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時致治,不能如三王之一本於道,而以功利之心行之,即是伯者以下事業。 後世儒者許多講來講去,只是講得個伯術。 」 又曰:「唐、虞以上之治,後世不可復也,略之可也;三代以下之治,後世不可法也,削之可也;惟三代之治可行。 然而世之論三代者不明其本,而徒事其末,則亦不可復矣!」 愛曰:「先儒論《六經》,以《春秋》為史。 史專記事,恐與《五經》事體終或稍異。 」先生曰:「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 事即道,道即事。 《春秋》亦經,《五經》亦史。 《易》是庖羲氏之史,《書》是堯、舜以下史,《禮》、《樂》是三代史:其事同,其道同,安有所謂異?」 又曰:「《五經》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惡,示訓戒。 善可為訓者,時存其跡以示法;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愛曰:「存其跡以示法,亦是存天理之本然;削其事以杜奸,亦是遏人欲于將萌否?」先生曰:「聖人作經,固無非是此意,然又不必泥着文句。 」愛又問:「惡可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何獨于《詩》而不刪鄭、衛?先儒謂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然否?」先生曰:「《詩》非孔門之舊本矣。 孔子云:放鄭聲,鄭聲淫。 又曰:惡鄭聲之亂雅樂也。 鄭、衛之音,亡國之音也。 此本是孔門家法。 孔子所定三百篇,皆所謂雅樂,皆可秦之郊廟,奏之鄉黨,皆所以宣暢和平,涵泳德性,移風易俗,安得有此?是長淫導奸矣。 此必秦火之後,世儒附會,以足三百篇之數。 蓋淫溢之詞,世俗多所喜傳,如今閭巷皆然。 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是求其說而不得,從而為之辭。 」 愛因舊說汩沒,始聞先生之教,實是駭愕不定,無人頭處。 其後聞之既久,漸知反身實踐,然後始信先生之學為孔門嫡傳,舍是皆傍蹊小徑、斷港絶河矣!如說格物是誠意的工夫,明善是誠身的工夫,窮理是盡性的工夫,道問學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是約禮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諸如此類,始皆落落難合,其後思之既久,不覺手舞足蹈。 右曰仁所錄。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 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 問立志。 先生曰:「只唸唸要存天理,即是立志。 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 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于美大聖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 「日間工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病而藥。 」 「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 孟源有自是好名之病,先生屢責之。 一日警責方已,一友自陳日來工夫請正。 源從旁曰:「此方是尋着源舊時家當。 」先生曰:「爾病又發。 」源色變,議擬欲有所辨,先生曰:「爾病又發。 」因喻之曰:「此是汝一生大病根。 譬如方丈地內,種此一大樹,雨露之滋,土脈之力,只滋養得這個大根;四傍縱要種此嘉谷,上面被此樹葉遮覆,下面被此樹根盤結,如何生長得成?須用伐去此樹,纖根勿留,方可種植嘉種。 不然,任汝耕耘培壅,只是滋養得此根。 」 問:「後世著述之多,恐亦有亂正學?」先生曰:「人心天理渾然,聖賢筆之書,如寫真傳神,不過示人以形狀大略,使之因此而討求其真耳;其精神意氣言笑動止,固有所不能傳也。 後世著述,是又將聖人所畫,摹仿謄寫,而妄自分析加增,以逞其技,其失真愈遠矣。 」 問:「聖人應變不窮,莫亦是預先講求否?」先生曰:「如何講求得許多?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若後世所講,卻是如此,是以與聖人之學大背。 周公制禮作樂以示天下,皆聖人所能為,堯、舜何不盡為之而待于周公?孔子刪述《六經》以詔萬世,亦聖人所能為,周公何不先為之而有待于孔子?是知聖人遇此時,方有此事。 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 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須先有個明的工夫。 學者惟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變之不能盡。 」曰:「然則所謂沖漠無朕而萬象森然已具者,其言如何?」曰:「是說本自好,只不善看,亦便有病痛。 」 「義理無定在,無窮盡。 吾與子言,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謂止此也;再言之,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未有止也。 」他日又曰:「聖如堯、舜,然堯、舜之上,善無盡;惡如桀、紂,然桀、紂之下,惡無盡。 使桀、紂未死,惡寧止此乎?使善有盡時,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見?」 問:「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靜養而不用克己工夫也。 如此臨事,便要傾倒。 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 問上達工夫。 先生曰:「後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謂上達未當學,且說下學。 是分下學、上達為二也。 夫目可得見,耳可得聞,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學也;目不可得見,耳不可得聞,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達也。 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學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條達暢茂,乃是上達,人安能預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語者皆下學,上達只在下學裡。 凡聖人所說,雖極精微,俱是下學。 學者只從下學裡用功,自然上達去,不必別尋個上達的工夫。 」 第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王陽明全集》
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