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高宗之時,桑谷俱生於朝,七日而大拱。 高宗召其相而問之,相曰:「吾雖知之,弗能言也。 」問祖己,祖己曰:「夫桑谷者,野草也,而生於朝,意朝亡乎?」高宗恐駭,側身而行道,思索先王之政,明養老之義,興滅國,繼絶世,舉佚民。 桑谷亡。 三年之後,諸侯以譯來朝者六國,遂享百年之福。 高宗,賢君也,而感桑谷生。 而問祖己,行祖己之言,修政改行。 桑谷之妖亡,諸侯朝而年長久。 修善之義篤,故瑞應之福渥。 此虛言也。 祖己之言「朝當亡」哉!夫朝之當亡,猶人當死。 人欲死,怪出。 國欲亡,期盡。 人死命終,死不復生,亡不復存。 祖己之言政,何益於不亡?高宗之修行,何益於除禍?夫家人見凶修善,不能得吉;高宗見妖改政,安能除禍?除禍且不能,況能招致六國,延期至百年乎!故人之死生,在於命之夭壽,不在行之善惡;國之存亡,在期之長短,不在於政之得失。 案祖己之占,桑谷為亡之妖,亡象已見,雖修孝行,其何益哉!何以效之? 魯昭公之時,瞿鵒來巢。 師己采文、成之世童謡之語,有瞿鵒之言,見今有來巢之驗,則占謂之凶。 其後,昭公為季氏所逐,出於齊,國果空虛,都有虛驗。 故野鳥來巢,師己處之,禍竟如占。 使昭公聞師己之言,修行改政為善,居高宗之操,終不能消。 何則?瞿鵒之謡已兆,出奔之禍已成也。 瞿鵒之兆,已出於文、成之世矣。 根生,葉安得不茂?源發,流安得不廣?此尚為近,未足以言之。 夏將衰也,二龍戰於庭,吐漦而去,夏王櫝而藏之。 夏亡,傳於殷;殷亡,傳於周,皆莫之發。 至幽王之時,發而視之,漦流於庭,化為玄黿,走入後宮,與婦人交,遂生褒姒。 褒姒歸周,歷王惑亂,國遂滅亡。 幽、歷王之去夏世,以為千數歲,二龍戰時,幽、厲、褒姒等未為人也。 周亡之妖,已出久矣。 妖出,禍安得不就?瑞見,福安得不至?若二龍戰時言曰:「余褒之二君也。 」是則褒姒當生之驗也。 龍稱褒,褒姒不得不生,生則厲王不得不惡,惡則國不得不亡。 征已見,雖五聖十賢相與卻之,終不能消。 善惡同實:善祥出,國必興;惡祥見,朝必亡。 謂惡異可以善行除,是謂善瑞可以惡政滅也。 河源出於崑崙,其流播於九河。 使堯、禹卻以善政,終不能還者,水勢當然,人事不能禁也。 河源不可禁,二龍不可除,則桑谷不可卻也。 王命之當興也,猶春氣之當為夏也。 其當亡也,猶秋氣之當為冬也。 見春之微葉,知夏有莖葉。 睹秋之零實,知冬之枯萃。 桑谷之生,其猶春葉秋實也,必然猶驗之。 今詳修政改行,何能除之?夫以周亡之祥,見於夏時,又何以知桑谷之生,不為紂亡出乎!或時祖己言之,信野草之占,失遠近之實。 高宗問祖己之後,側身行道,六國諸侯偶朝而至,高宗之命自長未終,則謂起桑谷之問,改行修行,享百年之福矣。 夫桑谷之生,殆為紂出,亦或時吉而不凶,故殷朝不亡,高宗壽長。 祖己信野草之占,謂之當亡之征。 漢孝武皇帝之時,獲白麟戴兩角而共牴,使謁者終軍議之。 軍曰:「夫野獸而共一角,象天下合同為一也。 」麒麟野獸也,桑谷野草也,俱為野物,獸草何別?終軍謂獸為吉,祖己謂野草為凶。 高宗祭成湯之廟,有蜚雉升鼎而雊。 祖己以為遠人將有來者,說《尚書》家謂雉凶,議駁不同。 且從祖己之言,雉來吉也,雉伏於野草之中,草覆野鳥之形,若民人處草廬之中,可謂其人吉而廬凶乎?民人入都,不謂之凶,野草生朝,何故不吉?雉則民人之類。 如謂含血者吉,長狄來至,是吉也,何故謂之凶?如以從夷狄來者不吉,介葛盧來朝,是凶也。 如以草木者為凶,硃草、蓂莢出,是不吉也。 硃草、蓂莢,皆草也,宜生於野,而生於朝,是為不吉。 何故謂之瑞?一野之物,來至或出,吉凶異議。 硃草莢善草,故為吉,則是以善惡為吉凶,不以都野為好丑也。 周時天下太平,越嘗獻雉於周公。 高宗得之而吉。 雉亦草野之物,何以為吉?如以雉所分有似於士,則麏亦仍有似君子;公孫術得白鹿,占何以凶?然則雉之吉凶未可知,則夫桑谷之善惡未可驗也。 桑谷或善物,象遠方之士將皆立於高宗之朝,故高宗獲吉福,享長久也。 說災異之家,以為天有災異者,所以譴告王者,信也。 夫王者有過,異見於國;不改,災見草本;不改,災見於五穀;不改,災至身。 左氏《春秋傳》曰:「國之將亡,鮮不五稔。 」災見於五穀,五穀安得熟?不熟,將亡之征。 災亦有且亡五穀不熟之應。 天不熟,或為災,或為福。 禍福之實未可知,桑谷之言安可審?論說之家著於書記者皆云:「天雨谷者凶。 」傳書曰:「蒼頡作書,天雨谷,鬼夜哭。 」此方凶惡之應。 和者,天用成谷之道,從天降而和,且猶謂之善,況所成之谷從雨下乎!極論訂之,何以為凶?夫陰陽和則谷稼成,不則被災害。 陰陽和者,谷之道也,何以謂之凶?絲成帛,縷成布。 賜人絲縷,猶為重厚,況遺人以成帛與織布乎?夫絲縷猶陰陽,帛布猶成谷也。 賜人帛,不謂之惡,天與之谷何,故謂之凶?夫雨谷吉凶未可定,桑谷之言未可知也。 第2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論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