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之家的沒落已無可輓回,農奴制的崩潰也不可避免;然而由誰來給俄羅斯社會注入新的活力,俄羅斯又該往何處去呢 。 無論是拉夫烈茨基,還是作者本人,都無法作出明確回答。 拉夫烈茨基只是模模糊糊感覺到,應該做點兒什麼有益的事情,未來應該是光明的。 而作為農奴制貴族階級的最後代表,迴首往事,拉夫烈茨基卻感到虛度了一生。 「熄滅了吧,無益的一生!」在抒情詩一般的「尾聲」中,拉夫烈茨基無可奈何地這樣悲嘆。 故事的結尾無疑帶有濃鬱的傷感色彩,不過屠格涅夫把希望寄託於青年一代。 拉夫烈茨基是在青年一代的歡聲笑語中悄然離去的。 歷史舞台上已經換了新的角色,將要上演的也該是不同的劇目了吧 。 ! 評論家皮沙烈夫(皮沙烈夫(一八四○—一八六八),俄羅斯著名評論家,哲學家,革命民主主義者。 )對《貴族之家》作了如下的評價,認為它是屠格涅夫「結構最嚴謹。 最完美的作品之一」。 它沒有進行說教,然而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小說。 在這部小說中,屠格涅夫「描寫了現代生活,突出它各個好的和壞的方面,闡明了他所描寫的現象的根源,促使讀者進行嚴肅認真的深思。 」 屠格涅夫的作品,特別是他的長篇小說,堪稱幾乎近半個世紀俄羅斯生活的藝術編年史。 但就篇幅而言,他的長篇卻短小精緻,除《處女地》外,可以說是反映當時社會的中篇小說。 生活場面和自然風景的描寫在他的小說中隨處可見,但這些描寫從不喧賓奪主,遮掩情節。 他的小說是單一結構的,在這一點上不同於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 《貴族之家》的結構尤其嚴謹,對人物都有簡明的交待。 作者自己曾說:他對這部小說的情節考慮了很久,希望避免像《羅亭》中那樣令人感到意外的結局。 的確,《貴族之家》情節十分緊湊,故事迅速展開,簡練凝縮,不蔓不枝;中間幾處插敘主人公的往事,都是讀者進一步瞭解他們所必需的。 在這方面,可以說屠格涅夫是普希金。 萊蒙托夫的直接繼承者。 屠格涅夫對人物的心理描寫很有特色。 他不是對主人公的感情作詳盡的心理分析,而是把讀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人物內心活動的結果上。 我們知道莉莎對拉夫烈茨基的感情是怎樣產生。 怎樣發展的,可是我們不知道莉莎心裡究竟在想些什麼。 屠格涅夫甚至宣稱,她的內心活動不可能用語言表達出來。 「然而語言不能表達一個姑娘純潔的心靈中正在發生的事情:對於她本人來說,那也是秘密;就讓它對於大家也始終是一個秘密吧。 」他還借瑪爾法。 季莫菲耶芙娜之口說:「別人的心,~就像不透光的樹林,女孩子的心就更不用說了。 」正是因此,他也拒絶寫出拉夫烈茨基和莉莎在修道院裡最後一次見面時的感受。 屠格涅夫並不深入描寫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卻十分巧妙地讓讀者能充分理解他們的內心生活。 他經常利用潛台詞,對主人公的微妙感情只是點到為止。 莉莎和拉夫烈茨基的愛情幾乎是默默無言的。 他們在卡利京家的客廳裡。 花園裡和拉夫烈茨基家池塘邊單獨待在一起的時候,往往很少談話,而是默默地感受對方心中正在發生的一切。 第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貴族之家》
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