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既遠,禍亂相尋,學士大夫有以生民為慮、王道為心者絶少,宋沒益不可問。 先生稟絶世之資,慨焉以斯文自任。 會文明啟運,千載一時。 深維上天所以生我之意,與古聖賢之所講求,直欲排洪荒而開二帝,去雜霸而見三王,又推其餘以淑來禩,伊周孔孟合為一人,將旦暮遇之。 此非學而有以見性分之大全不能也。 既而時命不偶,遂以九死成就一個是,完天下萬世之責。 其扶持世教,信乎不愧千秋正學者也。 考先生在當時已稱程、朱復出,後之人反以一死抹過先生一生若心,謂節義與理學是兩事,出此者入彼,至不得與揚雄、吳草廬論次並稱。 於是成仁取義之訓為世大禁,而亂臣賊子將接踵於天下矣,悲夫!或言先生之忠至矣,而十族與殉,無乃傷於激乎?余曰:「先生只自辦一死,其激而及十族,十族各辦其一死耳。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十族眾乎?而不當死乎?惟先生平日學問,斷斷乎臣盡忠,子盡孝,一本於良心之所固有者。 率天下而趨之,至數十年之久,幾於風移世變,一日乃得透此一段精光,不可掩遏。 蓋至誠形著,動變之理宜然,而非人力之所幾及也,雖謂先生為中庸之道可也。 」 曹月川端 先生之學,不由師傳,特從古冊中翻出古人公案,深有悟於造化之理,而以月川體其傳,反而求之吾心,即心是極,即心之動靜是陰陽,即心之日用酬酢是五行變合,而一以事心為入道之路。 故其見雖徹而不玄,學愈精而不雜,雖謂先生為今之濂溪可也。 乃先生自譜,其於斯道,至四十而猶不勝其渺茫浩瀚之苦,又十年一悟,始知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焉,所謂太極之理即此而是。 蓋見道之難如此,學者慎毋輕言悟也哉! 按先生門人彭大司馬澤嘗稱:我朝一代文明之盛、經濟之學,莫盛于劉誠意、宋學士,至道統之傳,則斷自澠池曹先生始。 上章請從祀孔子廟庭。 事在正德中。 愚謂方正學而後,斯道之絶而復續者,實賴有先生一人。 薛文清亦聞先生之風而起者。 薛敬軒瑄 愚按前輩論一代理學之儒,惟先生無閒言,非以實踐之儒歟?然先生為御史,在宣、正兩朝,未嘗錚錚一論事。 景皇易儲,先生時為大理,亦無言。 或雲先生方轉餉貴州。 及于蕭愍之獄,系當朝第一案,功罪是非,而先生僅請從未減,坐視忠良之死而不之救,則將焉用彼相焉。 就事相提,前日之不諫是,則今日之諫非,兩者必居一於此。 而先生亦已愧不自得,乞身去矣。 然先生於道,於古人全體大用盡多缺陷,特其始終進退之節有足稱者,則亦成其為「文清”而已。 閲先生《讀書錄》,多兢兢檢點言行間,所謂「學貴踐履」,意蓋如此。 或曰:“『七十六年無一事,此心惟覺性天通。 』先生晚年聞道,未可量也。 」 吳康齋與弼 愚按先生所不滿於當時者,大抵在訟弟一事,及為石亨跋族譜稱門士而已。 張東白聞之,有「上告素王,正名討罪,無得久竊虛名」之語,一時名流盡嘩,恐未免為羽毛起見者。 予則謂先生之過,不特在訟弟之時,而尤在不能喻弟於道之日。 特其不能喻弟於道,而遂至於官,且不難以囚服見有司,絶無矯飾,此則先生之過所謂揭日月而共見者也。 若族譜之跋,自署門下士,亦或宜然。 徐孺子於諸公推轂雖不應命,及卒,必千里赴弔。 先生之意,其猶行古之道乎?後人以成敗論人,見亨他日以反誅,便謂先生不當與作緣,豈知先生之不與作緣,已在應聘辭官之日矣。 不此之求,而屑屑於稱謂語言文字之間,甚矣責人之無已也! 先生之學,刻苦奮勵,多從五更枕上汗流淚下得來。 及夫得之而有以自樂,則又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蓋七十年如一日,憤樂相生,可謂獨得聖賢之心精者。 至於學之之道,大要在涵養性情,而以克己安貧為實地。 此正孔、顏尋向上工夫,故不事著述,而契道真,言動之間,悉歸平澹。 晚年出處一節,卓然世道羽儀,而處之恬然,圭角不露,非有得於道,其能如是?《日記》云:「澹如秋水貧中味,和似春風靜後功。 」可為先生寫照。 充其所詣,庶幾「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氣象。 余嘗僭評一時諸公:薛文清多困於流俗,陳白沙猶激於聲名,惟先生醇乎醇雲。 陳剩夫真晟 先生學方胡敬齋,而涵養不逮,氣質用事。 晚年靜坐一機,疑是進步,惜未窺先生全書。 周小泉蕙 愚按「非聖勿學,惟聖斯學」二語,可謂直指心源。 段思容先生訓小泉先生語。 而兩人亦獨超語言問答之外,其學至乎聖人,一日千里,無疑也。 夫聖人之道,反身而具足焉,不假外求,學之即是。 故先生亦止言聖學。 段先生云:「何為有大如天地?須信無窮自古今。 」意先生已信及此,非阿所好者。 是時關中之學皆自河東派來,而一變至道。 陳白沙獻章 愚按前輩之論先生備矣,今請再訂之學術疑似之際。 先生學宗自然,而要歸於自得。 自得故資深逢源,與鳶魚同一活潑,而還以握造化之樞機,可謂獨開門戶,超然不凡。 至問所謂得,則曰「靜中養出端倪」。 向求之典冊,累年無所得,而一朝以靜坐得之,似與古人之言自得異。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不聞其以自然得也。 靜坐一機,無乃淺嘗而捷取之乎?自然而得者,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從容中道。 第5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儒學案》
第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