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揚聲對曰:「夫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 夫自周綱失馭,五霸迭興,齊、晉霸于中原,秦霸西戎,楚霸南蠻,雖曰人材代出,亦是氣運使然。 夫以晉文雄略,喪次被兵;秦穆強盛,子孫遂弱。 莊王之後,楚亦每受晉、吳之侮。 豈獨齊哉?寡君知天運之盛衰,達時務之機變,所以養兵練將,待時而舉。 今日交聘,乃鄰國往來之禮,載在王制,何謂臣仆?爾祖子文,為楚名臣,識時通變,倘子非其嫡裔耶,何言之悖也?」成然滿面羞漸,縮頸而退。 須臾,左班中一士問曰:「平仲固自負識時通變之士,然崔、慶之難,齊臣自賈舉以下,效節死義者無數,陳文子有馬十乘,去而違之。 子乃齊之世家,上不能討賊,不下能避位,中不能致死,何戀戀于名位耶?」晏子視之,乃楚上大夫陽匄、字子瑕,乃穆王之曾孫也。 晏子即對曰:「抱大節者,不拘小諒;有遠慮者,豈固近謀。 吾聞君死社稷,臣當從之,今先君莊公,非為社稷而死,其從死者,皆其私昵。 嬰雖不才,何敢廁身寵幸之列,以一死沽名哉?且人臣遇國家之難,能則圖之,不能則去之。 吾之不去,欲定新君,以保宗祀,非貪位也。 使人人盡去,國事何賴?況君父之變,何國無之,子謂楚國諸公在朝列者,人人皆討賊死難之士乎?」這一句話,暗指著楚熊虔弒君,諸臣反戴之為君,但知責人,不知責己,公孫瑕無言可答。 少頃,右班中又一人出曰:「平仲!汝雲‘欲定新君,以保宗祀',言太誇矣。 崔、慶相圖,欒、高、陳、鮑相併,汝依違觀望其間,並不見出奇畫策,無非因人成事,盡心報國者,止於此乎?」晏子視之,乃右尹鄭丹、字子革。 晏子笑曰:「子知其一,未知其二。 崔、慶之盟,嬰獨不與,四族之難,嬰在君所,宜剛宜柔,相機而動,主于保全君國,此豈旁觀者所得而窺哉?」 左班中又一人出曰:「大丈夫匡時遇主,有大才略,必有大規模,以愚觀平仲,未免為鄙吝之夫矣。 」晏子視之,乃太宰薳啟疆也,晏子曰:「足下何以知嬰鄙吝乎?」啟疆曰:「大丈夫身仕明主,貴為相國,固當美服飾,盛車馬,以彰君之寵錫,奈何敝裘羸馬,出使外邦,豈不足於祿食耶?且吾聞平仲,少服狐裘,三十年不易,祭祀之禮,豚肩不能掩豆,非鄙吝而何?」晏子撫掌大笑曰:「足下之見,何其淺也?嬰自居相位以來,父族皆衣裘,母族皆食肉,至于妻族,亦無凍餒。 草莽之士,待嬰而舉火者,七十餘家,吾家雖儉,而三族肥,身似吝,而群士足,以此彰君之寵錫,不亦大乎?」 言未畢,右班中又一人出,指晏子大笑曰:「吾聞成湯身長九尺,而作賢王;子桑力敵萬夫,而為名將。 古之明君達士,皆由狀貌魁梧,雄勇冠世,乃能立功當時,垂名後代,今子身不滿五尺,力不勝一鷄,徒事口舌,自以為能,寧不可恥?」晏子視之,乃公子真之孫,囊瓦字子常,見為楚王車右之職。 嬰乃微微而笑,對曰:「吾聞秤錘雖小,能壓千斤;舟槳空長,終為水役。 僑如身長而戮于魯,南宮萬絶力而戮于宋,足下身長力大,得無近之,嬰自知無能,但有問則過,又何敢自逞其口舌耶?」囊瓦不能復對。 忽報:「令尹薳羆來到。 」眾人俱拱立候之,伍舉遂揖晏子入于朝門,謂諸大夫曰:「平仲乃齊之賢士,諸君何得以口語相加?」 須臾,靈王升殿,伍舉引晏子入見,靈王一見晏子,遽問曰:「齊國固無人耶?」晏子曰:「齊國中呵氣成雲,揮汗成雨,行者摩肩,立者並跡,何謂無人?」靈王曰:「然則何為使小人來聘吾國?」晏子曰:「敝邑出使有常典,賢者奉使賢國,不肖者奉使不肖國,大人則使大國,小人則使小國,臣小人,又最不肖,故以使楚!」楚王慚其言,然心中暗暗驚異。 使事畢,適郊人獻合歡橘至,靈王先以一枚賜嬰,嬰遂帶皮而食,靈王鼓掌大笑曰:「齊人豈未嘗橘耶?何為不剖?」晏子對曰:「臣聞‘受君賜者,瓜桃不削,橘柑不剖',今蒙大王之賜,猶吾君也,大王未嘗諭剖,敢不全食?」靈王不覺起敬,賜坐命酒。 少頃,武士三四人,縛一囚從殿下而過,靈王遽問:「囚何處人?」武士對曰:「齊國人!」靈王曰:「所犯何罪?」武士對曰:「坐盜!」靈王乃顧謂晏子曰:「齊人慣為盜耶?」晏子知其故意設弄,欲以嘲己,乃頓首曰:「臣聞‘江南有橘,移之江北,則化而為枳',所以然者,地土不同也,今齊人生於齊不為盜,至楚則為盜,楚之地土使然,于齊何與焉?」 靈王嘿然良久,曰:「寡人本將辱子,今反為子所辱矣!」乃厚為之禮,遣歸齊國。 齊景公嘉晏嬰之功,尊為上相,賜以千金之裘,欲割地以益其封,晏子皆不受。 又欲廣晏子之宅,晏子亦力辭之。 一日,景公幸晏子之家,見其妻,謂晏子曰:「此卿之內子耶?」嬰對曰:「然!」景公笑曰:「嘻!老且醜矣。 寡人有愛女,年少而美,願以納之於卿!」嬰對曰:「人以少姣事人者,以他年老惡,可相托也,臣妻雖老且醜,然向已受其托矣,安忍倍之?」景公嘆曰:「卿不倍其妻,況君父乎?」於是深信晏子之忠,益隆委任。 要知後事,且看下回分解。 第七十回 殺三兄楚平王即位 劫齊魯晉昭公尋盟 第21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東周列國誌》
第2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