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個東西的觀念是天然的,那麼一個動物的觀念,一個植物的觀念,一塊石頭的觀念,以及一切普通觀念當然就都是天然的,而我們就用不着費那麼大的事去把許多個別的東西加以辨識,以便在把所有不同點去掉之後,我們得到的只是對各個東西都有共同性的東西,或者是(這也一樣),以便得以由之而做成一個類的觀念。 你還說你的本性使你能夠理解什麼是真理,或者,把這話詮釋出來是,真理的觀念天然地印到你的靈魂裡。 可是,假如真理只是判斷和所判斷的事物二者之間的一致性而不是別的,那麼真理就只是一種關係,因而它就不能同事物本身和事物的觀念二者之間的比較中分得開,或者(這也沒有什麼兩樣)就不能同事物的觀念分得開,因為事物的觀念不僅有表象它自己的性質,同時也有如實地表象事物的性質。 既然觀念同事物一致,或者,既然觀念事實上如實地表象事物,那麼真理的觀念和事物的觀念就是一回事;因此,假如事物的觀念不是與我們俱生的,假如事物的觀念是外來的,那麼真理的觀念也是外來的,而不是與我們俱生的。 這一點既然適合于每個特殊的真理,也能適合于被一般考慮的真理,這種真理(象我們剛纔談到一般事物的觀念時所說的那樣)是從每個特殊的真理的概念或觀念中抽出來的。 你還說理解什麼是思維,這對你來說是天性使然的,(換言之,象我一向詮釋的那樣)思維的觀念是與你俱生的,並且對你來說是天性使然的。 不過,精神能從一個城市的觀念做成另外一個城市的觀念,同樣,它也能從一個行動的觀念(比如說一個看的觀念或一個類似的別的行動的觀念)做成另外一個行動的觀念(比如說做成一個思維本身的觀念);因為在認識的各功能之間總有某種關係和類比,使得很容易從一個去認識另外一個。 實在說來,多麼不應該費很大力氣去知道思維的觀念是屬於哪一類的。 我們最好應該留着我們的精力去考慮精神本身的或靈魂的觀念。 假如我們一旦贊成這個觀念是與我們俱生的,那麼要說思維的觀念也是與我們俱生的就沒有什麼不合適了。 這就是為什麼應該等待把精神的觀念是天然地在我們之中這件事證明出來再說。 三、在這以後,你好象不僅懷疑某些觀念是否來自存在於我們以外的一些東西,甚至懷疑在我們以外是否就根本沒有什麼東西存在。 從這裡你好象推論說,雖然你在你的心裡具有人們稱之為外在的東西的觀念,可是這並不等於說這些東西存在於世界之上,因為你所具有的觀念不是非從這些東西來的不可,而可能是或者來自你自己,或者由你所不知道的什麼別的方式放進你的心裡的。 我想也就是由於這個原故在不久以前你不說你知覺到了地、天和星辰,而只說你知覺到了地、天和星辰的觀念,你可能受了這些觀念的騙。 如果你還不相信有地,有天,有星辰,那麼請問為什麼你在地上走?為什麼你抬起頭來觀察太陽?為什麼你靠近火爐取暖?為什麼你吃飯來解餓?為什麼你轉動舌頭來說話?為什麼你手裡拿筆來給我們寫你的思想?當然,這些事情很可能是說出來的,或者是巧妙地捏造出來的,不過人們費不了多少事就可以揭穿這種欺騙;既然你不可能真懷疑這些事物的存在,你不可能不是很清楚地知道它們存在於你之外,那麼就讓我們嚴肅地、老老實實地對待這些事物,讓我們習慣于按照事物是什麼樣就把它們說成什麼樣吧。 但是,假如你想,一旦假定了外在事物的存在,我們就不能充分地證明我們所具有的觀念是從它們身上搬過來的,那麼你就不僅要回答你自己所提出的疑難問題,而且還要回答人們可能給你提出的一切反對意見。 為了指出我們對這些事物所具有的觀念是來自外面的,你說好象是大自然這樣告訴我們的,好象是我們體會出來這些觀念不是來自我們、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 可是,不必光講一些道理和解決辦法,也應該在其他許多疑難問題之中講講和解決下面這個問題,即為什麼在一個天生的瞎子的心裡沒有任何顏色的觀念,或者在一個天生的聾子的心裡沒有任何聲音的觀念,是不是因為這些外在的東西本身沒有能夠把它們自己的影像送到這個殘廢人的心裡,由於一生下來這些道路被障礙所堵塞住了而它們沒有能夠被打通。 在這以後,你又借用太陽為例,說對太陽,我們有兩種很不相同的觀念:一種是我們通過感官接受過來的,根據這個觀念,我們覺得太陽非常小;另外一個是從天文學的道理中得來的,根據那個觀念,我們覺得太陽非常大。 不過,在這兩個觀念裏邊,那個不來自感官,而是從與我們俱生的某些概念中抽出來的,或者是由我們用另外的不拘什麼方法製造出來的那個觀念是最真實的,最和太陽本身相符的。 可是人們可以這樣回答:太陽這兩個觀念都象太陽,都真實,或者說都和太陽相符,只是在程度上一個較多一些,另一個較少一些罷了,正如對同一個人的不同的兩個觀念,其中一個是從十步以外給我們送來的,另一個是從一百步以外或一千步以外給我們送來的;兩個都象那個人,都真實,都相符,只是在程度上前一個較多一些,後一個較少一些罷了;因為來自較近的那個觀念比來自較遠的那個觀念縮小得較少一些。 第9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沉思集》
第9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