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破袁氏,領冀州牧,闢琰為別駕從事,謂琰曰:「昨案戶籍,可得三十萬眾,故為大州也。 」琰對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 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為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于明公哉!」太祖改容謝之。 于時賓客皆伏失色。 太祖征并州,留琰傅文帝于鄴。 世子仍出田獵,變易服乘,志在驅逐。 琰書諫曰:「蓋聞盤于游田,《書》之所戒 ,魯隱觀魚,《春秋》譏之。 此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 殷鑒夏後,《詩》稱不遠,于卯不樂,《禮》以為忌,此又近者之得失,不可不深察也。 袁族富強,公子寬放,盤遊滋侈,義聲不聞,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羆?壯士,墮于吞噬之用,固所以擁徒百萬,跨有河朔,無所容足也。 今邦國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 況公親禦戎馬,上下勞慘,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經國之高略,內鑒近戒,外揚遠節,深惟儲副,以身為寶。 而猥襲虞旅之賤服,忽馳騖而陵險,志雉兔之小娛,忘社稷之為重,斯誠有識所以惻心也。 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眾望,不令老臣獲罪于天」。 世子報曰:「昨奉嘉命,惠示雅數,欲使燔翳捐褶。 翳已壞矣,褶亦去焉。 後有此比,蒙復誨諸。 」 太祖為丞相,琰復為東西曹椽屬征事。 初授東曹時,教曰:「君有伯夷之風,史魚之直。 貪夫慕名而清,壯士尚稱而厲,斯可以率時者已。 故授東曹,往踐厥職。 」魏國初建,拜尚書。 時未立太子,臨菑侯植有才而愛。 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訪于外。 唯琰露板答曰:「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 琰以死守之。 」植,琰之兄女婿也。 太祖貴其公亮,喟然嘆息,遷中尉。 琰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憚焉。 琰嘗薦鉅鹿楊訓,雖才好不足,而清貞守道,太祖即禮闢之。 後太祖為魏王,訓發表稱讚功伐,褒述盛德。 時人或笑訓希世浮偽,謂琰為失所舉。 琰從訓取表草視之,與訓書曰:「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 」琰本意譏論者好譴呵而不尋情理也。 有白琰此書傲世怨謗者,太祖怒曰:「諺言『生女耳』,『耳』非佳語。 『會當有變時』,意指不遜。 」於是?罰?琰為徒隷,使人視之,辭色不撓。 太祖令曰:「琰雖見刑,而通賓客,門若市人,對賓客虯鬚直視,若有所瞋。 」遂賜琰死。 始琰與司馬朗善,晉宣王方壯,琰渭朗曰:「子之弟,聰哲明允,剛斷英跱 ,殆非子之所及也。 」朗以為不然,而琰每秉此論。 琰從弟林,少無名望,雖姻族猶多輕之,而琰常曰:「此所謂大器晚成者也,終必遠至。 」涿郡孫禮、盧毓始入軍府,琰又名之曰:「孫疏亮亢烈,剛簡能斷,盧清警明理,百煉不消,皆公才也。 」後林、禮、毓咸至鼎輔。 及琰友人公孫方、宋階早卒,琰撫其遺孤,恩若己子。 其鑒識篤義,類皆如此。 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 而琰最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 毛玠字孝先,陳留平丘人也。 少為縣吏,以清公稱。 將避亂荊州。 未至,聞劉表政令不明,遂往魯陽。 太祖臨兗州,闢為治中從事。 玠語太祖曰:「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饑饉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 今袁紹、劉表,雖士民眾強,皆無經遠之慮,未有樹基建本者也。 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 」太祖敬納其言,轉幕府功曹。 太祖為司空丞相,玠嘗為東曹掾,與崔琰並典選舉。 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 雖于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 務以儉率人 ,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 太祖嘆曰:「用人如此,使天下人自治,吾復何為哉!」文帝為五官將,親自詣玠,屬所親眷。 玠答曰:「老臣以能守職。 幸得免戾,今所說人非遷次,是以不敢奉命。 」大軍還鄴,議所並省。 玠請謁不行,時人憚之,咸欲省東曹。 乃共白曰:「舊西曹為上,東曹為次,宜省東曹。 」太祖知其情,令曰:「日出於東,月盛于東,凡人言方,亦復先東,何以省東曹?」遂省西曹。 初,太祖平柳城,班所獲器物,特以素屏風素馮幾賜玠,曰:「君有古人之風,故賜君古人之服。 」玠居顯位,常布衣蔬食,撫育孤兄子甚篤,賞賜以振施貧族,家無所餘。 遷右軍師。 魏國初建,為尚書仆射,復典選舉。 時太子未定,而臨菑侯植有寵,玠密諫曰:「近者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 廢立大事,非所宜聞。 」後群僚會,玠起更衣。 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謂國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 第1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三國志》
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