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翻作表示呂岱,為愛憎所白。 」注曰:「讒佞之人有愛有憎,而無公是非,故謂之愛憎。 」愚謂愛憎,憎也。 言憎而並及愛,古人之辭寬緩不迫故也。 又如得失,失也。 《史記‧刺客傳》:「多人不能無生得失。 」利害,害也。 《史記‧吳王濞傳》:「擅兵而別,多忙利害。 」緩急,急也。 《史記‧倉公傳》:「緩急無可使者。 」《遊俠傳》:「緩急,人之所時有也。 」成敗,敗也。 《後漢書‧何進傳》:「先帝嘗與太後不快,幾至成敗。 」同異,異也。 《吳志‧孫皓傳》註:「蕩異同如反掌。 」《晉書‧王彬傳》:「江州當人強盛時,能立異同。 」贏縮,縮也。 《吳志‧諸葛恪傳》:「一朝贏縮,人情萬端。 」禍福,禍也。 晉歐陽建《臨終詩》:「潛圖密己構,成此禍福端。 」皆此類。 「庾亮出奔,左右射賊,誤中舵工,應弦而倒。 船上咸失色,欲散。 亮不動,徐曰:『此手何可使著賊。 』」注曰:「言射不能殺賊,而反射殺舵工。 自恨之辭也。 」非也。 亮意蓋謂有此善射之手,使著賊身,必應弦而倒耳。 解嘲之語也。 宋明帝泰始三年,「沈文秀攻青州刺史明僧,帝遣輔國將軍劉懷珍浮海救之,進至黔陬。 文秀所署長廣大守劉桃根將數千人戍不其城,懷珍軍于洋水,遣王廣之將百騎襲不其城,拔之,」註云:「洋水即巨洋水。 」按不其城在今即墨縣西南,而巨洋水乃今之巨蔑河,在臨胸、益都、壽光三縣之境,與黔陬、不其相去三四百里,安能以百騎而襲取之乎?《水經注》云:「拒艾水出黔陬縣西南拒艾山,又謂之洋洋水。 」《膠州志》曰:「洋河在州南三十里,發源鐵撅山,東流入海。 」此即懷珍所屯軍處耳。 梁武帝大通二年,「魏爾朱榮欲討山東群盜,請敕蠕蠕主阿那襄發兵,東趨下口,以躡其背。 」註云:「下口蓋指飛狐口。 」非也。 此即居庸關下口。 一百六十六卷注曰:「幽州軍都縣西北有居庸關,濕餘水出上谷沮陽縣之東南,流出關,謂之下口。 」 周主從容問鄭譯曰:「我腳杖痕,誰所為也?」對曰:「事由烏丸軌、宇文孝伯。 」謂由此二人也。 下雲「因言軌捋鬚事」,亦是譯言之也。 故軌見殺而孝伯亦賜死。 注以字文孝伯屬下讀,而云「孝伯何為出此言」,誤矣。 「突厥立劉武周為定楊可汗。 」註云:「將使之定揚州。 」非也。 楊者,隋姓,下條云:「劉武周為定楊天子,郭子和為平楊天子。 」猶言定隋、平隋爾,「楊」字從木。 武後永昌元年二月丁酉,「尊魏忠孝王曰周忠孝,太皇妣曰忠孝太後。 文水陵曰章德陵,咸陽陵曰明義陵。 」註云:「武氏之先葬文水,士及其妻葬咸陽。 」非也。 後父士葬文水,母楊氏葬咸陽。 後章德改名昊陵,明義改名順陵,其碑文雲然。 劉肅《大唐新語》:「中宗宴興慶池,侍宴者並唱《回波詞》。 給事中李景伯歌曰:『回波詞,持酒卮。 微臣職在箴規,侍宴既過三爵,喧嘩竊恐非儀。 』」首二句三言,下三句六言,蓋《回波詞》體也。 今《通鑒》作「回波爾時酒卮」,恐傳寫之誤。 唐穆宗長慶元年,劉總奏分所屬為三道,以幽、涿、營為一道,平、薊、媯、檀為一道,瀛、莫為一道。 註云:「營州治柳城,道里絶遠。 劉總奏以為一道,必有說。 」按《新唐書。 地理志》:「營州,柳城郡。 萬歲通天元年,為契丹所陷。 聖歷二年,僑治漁陽。 開元五年,又還治柳城。 」意者中唐之世,復僑治于幽、薊之間。 而史家自天寶亂後,于東北邊事略而不詳,故今無所考耶?「李茂貞不敢稱帝,但開歧王府,置百官,名其所居為宮殿,妻稱皇後。 」注曰:「自為歧王,而妻稱皇後。 妻之貴,逾于其夫矣。 」竊謂此事理之必不然,「皇後」乃「王後」之誤。 《後漢‧高祖紀》:「吳越內牙指揮使諸溫。 」註:「《漢書‧地理志》琅邪郡有諸縣,蓋以邑為氏也。 」非。 按越有大夫諸稽郢。 周太祖廣順元年,慕容彥超遣使人貢。 帝慮其疑懼,賜詔慰安之,曰:「今兄事已至此,言不欲繁,望弟扶持,同安億兆。 」今兄者,太祖自謂也。 事已至此,謂為眾所推而即帝位也,觀下文稱之為弟,語意相對,可知注以漢祖為彥超之兄,改作「令兄」者非。 ●卷二十八 ○拜稽首古人席地而坐,引身而起,則為長跪。 首至手則為拜手。 手至地則為拜。 首至地則為稽首。 此禮之等也。 君父之尊必用稽首。 拜而後稽首,此禮之漸也;必以稽首終,此禮之成也。 今《大明會典》曰:「後一拜,叩頭成禮。 」此古之遺意也。 第23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日知錄》
第23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