在許多時候,在不同的地方,曾聽我說過有一個神諭或者靈異降臨於我,也就是美立都起訴書中所嘲笑的那個神。 這個靈異是一種聲音,最初它降臨於我的時候,我還是個小孩子;它總是禁止我,但從來不曾命令我,去做任何我要做的事。 阻止我去做一個政治家的也是它」。 他繼續說,在政治上沒有一個誠實的人是能夠長命的。 他舉出他自己無可避免地捲入公共事務中的兩次例子:第一次是他反抗了民主制;第二次是反抗了三十僭主,這兩次當權者的行動都是非法的。 他指出,出席的人裡面有很多是他從前的學生和學生的父兄們,而起訴書提不出這些人中有哪一個人能見證他敗壞過青年(這一點差不多是一個辯護律師在《申辯篇》裡所能認可的唯一論據)。 他拒絶遵循慣例,把他哭哭啼啼的兒女帶到法庭上來以軟化法官們的心;他說這種景象會使得被告者和整個城邦都同樣地顯得可笑。 他的工作乃是要說服法官,而不是請求他們開恩。 在宣判以及否決了那處以三十個米尼的另一種可能的懲罰而後(關於這另一種懲罰,蘇格拉底曾提名柏拉圖作為他的保人之一,並且柏拉圖也出席了法庭),蘇格拉底就做了最後的一次講話。 而現在,你們這些給我定罪的人啊,我願意向你們預言;因為我就要死去,而人臨死的時候是賦有預言的能力的。 因而我要向你們這些殺害我的兇手們預言;我死去之後,立刻就有比你們加之於我的更重得多的懲罰在等待你們。 ……如果你們以為你們用殺人的辦法就能防止別人譴責你們的罪惡生活,那你們就錯了;那是一種既不可能而又不榮譽的逃避辦法,最容易最高貴的辦法並不是不讓別人說話,而是要改正你們自己。 然後他就轉向那些投票贊成開釋他的法官們,對他們說,在他那天所做的一切中,他的神諭始終沒有反對他,雖然在別的場合他的神諭是常常中途打斷他說話的。 他說,這就是「一種預示,預示着我遭遇的事情是件好事,而我們之中認為死是一件壞事的人乃是錯誤的」。 因為死要末就是一場沒有夢的睡眠,——那顯然很好,——要末就是靈魂移居到另一個世界裡去。 而且「如果一個人能和奧爾弗斯、和繆索斯、和赫西阿德、和荷馬談話,那他還有什麼東西不願意放棄的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讓我一死再死吧!」在另一個世界裡,他可以和其他遭受不正義而死去的人們談話,而尤其是他可以繼續他對於知識的追求。 「在另一個世界裡,人們不會因為一個人提出了問題,就把他處死的,絶對不會的。 而且除了比我們更加幸福而外,他們還是永遠不死的,如果關於那裡的說法都是真的話。 」…… 「死別的時辰已經到了,我們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而你們去活。 哪一個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 」 《申辯篇》給某一種類型的人描繪出了一幅明晰的圖畫: 第4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西方哲學史》
第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