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稱上世之人,質樸易化;下世之人,文薄難治。 故《易》曰:「上古之時,結繩以治,後世易之以書契。 」先結繩,易化之故;後書契,難治之驗也。 故夫宓犧之前,人民至質樸,臥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處,知其母不識其父。 至宓犧時,人民頗文,知欲詐愚,勇欲恐怯,強欲凌弱,眾欲暴寡,故宓犧作八卦以治之。 至周之時,人民文薄,八卦難復因襲,故文王衍為六十四首,極其變,使民不倦。 至周之時,人民〔文〕薄,故孔子作《春秋》,采毫毛之善,貶纖介之惡,稱曰:「周監于二代,鬱鬱乎文哉!吾從周。 」孔子知世浸弊,文薄難治,故加密緻之罔,設纖微之禁,檢〔押〕守持,備具悉極。 此言妄也。 上世之人,所懷五常也;下世之人,亦所懷五常也。 俱懷五常之道,共稟一氣而生,上世何以質樸?下世何以文薄?彼見上世之民飲血茹毛,無五穀之食,後世穿地為井,耕土種穀,飲井食粟,有水火之調;又見上古岩居穴處,衣禽獸之皮,後世易以宮室,有布帛之飾,則謂上世質樸,下世文薄矣。 夫器業變易,性行不異。 然而有質樸文薄之語者,世有盛衰,衰極久有弊也。 譬猶衣食之於人也,初成鮮完,始熟香潔,少久穿敗,連日臭茹矣。 文質之法,古今所共。 一質一文,一衰一盛,古而有之,非獨今也。 何以效之?傳曰:「夏後氏之王教以忠。 上教以忠,君子忠,其失也,小人野。 救野莫如敬,殷〔之〕王教以敬。 上教用敬,君子敬,其失也,小人鬼。 救鬼莫如文,故周之王教以文。 上教以文,君子文,其失也,小人薄。 救薄莫如忠,承周而王者,當教以忠。 」 夏所承唐、虞之教薄,故教以忠。 唐、虞以文教,則其所承有鬼失矣。 世人見當今之文薄也,狎侮非之,則謂上世樸質,下世文薄。 猶家人子弟不謹,則謂他家子弟謹良矣。 語稱上世之人重義輕身,遭忠義之事,得己所當赴死之分明也,則必赴湯趨鋒,死不顧恨。 故弘演之節,陳不占之義,行事比類,書籍所載,亡命捐身,眾多非一。 今世趨利苟生,棄義妄得,不相勉以義,不相激以行,義廢身不以為累,行隳事不以相畏。 此言妄也。 夫上世之士,今世之士也,俱含仁義之性,則其遭事並有奮身之節。 古有無義之人,今有建節之士。 善惡雜廁,何世無有。 述事者好高古而下今,貴所聞而賤所見。 辨士則談其久者,文人則著其遠者。 近有奇而辨不稱,今有異而筆不記。 若夫琅邪兒子明,歲敗之時,兄為饑人所食,自縛叩頭,代兄為食,餓人美其義,兩舍不食。 兄死,收養其孤,愛不異於己之子,歲敗谷盡,不能兩活,餓殺其子,活兄之子。 臨淮許君叔亦養兄孤子,歲倉卒之時,餓其親子,活兄之子,與子明同義。 會稽孟章父英為郡決曹掾,郡將撾殺非辜,事至覆考,英引罪自予,卒代將死。 章後復為郡功曹,從役攻賊,兵卒北敗,為賊所射,以身代將,卒死不去。 此弘演之節,陳不占之義何以異?當今著文書者,肯引以為比喻乎?比喻之證,上則求虞、夏,下則索殷、周。 秦、漢之際,功奇行殊,猶以為後。 又況當今在百代下,言事者目親見之乎? 畫工好畫上代之人,秦、漢之士,功行譎奇,不肯圖今世之士者,尊古卑今也。 貴鵠賤鷄,鵠遠而鷄近也。 使當今說道深於孔、墨,名不得與之同;立行崇於曾、顏,聲不得與之鈞。 何則?世俗之性,賤所見,貴所聞也。 有人於此,立義建節,實核其操,古無以過。 為文書者,肯載於篇籍,表以為行事乎?作奇論,造新文,不損於前人,好事者肯舍久遠之書,而垂意觀讀之乎?揚子云作《太玄》,造《法言》,張伯松不肯壹觀。 與之並肩,故賤其言。 使子云在伯松前,伯松以為《金匱》矣! 語稱上世之時,聖人德優,而功治有奇。 故孔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也! 」舜承堯不墮洪業,禹襲舜不虧大功。 其後至湯,舉兵代桀,武王把鉞討紂,無巍巍蕩蕩之文,而有動兵討伐之言。 蓋其德劣而兵試,武用而化薄。 化薄,不能相逮之明驗也。 及至秦、漢,兵革雲擾,戰力角勢,秦以得天下。 既得在下,無嘉瑞之美,若「葉和萬國」、「鳳皇來儀」之類,非德劣不及,功被若之徵乎?此言妄也。 夫天地氣和,即生聖人。 聖人之治,即立大功。 和氣不獨在古先,則聖人何故獨優!世俗之性,好褒古而毀今,少所見而多所聞。 又見經傳增賢聖之美,孔子尤大堯、舜之功。 又聞堯、舜禪而相讓,湯、武伐而相奪。 則謂古聖優於今,功化渥地後矣。 夫經有褒增之文,世有空加之言,讀經覽書者所共見也。 孔子曰: 「紂之不善,不若是之甚也。 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世常以桀、紂與堯、舜相反,稱美則說堯、舜,言惡則舉紂、桀。 孔子曰「紂之不善,不若是之甚也」,則知堯、舜之德,不若是其盛也。 堯、舜之禪,湯、武之誅,皆有天命,非優劣所能為,人事所能成也。 使湯、武在唐、虞,亦禪而不伐;堯、舜在殷、周,亦誅而不讓。 蓋有天命之實,而世空生優劣之語。 經言「葉和萬國」,時亦有丹硃;「鳳皇來儀」,時亦有有苗;兵皆動而並用,則知德亦何優劣而小大也? 第9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衡》
第9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