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為而難成者,以難成而易敗者。 所謂可行而不可言者,趨舍也;可言而不可行者,偽詐也;易為而難成者,事也;難成而易敗者,名也。 此四策者,聖人之所獨見而留意也。 誳寸而伸尺,聖人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 周公有殺弟之累,齊桓有爭國之名;然而周公以義補缺,桓公以功滅醜,而皆為賢。 今以人之小過,掩其大美,則天下無聖王賢相矣。 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視,不可灼也;喉中有病,無害于息,不可鑿也。 河上之邱塚,不可勝數,猶之為易也;水激興波,高下相臨,差以尋常,猶之為平。 昔者,曹子為魯將兵,三戰不勝,亡地千里。 使曹子計不顧後,足不旋踵,刎頸于陳中,則終身為破軍擒將矣。 然而曹子不羞其敗,恥死而無功。 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戰所亡,一朝而反之,勇聞于天下,功立於魯國。 管仲輔公子糾而不能遂,不可謂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難,不可謂勇;束縛桎梏,不諱其恥,不可謂貞。 當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然而管仲免于累紲之中,立齊國之政,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使管仲出死捐軀,不顧後圖,豈有此霸功哉!今人君論其臣也,不計其大功,總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則失賢之數也。 故人有厚德,無問其小節;而有大譽,無疵其小故。 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鱔鮪,而蜂房不容鵠卵;小形不足以包大體也。 夫人之情,莫不有所短。 誠其大略是也,雖有小過,不足以為累;若其大略非也,雖有閭裡之行,未足大舉。 夫顏喙聚,梁父之大盜也;而為齊忠臣。 段干木,晉國之大駔也;而為文侯師。 孟卯妻其嫂,有五子焉;然而相魏,寧其危,解其患。 景陽淫酒,被發而禦于婦人,威服諸侯。 此四人者,皆有所短,然而功名不滅者,其略得也。 季襄、陳仲子,立節抗行,不入洿君之朝,不食亂世之食,遂餓而死。 不能存亡接絶者何?小節伸而大略屈。 故小謹者無成功,訾行者不容于眾,體大者節疏,蹠距者舉遠。 自古及今,五帝三王,未有能全其行者也。 故《易》曰:「小過亨,利貞。 」言人莫不有過,而不欲其大也。 夫堯、舜、湯、武,世主之隆也;齊桓、晉文,五霸之豪英也。 然堯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謗,湯武有放弒之事,五霸有暴亂之謀。 是故君子不責備于一人,方正而不以割,廉直而不以切,博通而不以訾,文武而不以責。 求于一人則任以人力,自修則以道德。 責人以人力,易償也;自修以道德,難為也。 難為則行高矣,易償則求澹矣。 夫夏後氏之璜不能無考,明月之珠不能無颣。 然而天下寶之者,何也?其小惡不足妨大美也。 今志人之所短,而忘人之所修,而求得其賢于天下,則難矣。 夫百里奚之飯牛,伊尹之負鼎,太公之鼓刀,甯戚之商歌,其美有存焉者矣。 眾人見其位之卑賤,事之洿辱,而不知其大略,以為不肖。 及其為天子三公,而立為諸侯賢相,乃始信于異眾也。 夫發於鼎俎之間,出於屠酤之肆,解于累紲之中,興于牛頷之下,洗之以湯沐,祓之以爟火,立之於本朝之上,倚之於三公之位,內不慚于國家,外不愧於諸侯,符勢有以內合。 故未有功而知其賢者,堯之知舜;功成事立而知其賢者,市人之知舜也。 為是釋度數而求之於朝肆草莽之中,其失人也必多矣。 何則?能效其求,而不知其所以取人也。 夫物之相類者,世主之所亂惑也;嫌疑肖象者,眾人之所炫耀。 故狠者類知而非知,愚者類仁而非仁,戇者類勇而非勇。 使人之相去也,若玉之與石,美之與惡,則論人易矣。 夫亂人者,芎之與藁本也,蛇床之與麋蕪也,此皆相似者。 故劍工惑劍之似莫邪者,唯歐冶能名其種;玉工眩玉之似碧盧者,唯猗頓不失其情;暗主亂於奸臣、小人之疑君子者,唯聖人能見微以知明。 故蛇舉首尺,而修短可知也;象見其牙,而大小可論也。 薛燭庸子,見若狐甲于劍,而利純識矣;臾兒、易牙,淄、澠之水合者,嘗一哈水而甘苦知矣。 故聖人之論賢也,見其一行而賢不肖分矣。 孔子辭廩丘,終不盜刀鈎;許由讓天子,終不利封侯。 故未嘗灼而不敢握火者,見其有所燒也;未嘗傷而不敢握刃者,見其有所害也。 由此觀之,見者可以論未發也,而觀小節可以知大體矣。 故論人之道,貴則觀其所舉,富則觀其所施,窮則觀其所不受,賤則觀其所不為,貧則觀其所不取。 視其更難,以知其勇;動以喜樂,以觀其守;委以財貨,以論其仁;振以恐懼,以知其節;則人情備矣。 第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淮南子》
第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