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復晉陽中都民三歲。 」《正義》曰:「晉陽故城在汾州平遙縣西南。 」此當言中都故城在汾州平遙縣西南、言晉陽誤也,然此注已見卷首「中都」下。 「文帝前後死,竇氏,妾也。 」諸侯皆同姓,謂無甥舅之國可娶,《索隱》解非。 「十一月晦日,有食之。 」《漢書》多有食晦者,蓋置朔參差之失。 其雲「十二月望日又食」,此當作月耳。 「民或祝詛上,以相約結,而後相謾。 」謂先共祝詛,已而欺負乃相告言也,故詔令若此者勿聽抬。 注並非。 《考武紀》:「其後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數。 一元日建元,二元以長星日元光,三元以郊得角獸一曰元狩雲。 」是建元、元光之號皆自後追為之,而武帝即位之初亦但如文、景之元,尚未有年號也。 《天官書》:「疾其對國」,謂所對之國。 如《漢書‧五行志》所謂「歲在壽星,其沖降婁」;《左氏傳‧襄二十八年》:「歲棄其次,而旅于明年之次,以害鳥帑,周楚惡之」。 社氏解謂失次於北,禍沖在南者也。 「四始者候之日」,謂歲始也,冬至日也,臘明日也,立春日也。 正義專指正月旦,非也。 「星隕如雨」,乃宋閔公之五年;言襄公者,史文之誤。 正義以「僖公十五年隕石于宋五」注之,非也。 《封禪書》:「成山鬥人海。 」謂斜曲人之如鬥柄然,古人語也,《匈奴傳》:「漢亦棄上谷之鬥闢縣造陽地以予胡」,又云「匈奴有鬥人漢地,直張掖郡」。 「各以勝日駕車避惡鬼。 」勝日謂五行相剋之日也,索隱非。 「天子病鼎湖甚。 」湖當作「胡」,鼎胡,宮名,《漢書‧楊雄傳》:「南至宜春鼎胡,禦宿昆吾」是也。 故卒起幸甘泉而行右內史界。 索隱以為湖縣,在今之閿鄉,絶遠,且無行宮。 「唯受命而帝者,心知其意而合德焉。 」按此即謂武帝,服虔以為高祖,非。 「奉車子侯暴病一日死。 」死於海上,非死於泰山也。 索隱所引《新論》之言殊謬。 《河渠書》:「引洛水至商顏下。 」服虔曰:「顏音崖。 」崖當作『岸』。 《漢書‧古今人表》屠岸賈作「屠顏賈」是也。 師古注謂山領象人之顏額者非,其指商山者尤非。 劉已辯之。 《衛世家》:「頃侯厚賂周夷王,夷王命衛為侯。 」是頃侯以前之稱伯者乃「伯子男」之伯也,索隱以為「方伯」之伯,雖有《詩序》「旄丘責衛伯」之文可據,然非太史公意也,且古亦無以方伯之伯而系溢者。 《楚世家》:「武土使隨人請王室尊吾號,王弗聽。 還報楚,楚王怒,乃自立,為楚武王。 」「乃自立」為一句,「為楚武王」為一句,蓋言自立為王,後謚為武王耳。 古文簡,故連屬言之。 如《管蔡世家》:「楚公子圍弒其王郟敖,而自立,為靈王。 」《衛世家》、《鄭世家》皆云;楚公子棄疾弒靈王,自立,為平王。 《司馬穰直傳》:「至常曾孫和因自立,為齊威玉。 」又如《韓世家》:「晉作六卿,而韓厥在一卿之位,號為獻子。 」與此文勢正同。 劉炫雲號為武,武非溢也,此說鑿矣。 項梁立楚懷王孫心為楚懷王,尉忙自立為南越武帝,此後世事爾。 「西起秦患,北絶齊交,則兩國之兵必至。 」此兩國即謂秦、齊也,索隱以為韓、魏,非也。 《越世家》:「乃發習流二千。 」習流謂士卒中之善泅者,別為一軍。 索隱乃曰「流放之罪人」,非也。 庾信《哀江南賦》:「彼鋸牙而鈎瓜,又巡江而習流。 」 「不者且得罪」,言欲兵之。 《越世家》:「吾有所見子晰也。 」晰者,分明之意,《易‧大有》象傳:「明辨也。 」即此字。 音折,又音制。 索隱誤以為「鄭子」之。 《魏世家》:「王之使者出過,而惡安陵氏于秦。 」安陵氏,魏之別封。 蓋魏王之使過安陵,有所不快,而毀之於秦也。 《孔子世家》:「餘低回留之不能去雲。 」按《玉篇,彳部》:「彳氐,除饑切。 抵徊,猶徘徊也。 」然則字本當作「抵徊」,省為「低回」耳。 今讀為「高低」之低,失之。 《楚辭‧九章‧抽思》:「低徊夷猶,宿北姑兮。 」「低」一作「徘」。 《縧侯世家》:「此不足君所乎?」 謂此豈不滿君意乎?蓋必條侯辭色之間露其不平之意,故帝有此言,而條侯免冠謝也。 「建德代侯坐酎金不善,元鼎五年,有罪,國除。 」當雲「元鼎五年,坐酎金不善,國除」,衍「有罪」二字。 《梁孝王世家》:「乘布車。 」謂微服而行,使人不知耳,無降服自比喪人之意。 《伯夷傳》:「其重若彼」,謂俗人之重富貴也;「其輕若此」,謂清士之輕富貴也。 《管晏傳》:「方晏子伏莊公屍哭之,成禮然後去,豈所謂見義不為無勇者邪?」此言晏子之勇于為義也。 古人著書,引成語而反其意者多矣。 《左傳‧僖九年》:「君子曰:《詩》所謂‘自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苟息有焉,”言苟息之能不玷其言也。 後人持論過高,以苟息贊獻公立少為失言,以晏子不討崔行為無勇,非左氏,太史公之指。 《孫殯傳》:「重射。 」渭以千金射也。 索隱解以為好射,非。 「批亢搗虛」,索隱曰:「亢言敵人相亢拒也。 」非也。 此與《劉敬傳》:「扌益其骯」之骯同,張晏曰:「喉嚨也。 」下文所謂「據其街路」是也。 以敵人所不及備,故謂之虛。 《蘇秦傳》:「前有樓闕軒轅。 」當作「軒縣」。 《周禮‧小胥》:「正樂縣之位,王宮縣,諸侯軒縣。 」注謂:「軒縣者,闕其南面。 」 第2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日知錄》
第2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