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初名進忠,肅寧縣人,少黠慧,無籍,目不識丁,好酒,善騎射,有膽力,因賭博不勝,遂自宮,隷司禮太監孫暹名下;導太孫游宴,甚得太孫歡心,因通於客氏。 人每疑其既宮矣,何物與通?或曰,用天靈蓋及割童子陰,煅煉和藥服之,自能抽出,久服,長大無比。 或曰,宮中有鸞膠,乃外國所進稀世寶也。 于所割處去其皮,割驢馬陰七八寸,敷以鸞膠而縫之,立時生就,亦能伸縮,知痛癢,惟不能生育。 如欲驗時,割去,敷以鸞膠,貼以去毛羊皮或鷄皮,亦立時生就,無所痛苦也。 時魏朝亦私于客氏,上既即位,—夕,魏朝與忠賢爭擁客氏于乾清官暖閣,爭先後,囂聲達禦前。 時上已寢,俱跪禦榻前,聽上命。 而客氏久厭朝而喜忠賢,言于上,乃退朝而與忠賢。 忠賢矯旨,發魏朝于鳳陽,縊殺之,而忠賢遂得專客氏矣。 司禮太監王安素剛正,上之立也與諸大臣同受顧命,見忠賢侵權,欲重懲之。 而忠賢遂嗾給事中霍繼華劾安,客氏從中附和之,因矯旨革安職,謀殺之。 於是客魏相通,恣為不道。 御史王一心、倪思惠,科臣侯震昒等相繼疏劾,皆降謫。 魏忠賢設內操萬人,皆裹甲出入,鉦鼓之聲,喧闐宮禁。 內監王進試銃上前,銃炸,傷進手,上幾危。 御史劉之生鳳、李應升、黃尊素、宋師襄交章論之,忠賢皆矯旨切責。 光宗選侍趙氏,與客、魏不協,矯旨賜死。 上裕妃張氏方妊,客氏妒之,譖于上,絶飲食,閉禳道中而卒。 馮貴人嘗勸上罷內操,客、魏惡之,矯旨賜死。 李成妃從容為上言之,乃矯旨革封,絶飲食。 成妃鑒裕妃饑死,密儲食物壁間,數日不死。 客、魏怒少解,斥為宮人。 皇后班氏素精明,客、魏憚之,後方妊,腰痛,客氏密佈心腹宮人隕焉。 又于上郊天日,掩殺胡貴人,以暴疾聞。 蔭客氏于及忠賢弟侄,賜以田地官爵。 都御史楊漣,疏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下旨切責不少貸。 蓋上並不識字,旨出魏忠賢。 忠賢又不識字,其黨李永貞、李實、李明道、崔文升等,阿其意而為之也。 群臣見之,無不憤激。 於是南北科道卿寺魏大中、周宗建、左光鬥、趙南星等,繼漣申奏者不下百餘疏,無不危悚激切。 而上不識寧,何以得省!詔削都御史楊漣、左光鬥籍,罷尚書趙南星、都給事魏大中等,一時正人盡去,都署為空。 大學士魏廣微等附忠賢以自固,而崔呈秀、阮大鉞、倪文煥、武臣田爾耕、許顯純等,俱以邪媚進用矣。 四年三月,刑科傅櫆誣參左光鬥、魏大中,詞引故內臣王安及中書汪文言,遂逮治文言,受杖革職為民。 十二月,御史梁夢環復論之,大理寺丞徐大化復誣劾楊漣、左光鬥,工部主 事曹欽、程復誣劾趙南星、周宗建、張慎言、李應升、高攀龍、 魏大中等,受熊廷弼賂,以汪文言為之證,詔復逮治汪文言,命錦衣衛指揮許顯純勘問,辭連趙南星、楊漣、左光鬥、魏大 中、繆昌期、袁化中、王之采、施天德、周朝瑞、黃光龍、顧 大章等,鍛鍊兩月餘,文言不為屈。 最後嚴鞫,備極酷刑,文言不能勘,仰視許顯純曰:「任汝巧為之。 我承焉可也。 」顯純教誣魏周諸人,以受熊廷弼賂。 文言蹶然起曰:“天乎冤哉! 以此污衊清廉之士,有死弗承。 ”下楊漣、左光鬥、周朝瑞、顧大章、袁化中等於北鎮撫司獄,棰楚甚酷,俱斃之於獄。 賜魏忠賢印文曰:「顧命元臣。 」客氏印文日:「欽賜奉聖夫人。 」 時魏大中被逮過吳,蘇州吳縣致仕吏部主事周順昌家居,與之周旋,留過累日,即以其女許配其孫。 緹騎趨大中行,語侵順昌。 順昌張目叱之曰:「汝不知世間有不畏死男子耶?汝朝歸語魏忠賢,我即故吏部郎周順昌也。 」及大中下獄,御史倪文煥即以締姻事劾順昌。 忠賢矯旨逮之。 丙寅六年三月,緹騎至吳,吳中沸然,士民素德順昌,聞其逮,不勝忿。 順昌改囚服出門,士民擁送者數千人,俱懇巡撫毛一鷺疏救。 一鷺流汗,不能出一語。 緹騎厲聲曰:「東廠逮人,鼠輩何敢置喙。 」於是市人顏佩韋等,直前問曰:「旨出朝廷,乃東廠耶?」緹騎曰:「旨不出東廠,將誰出?」眾怒,哄然而登,眾毆緹騎,立斃一人。 順昌為書別親友,私行赴京,下鎮撫司獄,許顯純嚴刑酷拷,斃之於獄。 毛一鷺奏聞民變,有旨密拿顏佩韋等五人斬之。 是年八月,清太祖高皇帝駕崩。 九月,清太宗文皇帝即位,詔以明年為天聰元年。 明熹宗佞臣浙江巡撫潘汝征,請建魏忠賢生祠,又乞賜額。 詔從之,遂建祠于西湖之麓,極壯麗,賜額曰「普德」。 於是四方效尤,請建祠宇,幾遍天下。 各曲意獻媚,務窮工作之巧,像以沉香木為之,眼耳口鼻手足,宛如生人。 七年八月,上不豫,無子。 召禦弟信王入,諭以當為堯舜之君,及善視中宮,委用魏忠賢等語。 信王出,上崩。 在位七年,壽二十三歲。 忠賢欲篡位不敢,遂自出迎信王入。 王危甚,袖食物以入,秉燭獨坐以待旦。 次日,信王由檢即皇帝位於中極殿,受百官朝賀,忽天鳴有聲,改明年為崇禎元年。 魏忠賢乞辭位,不許。 命奉聖夫人客氏出外宅。 御史楊維垣首參崔呈秀,—語侵魏忠賢。 吏部主事錢元慤疏參魏忠賢,嘉興縣貢生錢嘉征疏參魏忠賢十大罪。 第18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二十四史通俗演義》
第1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