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惟帝俞,眷茲元老。 雖退身而安逸,未忘心于論討。 鏗然鐘磬之調適,燦然ね業之華好。 聊即便安之所,奏黃鐘而歌大成;行詠文明之章,薦英祖而享神考。 爾乃停法部之役,而眾工莫與;肄太常之業,而邇臣必陪。 天聽聰明而下就,時風和協以徐回。 歌工既登,將嘆貫珠之美;韶音可合,庶觀儀鳳之來。 斯蓋世格文明,俗躋仁壽。 天地之和既應,金石之樂可奏。 延英旁矚,念故老之不來;講武前臨,消群慝之交構。 然則律制既立,治功日新。 號令皆發而中節,磬無聞于奪倫。 上以導和氣于宮掖,下以胥悅豫于臣鄰。 以清濁任意而相譏,何憂工玉;謂宮商各諧而自遂,無愧音臣。 嗚呼,趙鐸固中于宮商,周尺仍分于清濁。 道欲詳解,事資學博。 倘非夔、曠之徒,孰能正一代之樂?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明則知遠,能順忠告)】 臣不難諫,君先自明。 智既審乎情偽,言可竭其忠誠。 虛己以求,覽群言于止水;昌言而告,恃至信于平衡。 君子道大而不回,言出而為則。 事父能孝,故可以事君;謀身必忠,而況于謀國。 然而言之雖易,聽之實難,論者雖切,聞者多惑。 苟非開懷用善,若轉丸之易從;則投人以言,有按劍之莫測。 國有大議,人方異詞。 佞者莫能自直,昧者有所不知。 雖有智者,孰令聽之?皎如日月之照臨,罔有遁形之蔽;雖復藥石之瞑眩,曾何苦口之疑。 蓋疑言不聽,故確論必行;大功可成,故眾患自遠。 上之人聞危言而不忌,下之士推赤心而無損。 豈微忠之能致,有至明而為本。 是以伊尹醜有夏而歸亳,大賢固擇所從;百里愚于虞而智秦,一身非故相反。 噫,言悅于目前者,不見跬步之外;論難於耳順者,有以百年而興。 苟其聰明蔽于嗜好,智慮溺于愛憎,因其所喜而為善,雖有願忠而孰能?心苟無邪,既坐瞻于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 彼非謂之賢而欲違,知其忠而莫受。 目有眯則視白為黑,心有蔽則以薄為厚。 遂使諛臣乘隙以匯進,智士知微而出走。 仲尼不諫,懼將困于婦言;叔孫詭辭,畏不免于虎口。 故明主審遜志之非道,知拂心之謂忠。 不求耳目之便,每要社稷之功。 有漢宣之賢,充國得盡破羌之計;有魏明之察,許允獲伸選吏之公。 大哉事君之難,非忠何報。 雖曰伸于知己,而無自辱于善道。 《詩》不雲乎,哲人順德之行,可以受話言之告。 【秋陽賦】 越王之孫,有賢公子,宅于不土之裡,而詠無言之詩。 以告東坡居士曰:「吾心皎然,如秋陽之明;吾氣肅然,如秋陽之清;吾好善而欲成之,如秋陽之堅百谷;吾惡惡而欲刑之,如秋陽之隕群木。 夫是以樂而賦之。 子以為何如?」居士笑曰:「公子何自知秋陽哉?生於華屋之下,而長游于朝廷之上,出擁大蓋,入侍幃幄,暑至于溫,寒至于涼而已矣。 何自知秋陽哉?若予者,乃真知之。 方夏潦之淫也,雲蒸雨泄,雷電發越,江湖為一,后土冒沒,舟行城郭,魚龍入室。 菌衣生於用器,蛙蚓行于幾席。 夜違濕而五遷,晝燎衣而三易。 是猶未足病也。 井于三吳,有田一廛。 禾已實而生耳,稻方秀而泥蟠。 溝塍交通,牆壁頽穿。 面垢落之涂,目泫濕薪之煙。 釜甑其空,四鄰悄然。 鸛鶴鳴于戶庭,婦宵興而永嘆。 計有食其幾何,矧無衣于窮年。 忽釜星之雜出,又燈花之雙懸。 清風西來,鼓鐘其鏜。 奴婢喜而告余,此雨止之祥也。 早作而占之,則長庚澹其不芒矣。 浴于谷,升于扶桑。 曾未轉盼,而倒景飛于屋樑矣。 方是時也,如醉而醒,如喑而嗚,如痿而起行,如還故鄉初見父兄。 公子亦有此樂乎?」公子曰:「善哉!吾雖不身履,而可以意知也。 」居士曰:「日行于天,南北異宜。 赫然而炎非其虐,穆然而溫非其慈。 且今之溫者,昔之炎者也。 雲何以夏為盾而以冬為衰乎?吾儕小人,輕慍易喜。 彼冬夏之畏愛,乃群狙之三四。 自今知之,可以無惑。 居不堇戶,出不仰笠,暑不言病,以無忘秋陽之德。 」公子拊掌,一笑而作。 【快哉此風賦(並引)】 .時與吳彥律、舒堯文、鄭彥能各賦兩韻,子瞻作第一第五韻,占「風」字為韻。 余皆不錄。 賢者之樂,快哉此風。 雖庶民之不共,眷佳客以攸同。 穆如其來,既偃小人之德;颯然而至,豈獨大王之雄。 若夫退宋都之上,雲飛泗水之湄。 寥寥南郭,怒號于萬竅;颯颯東海,鼓舞于四維。 固以陋晉人一之小,笑玉川兩腋之卑。 野馬相吹,搏羽毛于汗漫;應龍作處,作鱗甲以參差。 【灧堆賦(並敘)】 .世以瞿唐峽口灧堆為天下之至險,凡覆舟者,皆歸咎于此石。 以余觀之,蓋有功于斯人者。 夫蜀江會百水而至于夔,瀰漫浩汗,橫放於大野,而峽之大小,曾不及其十一。 苟先無以齟齬于其間,則江之遠來,奔騰迅快,盡鋭于瞿塘之口,則其險悍可畏,當不啻于今耳。 因為之賦,以待好事者試觀而思之。 第133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蘇東坡集 上》
第1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