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象事類以見禍,推原往驗以處來事,〔賢〕者亦能,非獨聖也。 周公治魯,太公知其後世當有削弱之患;太公治齊,周公睹其後世當有劫弒之禍。 見法術之極,睹禍亂之前矣。 紂作象箸而箕子譏,魯以偶人葬而孔子嘆,緣象箸見龍干之患,偶人睹殉葬之禍也。 太公、周公俱見未然,箕子、孔子並睹未有,所由見方來者,賢聖同也。 魯侯老,太子弱,次室之女倚柱而嘯,由老弱之徵,見敗亂之兆也。 婦人之知,尚能推類以見方來,況聖人君子,才高智明者乎!秦始皇十年,莊襄王母夏太后薨,孝文王后曰華陽後,與文王葬壽陵,夏太后〔子〕〔莊〕襄王葬於〔芷陽〕,故夏太后別葬杜陵,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 」其後皆如其言。 必以推類見方來為聖,次室、夏太后聖也。 秦昭王十年,樗裏子卒,葬於渭南章台之東,曰:「後百年,當有天子宮挾我墓。 」至漢興,長樂宮在其東,未央宮在其西,武庫正值其墓,竟如其言。 先知之效,見方來之驗也。 如以此效聖,樗裏子聖人也。 如非聖人,先知見方來不足以明聖。 然則樗裏子見天子宮挾其墓也,亦猶辛有知伊川之當戎。 昔辛有過伊川,見被發而祭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後百年,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焉,竟如〔其言〕。 辛有之知當戎,見被發之兆也。 樗裏子之見天子〔宮〕挾其墓,亦見博平之〔基〕也。 韓信葬其母,亦行營高敞地,令其旁可置萬家。 其後竟有萬家處其墓旁。 故樗裏子之見博平〔土〕有宮台之兆,猶韓信之睹高敞萬家之台也。 先知之見,方來之事,無達視洞聽之聰明,皆案兆察跡,推原事類。 春秋之時,卿大夫相與會遇,見動作之變,聽言談之詭,善則明吉祥之福,惡則處凶妖之禍。 明福處禍,遠圖未然,無神怪之知,皆由兆類。 以今論之,故夫可知之事者,思慮所能見也;不可知之事,不學不問不能知也。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夫可知之事,推精思之,雖大無難;不可知之事,歷心學問,雖小無易。 故智能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 難曰:夫項托年七歲教孔子。 案七歲未入小學而教孔子,性自知也。 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 學而知之,其次也。 」夫言生而知之,不言學問,謂若項托之類也。 王莽之時,勃海尹方年二十一,無所師友,性智開敏,明達六藝。 魏都牧淳于倉奏:「方不學,得文能讀誦,論義引《五經》文,文說議事,厭合人之心。 」帝征方,使射蜚蟲,筴射無〔弗〕知者,天下謂之聖人。 夫無所師友,明達六藝,本不學書,得文能讀,此聖人也。 不學自能,無師自達,非神如何? 曰:雖無師友,亦已有所問受矣;不學書,已弄筆墨矣。 兒始生產,耳目始開,雖有聖性,安能有知?項托七歲,其三四歲時,而受納人言矣。 尹方年二十一,其十四五時,多聞見矣。 性敏才茂,獨思無所據,不睹兆象,不見類驗,卻念百世之後,有馬生牛,牛生驢,桃生李,李生梅,聖人能知之乎?臣弒君,子軾父,仁如顏淵,孝如曾參,勇如賁、育,辯如賜、予,聖人能見之乎?孔子曰:「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又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論損益,言「可知」,稱後生,言「焉知」。 後生難處,損益易明也。 此尚為遠,非所聽察也。 使一人立於牆東,令之出聲,使聖人聽之牆西,能知其黑白、短長、鄉裡、姓字所自從出乎?溝有流澌,澤有枯骨,發首陋亡,肌肉腐絶,使〔聖〕人詢之,能知其農商、老少、若所犯而坐死乎?非聖人無知,其知無以知也。 知無以知,非問不能知也。 不能知,則賢聖所共病也。 難曰:「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鳴於門外。 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蹄。 』詹何曰:『然。 是黑牛也』而白其蹄。 使人視之,果黑牛而以布裹其蹄。 詹何,賢者也,尚能聽聲而知其色。 以聖人之智,反不能知乎?」 第12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衡》
第1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