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五年七月十五日,龍圖閣學士左朝奉郎知杭州蘇軾狀奏。 右臣聞事豫則立,不豫則廢,此古今不刊之語也。 至于救災恤患,尤當在早。 若災傷之民,救之於未饑,則用物約而所及廣,不過寬減上供,糶賣常平,官無大失,而人人受賜,今歲之事是也。 若救之於已饑,則用物博而所及微,至于耗散省倉,虧損課利,官為一困,而已饑之民,終於死亡,熙寧之事是也。 熙寧之災傷,本緣天旱米貴,而沈起、張靚之流,不先事奏聞,但務立賞閉糶,富民皆爭藏谷,小民無所得食。 流殍既作,然後朝廷知之,始敕運江西及截本路上供米一百二十三萬石濟之。 巡門米,攔街散粥,終不能救。 饑饉既成,繼之以疾疫,本路死者五十餘萬人,城郭蕭條,田野丘墟,兩稅課利,皆失其舊。 勘會熙寧八年,本路放稅米一百三十萬石,酒課虧減六十七萬餘貫,略計所失共計三百二十餘萬貫石。 其餘耗散不可悉數。 至今轉運司貧乏不能舉手。 此無它,不先事處置之過也。 去年浙西數郡,先水後旱,災傷不減熙寧。 然二聖仁智聰明,于去年十一月中,首發德音,截撥本路上供觔斗二十萬石賑濟,又于十二月中,寬減轉運司元四年上供額斛三分之一,為米五十餘萬斛,盡用其錢,買銀絹上供,了無一毫虧損縣官。 而命下之日,所在歡呼,官既住糴,米價自落。 又自正月開倉糶常平米,仍免數路稅務所收五穀力勝錢,且賜度牒三百道,以助賑濟。 本路帖然,遂無一人餓殍者,此無它,先事處置之力也。 由此觀之,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其禍福相絶如此。 恭惟二聖天地父母之心,見民疾苦,匐匍救之,本不計較費用多少,而臣愚魯無識,但知權利害之輕重,計得喪之大小,以謂譬如民庶之家,置莊田,招佃客,本望租課,非行仁義,然猶至水旱之歲,必須放免欠負借貸種糧者,其心誠恐客散而田荒,後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而況有天下子萬姓而不計其後乎!臣自去歲以來,區區獻言,屢瀆天聽者,實恐陛下客散而田荒也。 去歲杭州米價,每鬥至八九十,自今歲正月以來,日漸減落。 至五六月間,浙西數郡,大雨不止,太湖泛溢,所在害稼,六月初間,米價復長,至七月初,鬥及百錢足陌。 見今新米已出,而常平官米,不敢住糶,災傷之勢,恐甚于去年。 何者?去年之災,如人初病,今歲之災,如病再發。 病狀雖同,氣力衰耗,恐難支持。 又緣春夏之交,雨水調勻,浙人喜于豐歲,家家典賣,舉債出息,以事田作,車水築圩,高下殆遍,計本已重,指日待熟。 而淫雨風濤,一舉害之,民之窮苦,實倍去歲。 近者,將官劉季孫往蘇州按教,臣密令季孫沿路體訪。 季孫還為臣言:「此數州,不獨淫雨為害,又多大風駕起潮浪,堤堰圩旱,率皆破損,湖州水入城中,民家皆尺餘,此去歲所無有也。 」而轉運判官張自常、潤還,所言略同,云:「親見吳江平望八尺,聞有舉家田苗沒在深水底,父子聚哭,以船筏撈扌鹿,雲,半米猶堪炒吃,青オ且以喂牛。 」正使自今雨止,已非豐歲,而況止不止,又未可知。 則來歲之憂,非復今年之比矣。 何以言之?去年杭州管常平米二十三萬石,今年已糶過十五萬石,雖余八萬石,而糶賣未已,又緣去年災傷放稅,及和糴不行省倉闕數,所有上件常平米八萬石,只了兌撥充軍糧,更無見在。 惟有糶常平米錢近八萬貫,而錢非救饑之物。 若來年米益貴,錢益輕,雖積錢如山,終無所用。 熙寧中,兩浙市易出錢百萬緡,民無貧富,皆得取用,而米不可得,故曳羅紈,帶金玉,橫屍道上者,不可勝計。 今來浙東西大抵皆糶過常平米,見在絶數少,熙寧之憂,凜凜在人眼中矣。 臣材力短淺,加之衰病,而一路生齒,憂責在臣,受恩既深,不敢別乞閒郡。 日夜思慮,求來年救饑之術,別無長策,惟有秋冬之間,不惜高價多糴常平米,以備來年出糶。 今來浙西數州米既不熟,而轉運司又管上供年額觔斗一百五十餘萬石,若兩司爭糴,米必大貴,饑饉愈迫,和糴不行,來年青黃不交之際,常平有錢無米,官吏拱手坐視人死,而山海之間,接連甌閩,盜賊結集,或生意外之患,則誅殛臣等,何補于敗。 以此,須至具實聞奏。 伏望聖慈備錄臣奏,行下戶部,及本路轉運提刑、兩路鈐轄司,疾早相度來年,合與不合準備常平觔斗出糶救饑。 如合準備,即具逐州合用數目。 臣已約度杭州合用二十萬石,仍委逐司擘畫,合如何措置,令米價不至大段翔湧,收糴得足。 如逐司以謂不須準備出糶救濟,即令各具保明來年委得不至饑殍流亡,結罪聞奏。 緣今來已是入秋,去和糴月日無幾,比及相度往複取旨,深慮不及於事。 伏乞詳察速賜指揮。 臣屢犯天威,無任顫慄待罪之至。 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貼黃。 臣聞之道路,閩中災傷尤甚。 盜賊頗重。 或雲邵武軍有強賊,人數不少,恐是廖思餘黨。 轉運司見令衢州官吏就近體訪。 雖未知虛實,然恐萬一有之,不可不豫慮也。 第47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下》
第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