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至于其孫恭帝,翻以中原故家,易賜蕃姓,如李弼為徒河氏,趙肅、趙貴為乙弗氏,劉亮為侯莫陳氏,楊忠為普六茹氏,王雄為可頻氏,李虎、閻慶為大野氏,辛威為普毛氏,田宏為紇干氏,耿豪為和稽氏,王勇為厙(she) 汗氏,楊紹為叱利氏,侯植為侯伏侯氏,竇熾為紇豆陵氏,李穆為■拔氏, 陸通為步六孤氏,楊纂為莫胡盧氏,寇■為若口引氏,段永為爾綿氏,韓褒為侯呂陵氏,裴文舉為賀蘭氏,王軌為烏丸氏,陳忻為尉遲氏,樊深為萬紐于氏,一何其不循乃祖彞憲也!是時蓋宇文泰顓國,此事皆出其手,遂復國姓為拓跋,而九十九姓改為單者,皆復其舊。 泰方以時俗文敝,命蘇綽仿《周書》作大誥,又悉改官名,復周六卿之制,顧乃如是,殆不可曉也。 東坡和陶詩《陶淵明集·歸田園居》六詩,其末「種苗在東皋」一篇,乃江文通雜體三十篇之一,明言■(xu6)陶征君《田居》,蓋陶之三章云:「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故文通云:「雖有荷鋤倦, 濁酒聊自適。 」正擬其意也。 今陶集誤編入,東坡據而和之。 又「東方有一士」詩十六句,復重載于《擬古》九篇中,坡公遂亦兩和之,皆隨意即成, 不復細考耳。 陶之首章云:「榮榮窗下蘭,密密堂前柳。 初與君別時,不謂行當久。 出門萬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 蘭枯柳亦衰, 遂令此言負。 」坡和云:「有客扣我門,繫馬庭前柳。 庭空鳥雀噪,門閉客立久。 主人枕書臥,夢我平生友。 忽聞剝啄聲,驚散一杯酒。 倒裳起謝客, 夢覺兩愧負。 」二者金石合奏,如出一手,何止子由所謂遂與比轍者哉! 孔戣(kuí)鄭穆唐孔戣在穆宗時為尚書左丞,上書去官,天子以為禮部尚書致仕,吏部侍郎韓愈奏疏曰:「戣為人守節清苦,議論正平,年才七十,筋力耳目,未覺衰老,憂國忘家,用意至到。 如戣輩,在朝不過三數人,陛下不宜苟順其求,不留自助也。 」不報。 明年正月,戣薨。 國朝鄭穆在元祐中以寶文閣待制兼國子祭酒請老,提舉洞霄宮,給事中范祖禹言:「穆雖年出七十,精力尚強,古者大夫七十而致仕,有不得謝,則賜之几杖,祭酒居師資之地,正宜處老成,願毋輕聽其去。 」亦不報。 然穆亦至明年卒。 二事絶相類。 陳季常陳慥(zào)字季常,公粥之子,居于黃州之歧亭,自稱「龍丘先生」, 又曰「方山子」。 好賓客,喜畜聲妓,然其妻柳氏絶凶妒,故東坡有詩云: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師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河東師子,指柳氏也。 坡又嘗醉中與季常書云:「一絶乞秀英君。 」想是其妾小字。 黃魯直元祐中有與季常簡曰:「審柳夫人時須醫藥,今已安平否? 公暮年來想漸求清淨之樂,姬媵無新進矣,柳夫人比何所念以致疾邪?」又一帖云:「承諭老境情味,法當如此,所苦既不妨遊觀山川,自可損藥石, 調護起居飲食而已。 河東夫人亦能哀憐老大,一任放不解事邪?」則柳氏之妒名,固彰著于外,是以二公皆言之雲。 文用謚字先王謚以尊名,節以壹惠,故謂為易名。 然則謚之為義,正訓名也。 司馬長卿《諭蜀文》曰:「身死無名,謚為至愚。 」顏註云:「終以愚死,後葉傳稱,故謂之謚。 」柳子厚《招海賈文》曰:「君不返兮謚為愚。 」二人所用,其意則同。 唯王子淵《蕭賦》曰:「幸得謚為洞簫兮,蒙聖主之渥恩。 」 李善謂:「謚者號也,言得謚為簫而常施用之。 」以器物名為謚,其語可謂奇矣。 高唐神女賦宋玉《高唐》、《神女》二賦,其為寓言托興甚明。 予嘗即其詞而味其旨,蓋所謂發乎情,止乎禮義,真得詩人風化之本。 前賦云:「楚襄王望高唐之上有雲氣,問玉曰:『此何氣也?』對曰:『所謂朝雲者也。 昔者先王嘗游高唐,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願薦枕席。 王因幸之。 』」後賦云:「襄王既使玉賦高唐之事,其夜王寢,夢與神女遇,覆命玉賦之。 」 若如所言,則是王父子皆與此女荒淫,殆近於聚麀(yōu)之醜矣。 然其賦雖篇首極道神女之美麗,至其中則云:「澹清靜其愔嫕(yì)兮,性沈詳而不煩,意似近而若遠兮,若將來而復旋。 寨余幬而請禦兮,願盡心之惓惓。 懷貞亮之潔清兮,卒與我乎相難,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歡情未接, 將辭而去。 遷延引身,不可親附。 願假須臾,神女稱遽。 遽然而冥,忽不知處。 」然則神女但與懷王交禦,雖見夢于襄,而未嘗及亂也。 玉之意可謂正矣。 今人詩詞,顧以襄王藉口,考其實則非是。 頩,音正零反,斂容怒色也。 柳子厚《謫龍說》有「奇女頩爾怒」之語,正用此也。 其言明且清《禮記·緇衣》篇:「詩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 國家以寧,都邑以成,庶民以生。 誰能秉國成?不自為正,卒勞百姓。 」鄭氏注不言何詩。 今《毛詩·節南山》章但有下三句而微不同。 《經典釋文》云:「從第一句至庶民以生五句,今詩皆無此語,或皆逸詩也。 」予按《文選》張華《答何勁》詩曰:「周任有遺規,其言明且清。 」然則周任所作也。 而李善注曰: 「《子思子》詩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 」世之所存《子思子》亦無之,不知善何所據?意當時或有此書,善必不妄也,特不及周任遺規之義, 又不可曉。 第1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容齋隨筆》
第10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