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隨世運為轉移,亦不盡隨世運為轉移。 隋平陳而天下統一,南北之學亦歸統一,此隨世運為轉移者也;天下統一,南並于北,而經學統一,北學反並于南,此不隨世運為轉移者也。 《北史儒林傳序》「自正朔不一,將三百年;師訓紛綸,無所取正。 隋文……平一寰宇,頓天網以掩之,……於是四海九州強學待問之士靡不畢集。 ……齊、魯、趙、魏,學者尤多。 負笈追師,不遠千里。 講誦之聲,道路不絶。 中州之盛,自漢、魏以來,一時而已。 及帝暮年,……不悅儒術,……遂廢天下之學,唯存國子一所,弟子七十二人。 煬帝即位,復開庠序,國子郡縣之學盛于開皇之初。 徵闢儒生,遠近畢至,使相與講論得失于東都之下。 納言定其差次,一以聞奏焉。 于時舊儒多已彫亡,惟信都劉士元、河間劉光伯拔萃出類,學通南北,博極古今,後世鑽仰。 所制諸經議疏,搢紳咸師宗之。 既而外事四夷,……其風漸墜。 ……方領矩步之徒,亦轉死溝壑。 凡有經籍,因此湮沒于煨燼矣。 」案史于隋一代經學盛衰及南北學統一,說皆明晰;而北學所以併入于南之故,尚未瞭然。 南朝衣冠禮樂,文采風流,北人常稱羡之。 高歡謂江南蕭衍老公專事衣冠禮樂,中原士大夫望之,以為正朔所在。 是當時北人稱羡南朝之證。 經本樸學,非顓家莫能解,俗目見之,初無可悅。 北人篤守漢學,本近質樸;而南人善談名理,增飾華詞,表裡可觀,雅俗共賞。 故雖以亡國之餘,足以轉移一時風氣,使北人舍舊而從之。 正如王褒入關,貴游並學褒書,趙文深之書遂被遐棄。 文深知好尚難反,亦改習褒書。 庾信歸周,群公碑誌多出其手。 信有「韓陵一片石可共語,余皆驢鳴犬吠」之言。 此皆北人重南、南人輕北之證。 北方經學折入于南,亦猶是也。 經學統一之後,有南學,無北學。 南學北學,以所學之宗主分之,非以其人之居址分之也。 當南北朝時,南學亦有北人,北學亦有南人。 如崔靈恩本北人,而歸南;沈重本南人,而歸北。 及隋並陳,褚暉、顧彪、魯世達、張沖皆以南人見重於煬帝。 南方書籍,如費甝《義疏》之類,亦流入于北方。 人情既厭故喜新,學術又以華勝樸。 當時北人之於南學,有如「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學而學焉」矣。 《隋書經籍志》于《易》云:「梁、陳,鄭玄、王弼二注,列于國學。 齊代,唯傳鄭義。 至隋,王注盛行,鄭學浸微。 」于《書》云:「梁、陳所講,有鄭、孔二家。 齊代,唯傳鄭義。 至隋,孔、鄭並行,而鄭氏甚微。 」于《春秋》云:「《左氏》唯傳服義。 至隋,杜氏盛行,服義浸微。 」是偽孔、王、杜之盛行,鄭、服之浸微,皆在隋時。 故天下統一之後,經學亦統一,而北學從此絶矣。 隋之二劉,冠冕一代。 唐人作疏,《詩》、《書》皆本二劉;而孔穎達《書疏》序云:「焯乃組織經文,穿鑿孔穴,……使教者煩而多惑,學者勞而少功。 ……炫嫌焯之煩雜,就而刪焉。 ……義既太略,辭又過華。 雖為文筆之善,乃非開獎之路。 」據孔氏說,是二劉以北人而染南習;變樸實說經之體,蹈華腴害骨之譏;蓋為風氣所轉移,不得不俯從時尚也。 唐太宗以儒學多門,章句繁雜,詔國子祭酒孔穎達與諸儒撰定五經義疏,凡一百七十捲,名曰《五經正義》。 穎達既卒,博士馬嘉運駮其所定義疏之失,有詔更定,未就。 永徽二年,詔諸臣復考證之,就加增損。 永徽四年,頒孔穎達《五經正義》于天下,每年明經依此考試。 自唐至宋,明經取士,皆遵此本。 夫漢帝稱制臨決,尚未定為全書;博士分門授徒,亦非止一家數;以經學論,未有統一若此之大且久者。 此經學之又一變也。 其所定五經疏,《易》主王注,《書》主孔傳,《左氏》主杜解;鄭注《易》、《書》,服注《左氏》,皆置不取。 論者責其朱紫無別,真贋莫分,唐初編定諸儒誠不得辭其咎。 而據《隋經籍志》,鄭注《易》、《書》,服注《左氏》,在隋已浸微將絶,則在唐初已成「廣陵散」矣。 北學既並于南,人情各安所習;諸儒之棄彼取此,蓋亦因一時之好尚,定一代之規模。 猶之唐行詩賦,本煬帝科舉之遺;明用時文,沿元人經疑之式。 名為新義,實襲舊文。 《尚書舜典》疏云:「鞭刑,……大隋造律,方始廢之。 」《呂刑》疏云:「大隋開皇之初,始除男子宮刑。 」以唐人而稱大隋,此沿襲二劉之明證。 是則作奏雖工,葛龔之名未去;建國有制,節度之榜猶存。 疏失可嗤,不能為諸儒解矣。 第1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經學考》
第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