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候,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蒙固辭金錢,權不許。 封爵未下。 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 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 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戚,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 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于星辰下為之請命。 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蒙未死時,所得金寶諸賜盡付府藏,敕主者命絶之日皆上還,喪事務約。 權聞之,益以悲感。 蒙少不修書傳,每陳大事,常口占為箋疏。 常以部曲事為江夏太守蔡遺所白,蒙無恨意。 及豫章太守顧邵卒,權問所用 ,蒙因薦遺奉職佳吏,權笑曰:「君欲為祁奚耶?」於是用之。 甘寧粗暴好殺,既常失蒙意,又時違權令,權怒之,蒙輒陳請:「天下未定,鬥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 」權遂厚寧,卒得其用。 蒙子霸襲爵,與守塚三百家,復田五十頃。 霸卒,兄琮襲候。 琮卒,弟睦嗣。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 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于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 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 孤普請諸將,咨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修檄迎之,子敬即駁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 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 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 周公不求備于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 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 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圖取關羽,勝於子敬。 子敬答孤書云:『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 』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 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 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蕩荊城,仗威東夏,于時議者莫不疑貳。 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 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孫權之論,優劣允當,故載錄焉。 程黃韓蔣周陳董甘淩徐潘丁傳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也。 初為州郡吏,有容貌計略,善於應對。 從孫堅征伐,討黃巾于宛、鄧,破董卓于陽人,攻城野戰,身被創夷。 堅薨,復隨孫策在淮南,從攻廬江,拔之,還俱東渡。 策到橫江、當利,破張英、于麋等。 轉下秣陵、湖孰、句容、曲阿,普皆有功,增兵二千,騎五十匹。 進破烏程、石木、波門、陵傳、餘杭,普功為多。 策入會稽,以普為吳郡都尉,治錢唐。 後徙丹揚都尉,居石城。 復討宣城、涇、安吳、陵陽、春谷諸賊,皆破之。 策嘗攻祖郎,大為所圍,普與一騎共蔽扦策,驅馬疾呼,以矛突賊,賊披,策因隨出。 後拜蕩寇中郎將,領零陵太守,從討劉勛于尋陽,進攻黃祖于沙羡,還鎮石城。 策薨,與張昭等共輔孫權,遂周旋三郡,平討不服。 又從征江夏,還過豫章,別討樂安。 樂安平定,代太史慈備海昬,與周瑜為左右督,破曹公于烏林,又進攻南郡,走曹仁。 拜裨將軍,領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縣。 先出諸將,普最年長,時人皆呼程公。 性好施與,喜士大夫。 周瑜卒,代領南郡太守。 權分荊州與劉備,普復還領江夏,遷蕩寇將軍,卒。 權稱尊號,追論普功,封子咨為亭候。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也。 初為郡吏,察孝廉,闢公府。 孫堅舉義兵,蓋從之。 堅南破山賊,北走董卓,拜蓋別部司馬,堅薨,蓋隨策及權,擐甲周旋,蹈刃屠城。 諸山越不賓,有寇難之縣,輒用蓋為守長。 石城縣吏,特難檢禦,蓋乃署兩掾,分主諸曹。 教曰:「令長不德,徒以武功為官,不以文吏為稱。 今賊寇未平,有軍旅之務,一以文書委付兩掾,當檢攝諸曹,糾擿謬誤。 兩掾所署,事入諾出,若有奸欺,終不加以鞭杖,宜各盡心,無為眾先。 」初皆怖威,夙夜恭職。 久之,吏以蓋不視文書,漸容人事。 蓋亦嫌外懈怠,時有所省,各得兩掾不奉法數事。 乃悉請諸掾吏,賜酒食,因出事詰問。 兩掾辭屈,皆叩頭謝罪。 蓋曰:「前已相敕,終不以鞭杖相加,非相欺也。 」遂殺之。 縣中震慄。 後轉春谷長,尋陽令。 凡守九縣,所在平定。 遷丹楊都尉,抑強扶弱,山越懷附。 蓋姿貌嚴毅,善於養眾。 每所征討,士卒皆爭為先。 建安中,隨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 ,語在瑜傳。 拜武鋒中郎將。 武陵蠻夷反亂,攻守城邑,乃以蓋領太守。 時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敵,因開城門,賊半入,乃擊之。 斬首數百,余皆奔走,盡歸邑落。 誅討魁帥,附從者赦之。 自春訖夏,寇亂盡平,諸幽邃巴、醴、由、誕邑侯君長,皆改操易節,奉禮請見,郡境遂清。 後長沙益陽縣為山賊所攻,蓋又平討。 加偏將軍,病卒於官。 第25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志》
第2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