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曰:「天高南方,下北方。 日出高,故見;入下,故不見。 天之居若倚蓋矣,故極在人之北,是其效也。 極其天下之中,今在人北,其若倚蓋,明矣。 」 日明既以倚蓋喻,當若蓋之形也。 極星在上之北,若蓋之葆矣;其下之南,有若蓋之莖者,正何所乎?夫取蓋倚於地不能運,立而樹之,然後能轉。 今天運轉,其北際不著地者,觸礙何以能行?由此言之,天不若倚蓋之狀,日之出入不隨天高下,明矣。 或曰:「天北際下地中,日隨天而入地,地密鄣隱,故人不見。 」 然天地,夫婦也,合為一體。 天在地中,地與天合,天地並氣,故能生物。 北方陰也,合體並氣,故居北方。 天運行於地中乎,不則,北方之地低下而不平也。 如審運行地中,鑿地一丈,轉見水源,天行地中,出入水中乎,如北方低下不平,是則九川北注,不得盈滿也。 實者,天不在地中,日亦不隨天隱,天平正,與地無異。 然而日出上,日入下者,隨天轉運,視天若覆盆之狀,故視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 然則日之出,近也;其入遠,不復見,故謂之入,運見於東方近,故謂之出。 何以驗之?系明月之珠於車蓋之,轉而旋之,明月之珠旋邪?人望不過十里,天地合矣,遠非合也。 今視日入,非入也,亦遠也。 當日入西方之時,其下民亦將謂之日中。 從日入之下,東望今之天下,或時亦天地合。 如是方〔今〕天下在南方也,故日出於東方,入於北方之地,日出北方,入於南方。 各於近者為出,遠者為入。 實者不入,遠矣。 臨大澤之濱,望四邊之際與天屬;其實不屬,遠若屬矣。 日以遠為入,澤以遠為屬,其實一也。 澤際有陸,人望而不見,陸在,察之若〔亡〕,日亦在,視之若入,皆遠之故也。 太山之高,參天入雲,去之百里,不見埵塊。 夫去百里不見太山,況日去人以萬里數乎?太山之驗,則既明矣,試使一人把大炬火夜行於道,平易無險,去人不一里,火光滅矣,非滅也,遠也。 今日西轉不復見者,非入也。 問曰:「天平正與地無異,今仰視天,觀日月之行,天高南方下北方,何也?」曰:方今天下在東南之上,視天若高,日月道在人之南,今天下在日月道下,故觀日月之行,若高南下北也。 何以驗之?即天高南方,之星亦當高,今視南方之星低下,天復低南方乎?夫視天之居近者則高,遠則下焉,極北方之民以為高,南方為下。 極東極西,亦如此焉。 皆以近者為高,遠者為下。 從北塞下,近仰視鬥極,且在人上。 匈奴之北,地之邊陲,北上視天,天復高北下南,日月之道,亦在其上。 立太山之上,太山高,去下十里,太山下。 夫天之高下,猶人之察太山也。 平正,四方中央高下皆同,今望天之四邊若下者,非也,遠也。 非徒下,若合矣。 儒者或以旦暮日出入為近,日中為遠;或以日中為近,日出入為遠。 其以日出入為近,日中為遠者,見日出入時大,日中時小也。 察物近則大,遠則小,故日出入為近,日中為遠也。 其以日出入為遠,日中時為近者,見日中時溫,日出入時寒也。 夫火光近人則溫,遠人則寒,故以日中為近,日出入為遠也。 二論各有所見,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如實論之,日中近而日出入遠,何以驗之?以植竿於屋下,夫屋高三丈,竿於屋棟之下,正而樹之,上扣棟,下抵地,是以屋棟去地三丈。 如旁邪倚之,則竿末旁跌,不得扣棟,是為去地過三丈也。 日中時,日正在天上,猶竿之正樹去地三丈也。 日出入,邪在人旁,猶竿之旁跌去地過三丈也。 夫如是,日中為近,出入為遠,可知明矣。 試復以屋中堂而坐一人,一人行於屋上,其行中屋之時,正在坐人之上,是為屋上之人,與屋下坐人相去三丈矣。 如屋上人在東危若西危上,其與屋下坐人相去過三丈矣。 日中時猶人正在屋上矣,其始出與入,猶人在東危與西危也。 日中,去人近,故溫,日出入,遠,故寒。 然則日中時日小,其出入時大者,日中光明故小,其出入時光暗故大,猶晝日察火光小,夜察之火光大也。 既以火為效,又以星為驗,晝日星不見者,光耀滅之也,夜無光耀,星乃見。 夫日月,星之類也。 平旦、日入光銷,故視大也。 儒者論日旦出扶桑,暮入細柳。 扶桑,東方地;細柳,西方野也。 桑、柳,天地之際,日月常所出入之處。 問曰:歲二月八月時,日出正東,日入正西,可謂日出於扶桑,入於細柳。 今夏日長之時,日出於東北,入於西北;冬日短之時,日出東南,入於西南,冬與夏日之出入,在於四隅,扶桑、細柳,正在何所乎?所論之言,猶謂春秋,不謂冬與夏也。 如實論之,日不出於扶桑,入於細柳。 何以驗之?隨天而轉,近則見,遠則不見。 當在扶桑、細柳之時,從扶桑、細柳之民,謂之日中之時,從扶桑、細柳察之,或時為日出入。 〔皆〕以其上者為中,旁則為旦夕,安得出於扶桑,入細柳?儒者論曰:「天左旋,日月之行,不繫於天,各自旋轉」。 難之曰:使日月自行,不繫於天,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當日月出時,當進而東旋,何還始西轉?系於天,隨天四時轉行也。 其喻若蟻行於磑上,日月行遲天行疾,天持日月轉,故日月實東行而反西旋也。 第5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衡》
第5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