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姜,梓潼文氏女,將作大匠廣漢王敬伯夫人也。 少讀《詩》、《禮》。 敬伯前夫人有子博、女紀、流二人,季姜生康、稚、芝、女始、示,凡前後八子。 撫育恩愛,親繼若一。 堂祖母性嚴,子孫雖見官二千石,猶杖之,婦跪受罰。 堂歷五郡,祖母隨之官。 後以年老,不願遠鄉裡,姜亦常侍養左右。 紀、流出,分己侍婢給之。 博好寫書,姜手為作帙。 於是內門相化,動行推讓。 博妻犍為楊進及博子遵婦蜀郡張叔紀服姑之教,皆有賢訓,號之「三母」。 堂亡,姜敕康、稚、芝婦事楊進如姑,中外則之,皆成令德。 季姜年八十一卒。 四男棄官行服,四女亦從官舍交赴,內外冠冕百有餘人,當時榮之。 王氏遂世興。 ▲杜慈專專,父不諒只。 慈,涪杜季女,巴郡虞顯妻也。 十八顯。 顯亡,無子,季欲改嫁與同縣楊上。 慈曰:「受命虞氏。 虞氏早亡,妾之不幸。 當生事賢姑,死就養成室,存亡等;但欲在終供養,亡不有恨,願不易圖。 」季知不可言而奪也,乃密謀與楊逼迫之,慈縊而死。 ▲敬楊雪讎,壯逾烈士。 敬楊,涪郭孟妻,楊文之女也。 始生失母。 八歲,父為□盛所殺,無宗親,依外祖鄭。 行年十七,孟。 孟與盛有舊,盛數往來孟家。 敬楊涕泣謂孟曰:「盛凶惡。 薄命為女,無男昆,惡讎未報,未嘗一日忘也。 雖婦人拘制,然父子恩深,恐卒狂惑,益君禍患,君宜疏之。 」孟以告盛,盛不納。 漢安元年,盛至孟家,敬楊以大杖打殺盛,將自殺;孟止之,與俱逃。 涪令雙勝出追,聞其故而止,安慰二門。 會赦得免。 中平四年,涪令向遵為立圖表之。 ▲惟茲三媛,仁暢義理。 邦有斯嬪,以馳遐紀。 總贊三人。 述梓潼列女。 右梓潼郡士女贊第六。 凡士女十八人。 二州人士自漢及魏二百四十八人而已(一百九十七人士,五十一人女)。 後賢二十人,合二百六十八人,以示來世之君子焉。 如其遺脫,及後世可書者,願貽後雋。 又,《春秋谷梁傳》首敘曰:「成帝時,議立三傳博士,巴郡胥君安獨駁《左傳》不祖聖人。 」後漢時,魏郡太守王牧薦尹方為三公,天子詔尚書郎蜀郡張俊策之。 然不詳其行事。 撰曰:二州人士,自漢及魏,可謂眾矣。 何者?世宗多事,則相如麟游,伯司鳳翔,洛下雲翳,叔文龍驤。 在孝宣,則王褒蔚炳,《中和》作詠,屬文甘泉,葩為世鏡。 在元、成,則君公謇謇,心思國病,慮經劉危,直忤王聽。 其高者則嚴君味道,易俗移風;仲元端委,居為人宗。 若夫秉心塞淵,與物盈沖,則楊子云也;名重泰山,華夏仰崇,則鄭子真也;不屈其身,志高青雲,則譙玄也;不恥惡君,混道推運,則楊宣也。 降及建武、明、章以來,出者則能內貫朝揆,外播五教,贊和鼎味,經綸治要,上答太階,下允民照。 處者則利居桓,皓然玄蹈,天爵玩之,人爵則笑,懸車門肆,夷、惠齊紹。 若斯之倫,海內服其英名,洙、泗方其煥耀矣。 故曰:漢徵八士,蜀出其四。 又曰:漢具四義,蜀選其二。 可謂不眾乎?然巴郡胥君安,以儒學典雅稱于孝成;蜀郡張俊策問尹方,不出五經常義;犍為呂孟有孤之節。 若茲之類,郡邑往往垂象刊銘,見有苗裔。 璩晚生長亂,故老以沒,莫所咨質,不詳其事。 但依《漢書》、《國志》、陳君所載,凡士女二百四十八人而已;後賢二十人,合二百六十八人,以示來世之好事者。 如能詳其遺脫,及有可書,願附於左。 其傳志父祖子孫及有名失事失官位者不列,寧州人士亦不列。 別為目錄,至晉元康末,凡三百九十一人也。 卷十一 ○後賢志 聞之:善志者述而不作,序事者實而不華。 是以史遷之記,詳于秦、漢,班生之書,備乎哀、平,皆以世及事邇,可得而言也。 西州自奉聖晉後,俊偉倜儻之士,或修德敷讓,行止從時,或播功立事,羽儀上京,策勛王府,甄名史錄,侔于先賢。 會遇喪亂軋構,華夏顛墜,典籍多缺。 族祖武平府君愍其若斯,乃操簡援翰,拾其遺闕。 然但言三蜀,巴、漢未列;又務在舉善,不必珍異。 揆之《耆舊》,竹素宜闡。 今更撰次損益,足銘後觀者凡二十人,綴之斯篇。 雖行故墜沒,大較舉其一隅。 衛尉、散騎常侍文立廣休 散騎穆穆,誠感聖君。 西河太守柳隱休然 西河烈烈,秉義居貞。 漢嘉太守司馬勝之興先 漢嘉克讓,謙德之倫。 郫令、州主簿常勖修業 郫君謇諤,自固身。 江陽太守何隨季業 江陽皎皎,命世清淳。 梓潼太守王化伯遠 梓潼矜矜,在險能平。 太子中庶子陳壽承祚 庶子稽古,遷固並聲。 漢中太守李宓令伯 漢中曄,才蓋群生。 犍為太守杜軫超宗 犍為,友于令。 給事中任熙伯遠 給事溫恭,尚德蔑榮。 中書郎王長文德俊 中書淵識,寶道韜明。 大長秋壽良文淑 長秋忠肅,明允篤誠。 大司農、西城公何攀惠興 司農運籌,思侔良、平。 少府、成都威侯李毅允剛 少府果壯,文武是經。 衡陽內史楊岐之 衡陽固節,隱然不傾。 尚書、三州都費立建熙 尚書準繩,古之遺直。 湘東太守常騫季慎 湘東愛,仁以接物。 武平太守常寬泰恭 武平,冰清玉嶷。 揚烈將軍、梓潼內史譙登慎明 (闕) 江陽太守侯馥世明 (闕) 第5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華陽國誌》
第5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