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殤公子京,早薨。 太和五年追封謚。 無後。 樊安公均,奉叔父薊恭公彬後。 建安二十二年,封樊侯。 二十四年薨。 子抗嗣。 黃初二年,追進公爵,謚曰安公。 三年,徙封抗薊公。 四年,徙封屯留公。 景初元年薨,謚曰定公。 子諶嗣。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千九百戶。 廣宗殤公子棘,早薨。 太和五年追封謚。 無後。 東平靈王徽,奉叔父朗陵哀侯玉後。 建安二十二年,封歷城侯。 黃初二年,進爵為公。 三年,為廬江王。 四年,徙封壽張王。 五年,改封壽張縣。 太和六年 ,改封東平。 青龍二年,徽使官屬撾壽張縣吏,為有司所奏。 詔削縣一,戶五百。 其年復所削縣。 正始三年薨。 子翕嗣。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三千四百戶。 樂陵王茂,建安二十二年封萬歲亭侯。 二十三年,改封平輿侯。 黃初三年,進爵,徙封乘氏公。 七年,徙封中丘。 茂性慠佷,少無寵于太祖。 及文帝世,又獨不王。 太和元年,徙封聊城公,其年為王。 詔曰:「昔象之為虐至甚,而大舜猶侯之有庳。 近漢氏淮南、阜陵,皆為亂臣逆子,而猶或及身而復國,或至于而錫土。 有虞建之於上古,漢文、明、章行之乎前代,斯皆敦敘親親之厚義也。 聊城公茂少不閒禮教,長不務善道。 先帝以為古之立諸侯也,皆命賢者,故姬姓有未必侯者,是以獨不王茂。 太皇太后數以為言,如聞茂頃來少知悔昔之非,欲修善將來。 君子與其進,不保其往也。 今封茂為聊城王,以慰太皇太后下流之念。 」六年,改封曲陽王。 正始三年,東平靈王薨,茂稱嗌痛,不肯發哀,居處出入自若。 有司奏除國土,詔削縣一,戶五百。 五年,徙封樂陵,詔以茂租奉少,諸子多,復所削戶,又增戶七百。 嘉平、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五千戶。 文皇帝九男:甄氏皇后生明帝,李貴人生贊哀王協,潘淑媛生北海悼王蕤,朱淑媛生東武陽懷王鑒,仇昭儀生東海定王霖 ,徐姬生元城哀王禮,蘇姬生邯鄲懷王邕,張姬生清河悼王貢,宋姬生廣平哀王儼。 贊哀王協,早薨。 太和五年追封謚曰經殤公。 青龍二年,更追改號謚。 三年,子殤王尋嗣。 景初三年,增戶五百,並前三千戶。 正始九年薨。 無子、國除。 北海悼王蕤,黃初七年,明帝即位,立為陽平縣王。 太和六年,改封北海。 青龍元年薨。 二年,以琅邪王子贊奉蕤後,封昌鄉公。 景初二年,立為饒安王。 正始七年,徙封文安。 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三千五百戶。 東武陽懷王鑒,黃初六年立。 其年薨。 青龍三年賜謚。 無子,國除。 東海定王霖,黃初三年立為河東王。 六年,改封館陶縣。 明帝即位 ,以先帝遺意,愛寵霖異干諸國。 而霖性粗暴,閨門之內,婢妾之間,多所殘害。 太和六年,改封東海。 嘉平元年薨。 子啟嗣。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六千二百戶。 高貴鄉公髦,霖之子也,入繼大宗。 元城哀王禮,黃初二年封秦公,以京兆郡為國。 三年,改為京兆王。 六年改封元城王。 太和三年薨。 五年,以任城王楷子悌嗣禮後。 六年,改封梁王。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四千五百戶。 邯鄲懷王邕,黃初二年封淮南公,以九江郡為國。 三年,進為淮南王。 四年,改封陳。 六年,改封邯鄲。 太和三年薨。 五年,以任城王楷子溫嗣邕後。 六年,改封魯陽。 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並前四千四百戶。 清河悼王貢,黃初三年封。 四年薨。 無子。 國除。 廣平哀王儼,黃初三年封。 四年薨。 無于。 國除。 評曰:魏氏王公,既徒有國土之名,而無社稷之實,又禁防壅隔,同於囹圄;位號靡定,大小歲易;骨肉之思乖,《常棣》之義廢。 為法之弊,一至于此乎! 王衛二劉傅傳 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人也。 曾祖父龔,祖父暢,皆為漢三公。 父謙,為大將軍何進長史。 進以謙名公之冑,欲與為婚。 見其二子,使擇焉。 謙弗許。 以疾免,卒於家。 獻帝西遷,粲徙長安,左中郎將蔡邕見而奇之。 時邕才學顯著,貴重朝廷,常車騎填巷,賓客盈坐。 聞粲在門,倒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狀短小,一坐盡驚。 邕曰:「此王公孫也,有異才,吾不如也。 吾家書籍文章,盡當與之。 」年十七,司徒闢,詔除黃門侍郎,以西京擾亂,皆不就。 乃之荊州依劉表。 表以粲貌寢而體弱通侻,不甚重也。 表卒。 粲勸表子琮,令歸太祖。 太祖闢為丞相掾,賜爵關內侯。 太祖置酒漢濱,粲奉觴賀曰:「方今袁紹起河北,仗大眾,志兼天下,然好賢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 劉表雍容荊楚,坐觀時變,自以為西伯可規。 士之避亂荊州者,皆海內之俊傑也。 表不知所任,故國危而無輔。 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車即繕其甲卒,收其豪傑而用之,以橫行天下。 及平江、漢,引其賢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內回心,望風而願治,文武並用,英雄畢力,此三王之舉也。 」後遷軍謀祭酒。 魏國既建,拜侍中。 博物多識,問無不對。 時舊儀廢弛,興造制度,粲恆典之。 第14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志》
第1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