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曰∶八音攡文,樹辭為體。 謳吟坰野,金石雲陛。 《韶》響難追,鄭聲易啟。 豈惟觀樂,于焉識禮。 詮賦第八 《詩》有六義,其二曰賦。 賦者,鋪也,鋪采攡文,體物寫志也。 昔邵公稱∶「公卿獻詩,師箴瞍賦 」。 傳雲∶「登高能賦,可為大夫。 」詩序則同義,傳說則異體。 總其歸途,實相枝幹。 故劉向明「不歌而頌 」,班固稱「古詩之流也 」。 至如鄭莊之賦《大隧 》,士蔿之賦《狐裘》,結言扌豆韻,詞自己作,雖合賦體,明而未融。 及靈均唱《騷 》,始廣聲貌。 然則賦也者, 受命于詩人,而拓宇于《楚辭》也。 於是荀況 《禮》《智》,宋玉《風》、《釣》,爰錫名號,與詩畫境,六義附庸,蔚成大國。 遂述客主以首引,極聲貌以窮文。 斯蓋別詩之原始,命賦之厥初也。 秦世不文,頗有雜賦。 漢初詞人,順流而作。 陸賈扣其端,賈誼振其緒,枚馬播其風,王揚騁其勢,皋朔已下,品物畢圖。 繁積于宣時,校閲于成世,進禦之賦,千有餘首,討其源流,信興楚而盛漢矣。 夫京殿苑獵,述行序志,並體國經野,義尚光大。 既履端於倡序,亦歸餘于總亂。 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亂以理篇,寫送文勢。 按《那》之卒章,閔馬稱亂,故知殷人輯頌,楚人理賦,斯並鴻裁之寰域,雅文之樞轄也。 至于草區禽族,庶品雜類,則觸興緻情,因變取會,擬諸形容,則言務纖密;象其物宜,則理貴側附;斯又小制之區畛,奇巧之機要也。 觀夫荀結隱語, 事數自環,宋發誇談,實始淫麗。 枚乘 《菟園》,舉要以會新;相如《上林》,繁類以成艷;賈誼《鵩鳥》,致辨於情理;子淵《洞簫》,窮變于聲貌;孟堅《兩都》,明絢以雅贍;張衡《二京》,迅發以宏富;子云《甘泉》,構深瑋之風;延壽《靈光 》,含飛動之勢:凡此十家,並辭賦之英傑也。 及仲宣靡密,發篇必遒;偉長博通,時逢壯采;太沖安仁,策勛于鴻規;士衡子安,底績于流制,景純綺巧,縟理有餘;彥伯梗概,情韻不匱:亦魏、晉之賦首也。 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 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 麗詞雅義,符采相勝,如組織之品朱紫,畫繪之著玄黃。 文雖新而有質,色雖糅而有本,此立賦之大體也。 然逐末之儔,蔑棄其本,雖讀千賦,愈惑體要。 遂使繁華損枝,膏腴害骨,無貴風軌,莫益勸戒,此揚子所以追悔于彫蟲,貽誚于霧縠者也。 贊曰∶賦自詩出,分歧異派。 寫物圖貌,蔚似雕畫。 抑滯必揚,言曠無隘。 風歸麗則,辭翦荑稗。 頌讚第九 四始之至,頌居其極。 頌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 昔帝嚳之世,咸墨為頌,以歌《九韶》。 自商以下,文理允備。 夫化偃一國謂之風,風正四方謂之雅,容告神明謂之頌。 風雅序人,事兼變正;頌主告神,義必純美。 魯國以公旦次編,商人以前王追錄,斯乃宗廟之正歌,非宴饗之常詠也。 《時邁》一篇,周公所制,哲人之頌,規式存焉。 夫民各有心,勿壅惟口。 晉輿之稱原田,魯民之刺裘鞸,直言不詠,短辭以諷,丘明子順,並謂為誦,斯則野誦之變體,浸被乎人事矣。 及三閭《橘頌》,情采芬芳,比類寓意,乃覃及細物矣。 至于秦政刻文,爰頌其德。 漢之惠景,亦有述容。 沿世並作,相繼于時矣。 若夫子云之表充國,孟堅之序戴侯,武仲之美顯宗,史岑之述熹後,或擬《清廟 》,或范《駉》、《那》,雖淺深不同,詳略各異,其褒德顯容,典章一也。 至于班傅之 《北征》、《西征》,變為序引, 豈不褒過而謬體哉!馬融之 《廣成》、《上林》,雅而似賦,何弄文而失質乎!又崔瑗《文學 》,蔡邕《樊渠》,並致美于序,而簡約乎篇。 摯虞品藻,頗為精核。 至雲雜以風雅,而不變旨趣,徒張虛論,有似黃白之偽說矣。 及魏晉雜頌,鮮有出轍。 陳思所綴,以《皇子》為標;陸機積篇,惟《功臣》最顯。 其褒貶雜居,固末代之訛體也。 原夫頌惟典懿,辭必清鑠,敷寫似賦,而不入華侈之區;敬慎如銘,而異乎規戒之域;揄揚以發藻,汪洋以樹義,雖纖巧曲致,與情而變,其大體所底,如斯而已。 贊者,明也,助也。 昔虞舜之祀,樂正重贊,蓋唱發之辭也。 及益贊于禹,伊陟贊于巫咸,並揚言以明事,嗟嘆以助辭也。 故漢置鴻臚,以唱言為贊,即古之遺語也。 至相如屬筆,始贊荊軻。 及遷《史》固《書 》,托贊褒貶,約文以總錄,頌體以論辭;又紀傳後評,亦同其名。 而仲治《流別 》,謬稱為述,失之遠矣。 及景純注《雅 》,動植必贊,義兼美惡,亦猶頌之變耳。 然本其為義,事在獎嘆,所以古來篇體,促而不廣,必結言于四字之句,盤桓乎數韻之詞。 約舉以盡情,昭灼以送文,此其體也。 發源雖遠,而致用蓋寡,大抵所歸,其頌家之細條乎! 贊曰∶容體底頌,勛業垂贊。 鏤影攡聲,文理有爛。 年積愈遠,音徽如旦。 降及品物,炫辭作玩。 祝盟第十 天地定位,祀遍群神,六宗既禋,三望咸秩,甘雨和風,是生黍稷,兆民所仰,美報興焉!犧盛惟馨,本於明德,祝史陳信,資乎文辭。 第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文心雕龍》
第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