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曰:「佚之狐言子舌辯過人,欲煩子說退秦師,寡人將與子共國。 」 燭武再拜辭曰:「臣學疏才拙,當少壯時尚不能建立尺寸之功,況今老耄,筋力既竭,語言發喘,安能犯顏進說,動千乘之聽乎?」 鄭伯曰:「子事鄭三世,老不見用,孤之過也,今封子為亞卿,強為寡人一行。 」 佚之狐在旁贊言曰:「大丈夫老不遇時,委之於命,今君知先生而用之,先生不可再辭。 」 燭乃受命而出,時二國圍城甚急,燭武知秦東晉西,各不相照,是夜命壯士以繩索縋下東門,徑奔秦寨,將士把持,不容入見,武從營外放聲大哭。 營吏擒來稟見穆公,穆公問:「是誰人?」 武曰:「老臣乃鄭之大夫燭武是也。 」 穆公曰:「所哭何事?」 武曰:「哭鄭之將亡耳!」 穆公曰:「鄭亡。 汝安得在吾寨外號哭?」 武曰:「老臣哭鄭,兼亦哭秦。 鄭亡不足惜,獨可惜者秦耳!」 穆公大怒。 叱曰:「吾國有何可惜?言不合理,即當斬首!」 武面無懼色,疊着兩個指頭,指東畫西,說出一段利害來。 正是: 說時石漢皆開眼,道破泥人也點頭。 紅日朝升能夜出,黃河東逝可西流。 燭武曰:「秦晉合兵臨鄭,鄭之亡,不待言矣。 若亡鄭而有益於秦,老臣又何敢言?不惟無益,又且有損,君何為勞師費財,以供他人之役乎?」 穆公曰:「汝言無益有損,何說也?」 燭武曰:「鄭在晉之東界,秦在晉之西界,東西相距,千里之遙,秦東隔于晉,南隔于周,能越周、晉而有鄭乎?鄭雖亡,尺土皆晉之有,于秦何與?夫秦、晉兩國,毗鄰並立,勢不相下,晉益強,則秦益弱矣。 為人兼地,以自弱其國,智者計不出此,且晉惠公曾以河外五城許君,既入而旋背之,君所知也。 君之施于晉者,累世矣,曾見晉有分毫之報于君乎?晉侯自復國以來,增兵設將,日務兼併為強,今日拓地于東,既亡鄭矣,異日必思拓地于西,患且及秦。 君不聞虞、虢之事乎?假虞君以滅虢,旋反戈而中虞,虞公不智,助晉自滅,可不鑒哉?君之施晉,既不足恃,晉之用秦,又不可測,以君之賢智,而甘墮晉之術中,此臣所謂‘無益而有損',所以痛哭者此也!」 穆公靜聽良久,聳然動色,頻頻點首曰:「大夫之言是也!」 百里奚進曰:「燭武辯士,欲離吾兩國之好,君不可聽之。 」 燭武曰:「君若肯寬目下之圍,定立盟誓,棄楚降秦。 君如有東方之事,行李往來,取給于鄭,猶君外府也。 」 穆公大悅,遂與燭武歃血為誓,反使杞子、逢孫、楊孫三將留卒二千人助鄭戍守,不告于晉,密地班師而去。 早有探騎報入晉營,文公大怒,狐偃在旁,請追擊秦師,不知文公從否?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四回 叔詹據鼎抗晉侯 弦高假命犒秦軍 話說秦穆公私與鄭盟,背晉退兵,晉文公大怒,狐偃進曰:「秦雖去不遠,臣請率偏師追擊之。 軍有歸心,必無鬥志,可一戰而勝也;既勝秦,鄭必喪膽,將不攻自下矣。 」 文公曰:「不可。 寡人昔賴其力,以撫有社稷。 若非秦君,寡人何能及此?以子玉之無禮于寡人,寡人猶避之三舍,以報其施,況婚姻乎?且無秦何患不能圍鄭。 」乃分兵一半,營于函陵,攻圍如故。 鄭伯謂燭武曰:「秦兵之退,子之力也,晉兵未退,如之奈何?」 燭武對曰:「聞公子蘭有寵于晉侯,若使人迎公子蘭歸國,以請成於晉,晉必從矣。 」 鄭伯曰:「此非老大夫,亦不堪使也。 」 石申父曰:「武勞矣,臣願代一行。 」乃攜重寶出城,直叩晉營求見。 文公命之入,石申父再拜,將重寶上獻,致鄭伯之命曰:「寡君以密邇荊蠻,不敢顯絶,然實不敢離君侯之宇下也。 君侯赫然震怒,寡君知罪矣,不腆世藏,願效贄于左右。 寡君有弟蘭,獲侍左右,今願因蘭以乞君侯之憐。 君侯使蘭監鄭之國,當朝夕在庭,其敢有二心?」 文公曰:「汝離我于秦,明欺我不能獨下鄭也。 今又來求成,莫非緩兵之計,欲俟楚救耶?若欲我退兵,必依我二事方可。 」 石申父曰:「請君侯命之。 」 文公曰:「必迎立公子蘭為世子,且獻謀臣叔詹出來,方表汝誠心也。 」 石申父領了晉侯言語,入城回覆鄭伯。 鄭伯曰:「孤未有子,聞子蘭昔有夢征,立為世子,社稷必享之;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叔詹對曰:「臣聞‘主憂則臣辱,主辱則臣死',今晉人索臣,臣不往,兵必不解,是臣避死不忠,而遺君以憂辱也。 臣請往。 」 鄭伯曰:「子往必死,孤不忍也。 」 叔詹對曰:「君不忍于一詹,而忍于百姓之危困,社稷之隕墜乎?舍一臣以救百姓而安社稷,君何愛焉?」 鄭伯涕淚而遣之。 石申父同侯宣多,送叔詹于晉軍,言:「寡君畏君之靈,二事俱不敢違。 今使詹聽罪于幕下,惟君侯處裁,且求賜公子蘭為敝邑之適嗣,以終上國之德。 」 晉侯大悅,即命狐偃召公子蘭于東鄙,命石申父、侯宣多在營中等候。 且說晉侯見了叔詹,大喝:「汝執鄭國之柄,使其君失禮于賓客,一罪也;受盟而復懷貳心,二罪也。 」命左右速具鼎鑊,將烹之。 叔詹面不改色,拱手謂文公曰:「臣願得盡言而死。 」 文公曰:「汝有何言!」 第1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東周列國誌》
第1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