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què是古代一位名醫。 有一天,他去見蔡桓侯。 他仔細端詳了蔡桓侯的氣色以後,說:「大王,您得病了。 現在病只在皮膚表層,趕快治,容易治好。 」蔡桓侯不以為然地說:「我沒有病,用不着你來治!」扁鵲走後,蔡桓侯對左右說:「這些當醫生的,成天想給沒病的人治病,好用這種辦法來證明自己醫術高明。 」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 他着急地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裡去了。 可得抓緊治療啊!」蔡桓侯把頭一歪:「我根本就沒有病!你走吧!」扁鵲走後,蔡桓侯很不高興。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去看望蔡桓侯。 他看了看蔡桓侯的氣色,焦急地說: 「大王,您的病已經進入了腸胃,不能再耽誤了!」蔡桓侯連連搖頭:「見鬼,我哪來的什麼病!」扁鵲走後,蔡桓侯更不高興了。 又過了十天,扁鵲再一次去看望蔡桓侯。 他只看了一眼,掉頭就走了。 蔡桓侯心裡好生納悶,就派人去問扁鵲:「您去看望大王,為什麼掉頭就走呢?」扁鵲說:「有病不怕,只要治療及時,一般的病都會慢慢好起來的。 怕只怕有病說沒病,不肯接受治療。 病在皮膚裡,可以用熱敷;病在肌肉裡,可以用針灸;病到腸胃裡,可以吃湯藥。 但是,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骨髓。 病到這種程度只能聽天由命了,所以,我也不敢再請求為大王治病了。 」果然,五天以後,蔡桓侯的病就突然發作了。 他打發人趕快去請扁鵲,但是扁鵲已經到別的國家去了。 沒過幾天,蔡桓侯就病死了。 【提示】 有了病,一定要聽從大夫的囑咐,老老實實地醫治。 有了缺點錯誤,也一定要聽取大家的批評,認認真真地改過。 否則,一誤再誤,病情會越來越沉重,錯誤會越來越嚴重,以至發展到無法輓救的地步。 【原文】 扁鵲見蔡桓公①,立有間②,扁鵲曰:「君有疾在腠理③,不治將恐深。 」桓候曰:「寡人無疾④。 」扁鵲出。 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⑤。 」居十日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⑦。 」桓侯不應。 扁鵲出。 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 」桓侯又不應。 扁鵲出。 桓侯又不悅。 居十日,扁鵲望桓侯而還走⑧。 桓侯故使人問之。 扁鵲曰:「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⑨;在肌膚,針石之所及也⑩;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11;在骨髓,司命之所屬12,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13。 」居五日,桓公體痛;使人索扁鵲 14,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15。 —— 《韓非子》 【註釋】 ①扁鵲——戰國時著名的醫學家。 ②有間——一會兒。 ③疾——古時疾指小病,病指較重的病。 腠 còu理——原指人體皮膚的紋理。 這裡指皮膚。 ④寡人——古代國君的自稱。 ⑤好 hào——喜歡。 ⑥居——表示相隔一段時間,過了。 ⑦益——更加。 ⑧還走——掉轉身子就走。 ⑨湯熨 yùn——用熱水敷燙皮膚。 及——達到。 ⑩針石——用來針灸的針。 古時治病用石針。 11火齊——火煎的湯藥。 12司命之所屬——到了死神手中。 司命,掌握人的生死命運的神。 13臣是以無請也——我所以不再請求為他治病了。 14索——尋求。 15遂——就。 棘刺尖兒上雕猴子 燕王到處張貼榜文,徵求身懷絶技的能工巧匠。 有個衛國人來應徵,自稱能在荊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靈活現的猴子。 燕王聽說他有這樣超群的技藝,高興極了,立刻給他極其豐厚的待遇,供養在身邊。 過了幾天,燕王想看看這位巧匠雕刻的藝術珍品。 那個衛國人說:「國君要是想看的話,必須依我兩個條件:一,半年之內不入後宮與后妃歡聚;二,不喝酒,不吃肉。 然後選一個雨睛日出的天氣,在半明半暗的光線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的猴子。 」燕王一聽這些條件,沒法照辦,只能繼續用錦衣玉食把這個衛國人供養在內宮,卻始終沒有機會欣賞到他刻制的珍品。 宮內有個鐵匠聽到了這件事,不禁暗暗發笑。 他就對燕王說:「我是專門打製刀具的。 誰都知道,再小的刻製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來,所以,雕刻的東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 如果棘刺的尖兒細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沒法在上面雕刻。 請國王檢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說的話是真是假了。 」大王一聽,如夢方醒,立即把那個衛國人找來,問道: 「你在棘刺尖兒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麼工具?」衛國人回答:「刻刀。 」燕王說:「請把你的刻刀拿給我看看。 」衛國人一聽就慌了神,藉口說到住處去取刻刀,溜出宮門逃跑了。 【提示】 牛皮、謊言,編得再巧妙,也經不住認真的考察、仔細的分析。 根據這則寓言故事,人們常常把謊言稱為「棘刺之說」。 需要說明的是,應該把故事中衛國人吹的牛皮跟今天的微雕藝術區別開來。 隨着時代的發展、工藝的進步,人們可以憑藉極細的刻刀和放大鏡、顯微鏡在頭髮絲上雕刻。 但在一、二千年前,人們的技藝還達不到這樣高的水平。 故事中那位鐵匠的分析判斷是根據當時的水平作出來的。 【原文】 第1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中國寓言故事》
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