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取龍,龍不升天。 當丘欣之殺兩蛟也,手把其尾,拽而出之至淵之外,雷電擊之。 蛟則龍之類也。 蛟龍見而云雨至,雲雨至則雷電擊。 如以天實取龍,龍為天用,何以死蛟〔不〕為取之?且魚在水中,亦隨雲雨,蜚而乘雲雨非升天也。 龍,魚之類也,其乘雷電猶魚之飛也。 魚隨雲雨,不謂之神,龍乘雷電獨謂之神。 世俗之言,失其實也。 物在世間,各有所乘。 水蛇乘霧,龍乘雲,鳥乘風。 見龍乘雲,獨謂之神,失龍之實,誣龍之能也。 然則龍之所以為神者,以能屈伸其體,存亡其形。 屈伸其體,存亡其形,未足以為神也。 豫讓吞炭,漆身為厲,人不識其形。 子貢滅須為婦人,人不知其狀;龍變體自匿,人亦不能覺,變化藏匿者巧也。 物性亦有自然, 狌狌知往,乾鵲知來,鸚鵡能言,三怪比龍,性變化也。 如以巧為神,豫讓、子貢神也。 孔子曰:「游者可為網,飛者可為矰。 至於龍也,吾不知其乘風雲上升。 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乎!」夫龍乘雲而上,雲消而下。 物類可察,上下可知;而云孔子不知。 以孔子之聖,尚不知龍,況俗人智淺,好奇之性,無實可之心,謂之龍神而升天,不足怪也。 雷虛篇 第二十三 盛夏之時,雷電迅疾,擊折樹木,壞敗室屋,時犯殺人。 世俗以為「擊折樹木、壞敗室屋」者,天取龍;其「犯殺人」也,謂之〔有〕陰過,飲食人以不潔淨,天怒,擊而殺之。 隆隆之聲,天怒之音,若人之呴籲矣。 世無愚智,莫謂不然。 推人道以論之,虛妄之言也。 夫雷之發動,一氣一聲也,折木壞屋亦犯殺人,犯殺人時亦折木壞屋。 獨謂折木壞屋者,天取龍;犯殺人,罰陰過,與取龍吉凶不同,並時共聲,非道也。 論者以為「隆隆」者,天怒呴籲之聲也。 此便於罰過,不宜於取龍。 罰過,天怒可也;取龍,龍何過而怒之?如龍神,天取之,不宜怒。 如龍有過,與人同罪,殺而已,何為取也?殺人,怒可也。 取龍,龍何過而怒之?殺人不取;殺龍取之。 人龍之罪何別?而其殺之何異?然則取龍之說既不可聽,罰過之言復不可從。 何以效之?案雷之聲迅疾之時,人仆死於地,隆隆之聲臨人首上,故得殺人。 審隆隆者天怒乎?怒用口之怒氣殺人也。 口之怒氣,安能殺人?人為雷所殺,詢其身體,若燔灼之狀也。 如天用口怒,口怒生火乎?且口着乎體,口之動與體俱。 當擊折之時,聲着於地;其衰也,聲着於天。 夫如是,聲着地之時,口至地,體亦宜然。 當雷迅疾之時,仰視天,不見天之下,不見天之下,則夫隆隆之聲者,非天怒也。 天之怒與人無異。 人怒,身近人則聲疾,遠人則聲微。 今天聲近,其體遠,非怒之實也。 且雷聲迅疾之時,聲東西或南北,如天怒體動,口東西南北,仰視天亦宜東西南北。 或曰:「天已東西南北矣,雲雨冥晦,人不能見耳。 」夫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共雷。 《易》曰:「震驚百里。 」雷電之地,〔雲〕雨晦冥,百里之外無雨之處,宜見天之東西南北也。 口着於天,天宜隨口,口一移普天皆移,非獨雷雨之地,天隨口動也。 且所謂怒者,誰也?天神邪?蒼蒼之天也?如謂天神,神怒無聲;如謂蒼蒼之天,天者體不怒,怒用口。 且天地相與,夫婦也,其即民父母也。 子有過,父怒,笞之致死,而母不哭乎?今天怒殺人,地宜哭之。 獨聞天之怒,不聞地之哭。 如地不能哭,則天亦不能怒。 且有怒則有喜。 人有陰過,亦有陰善。 有陰過,天怒殺之;如有陰善,天亦宜以善賞之。 隆隆之聲謂天之怒,如天之喜,亦哂然而笑。 人有喜怒,故謂天喜怒、推人以知天,知天本於人。 如人不怒,則亦無緣謂天怒也。 緣人以知天,宜盡人之性。 人性怒則呴籲,喜則歌笑。 比聞天之怒,希聞天之喜;比見天之罰,希見天之賞。 豈天怒不喜,貪於罰,希於賞哉?何怒罰有效,喜賞無驗也? 且雷之擊也,「折木壞屋」,「時犯殺人」,以為天怒。 時或徒雷,無所折敗,亦不殺人,天空怒乎?人君不空喜怒,喜怒必有賞罰。 無所罰而空怒,是天妄也。 妄則失威,非天行也。 政事之家,以寒溫之氣,為喜怒之候,人君喜即天溫,〔怒〕則天寒。 雷電之日,天必寒也。 高祖之先劉媼曾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此時雷電晦冥。 天方施氣,宜喜之時也,何怒而雷?如用擊折者為怒,不擊折者為喜,則夫隆隆之聲,不宜同音。 人怒喜異聲,天怒喜同音,與人乖異,則人何緣謂之天怒?且「飲食人以不潔淨」,小過也。 以至尊之身,親罰小過,非尊者之宜也。 尊不親罰過,故王不親誅罪。 天尊於王,親罰小過,是天德劣於王也。 且天之用心,猶人之用意。 人君罪惡,初聞之時,怒以非之;及其誅之,哀以憐之。 故《論語》曰:「如得其情,則哀憐而勿喜。 」紂至惡也,武王將誅,哀而憐之。 故《尚書》曰:「予惟率夷憐爾。 」人君誅惡,憐而殺之;天之罰過,怒而擊之。 是天少恩而人多惠也。 說雨者以為天施氣。 天施氣,氣渥為雨,故雨潤萬物,名曰澍。 人不喜,不施恩。 天不說,不降雨。 謂雷,天怒;雨者,天喜也。 雷起常與雨俱,如論之言,天怒且喜也。 人君賞罰不同日,天之怒喜不殊時,天人相違,賞罰乖也。 且怒喜具形,亂也。 惡人為亂,怒罰其過;罰之以亂,非天行也。 冬雷人謂之陽氣泄,春雷謂之陽氣發。 夏雷不謂陽氣盛,謂之天怒,竟虛言也。 第3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衡》
第3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