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讓我們轉來談談吃花蜜的昆蟲,假定由於繼續選擇使得花蜜慢慢增多的植物是一種普通植物;並且假定某些昆蟲主要是依靠它們的花蜜為食。 我們可以舉出許多事實,來說明蜂怎樣急於節省時間:例如,它們有在某些花的基部咬一個洞來吸食花蜜的習性,雖然它們只要稍微麻煩一點就能從花的口部進去。 記住這些事實,就可以相信,在某些環境條件下,如吻的曲度和長度等熱個體差異,固然微細到我們不能覺察到的地步,但是對於蜂或其他昆蟲可能是有利的,這樣就使得某些個體比其他個體能夠更快地得到食物;於是它們所屬的這一群就繁盛起來了,並且生出許多遺傳有同樣特性的類群。 普通紅三葉草和肉色三葉草(Tr.incarnatum)的管形花冠的長度,粗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差異;然而蜜蜂能夠容易地吸取肉色三葉草的花蜜,卻不能吸取普通紅三葉草的花蜜,只有土蜂才來訪問紅三葉草;所以紅三葉草雖遍佈整個田野,卻不能把珍貴的花蜜豐富地供給蜜蜂。 蜜蜂肯定是極喜歡這種花蜜的;因為我屢次看見,只有在秋季,才有許多蜜蜂從土蜂在花管基部所咬破的小孔裡去吸食花蜜。 這兩種三葉草的花冠長度的差異,雖然決定了蜜蜂的來訪,但相差為程度確是極其微細的;因為有人對我說過,當紅三葉草被收割後,第二茬的花略略小些,於是就有許多蜜蜂來訪問它們了。 我不知道這種說法是否準確;也不知道另外發表的一種記載是否可靠——據說意大利種的蜜蜂(Ligurian bee)(一般被認為這只是普通蜜蜂種的一個變種,彼此可以自由交配),能夠達到紅三葉草的泌蜜處去吸食花蜜,因此富有這種紅三葉草的一個地區,對於吻略長些的,即吻的構造略有差異的那些蜜蜂會大有利益。 另一方面,這種三葉草的受精絶對要依靠蜂類來訪問它的花,在任何地區裡如果土蜂稀少了,就會使花管較短的或花管分裂較深的植物得到大的利益,因為這樣,蜜蜂就能夠去吸取它的花蜜了。 這樣,我就能理解,通過連續保存具有互利的微小構造偏差的一切個體,花和蜂怎樣同時地或先後慢慢地發生了變異,並且以最完善的方式來互相適應。 我十分明了,用上述想像的例子來說明自然選擇的學說,會遭到人們的反對,正如當初萊爾的「地球近代的變遷,可用作地質學的解說」這種寶貴意見所遭到的反對是一樣的;不過在運用現今依然活動的各種作用,來解說深谷的鑿成或內陸的長形崖壁的形成時,我很少聽到有人說這是瑣碎的或不重要的了。 自然選擇的作用,只是把每一個有利於生物的微小的遺傳變異保存下來和累積起來;正如近代地質學差不多排除了一次洪水能鑿成大山谷的觀點那樣,自然選擇也將把連續創造新生物的信念、或生物的構造能發生任何巨大的或突然的變異的信念排除掉的。 論個體的雜交 我在這裡必須稍微講一些題外的話。 雌雄異體的動物和植物每次生育,其兩個個體都必須交配(除了奇特而且不十分理解的單性生殖),這當然是很明顯的事;但在雌雄同體的情況下,這一點並不明顯。 然而有理由可以相信,一切雌雄同體的兩個個體或偶然地或習慣地亦營接合以繁殖它們的種類。 很久以前,斯普倫格爾(Sprengel)、奈特及科爾路特就含糊地提出過這種觀點了。 不久我們就可以看到這種觀點的重要性;但這裡我必須把這個問題極簡略地講一下,雖然我有材料可作充分的討論。 一切脊椎動物,一切昆蟲以及其他某些大類的動物,每次的生育都必須交配。 近代的研究已經把從前認為是雌雄同體的數目大大減少了;大多數真的雌雄同體的生物也必須交配;這就是說,兩個個體按時進行交配以營生殖,這就是我們所要討論的一切,但是依然有許多雌雄同體的動物肯定不經常地進行交配,並且大多數植物是雌雄同株的。 於是可以問:有什麼理由可以假定在這等場合裡,兩個個體為了生殖而進行交配呢?在這裡詳細來論討這一問題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只能作一般的考察。 第一,我曾蒐集過大量事實,並且做過許多實驗,表明動物和植物的變種間的雜交,或者同變種而不同品系的個體間的雜交,可以提高後代的強壯性和能育性;與此相反,近親交配可以減小其強壯性和能育性,這和飼養家們的近乎普遍的信念是一致的。 僅僅這等事實就使我相信,一種生物為了這一族的永存,就不自營受精,這是自然界的一般法則;和另一個體偶然地——或者相隔一個較長的期間一一進行交配,是必不可少的。 相信了這是自然法則。 我想,我們才能理解下面所講的幾大類事實,這些事實,如用任何其他觀點都下能得到解釋。 各個培養雜種為人都知道:暴露在雨下,對於花的受精是何等不利,然而花粉囊和柱頭完全暴露的花是何等之多!儘管植物自己的花粉囊和雌蕊生的這麼近,几乎可以保證自花受精,如果偶然的雜交是不可缺少的,那麼從他花來的花粉可以充分自由地進入這一點,就可以解釋上述雌雄蕊暴露的情況了。 另一方面,有許多花卻不同,它們的結籽器官是緊閉的,如蝶形花科即莢果科這一大科便是如此;但這些花對於來訪的昆蟲几乎必然具有美麗而奇妙的適應。 第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物種起源》
第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