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竊聞近日張海、郭貌山與范三等賊勢相合,轉更猖狂,諸處奏報,日夕不絶。 伏惟聖慮必極憂勞,不聞廟謀有何處置。 臣竊見朝廷作事,常有後時之失,又無慮遠之謀。 患到目前,方始倉忙而失措;事才過後,已卻弛慢而因循。 昨王倫暴起京東,轉攻淮甸,橫行千里,旁若無人。 既于外處無兵,須自京師發卒,孫惟忠等未離都下,而王倫已至和州矣。 賴其天幸,偶自敗亡,然而驅殺軍民,焚燒城市,瘡痍塗炭,毒遍生靈。 此州郡素無守備而旋發追兵,誤事後時之明驗。 臣謂朝廷因此必悔前非,須有改更,以防後患。 而自王倫敗後,居兩府者了無擘畫,有上言者又不施行,上下拖延,日過一日。 遂至張海、郭貌山等又起京西,攻劫州縣,橫行肆毒,更甚王倫。 依前外處無兵,又自京師發卒。 臣聞張海是李宗火內惡賊,郭貌山在商山已及十年,其驍勇凶奸不比王倫偶起之賊,縱使官兵追及,亦其勝負未知,天下之憂恐自此始。 臣亦知近日臣寮上言賊事者甚眾,竊慮兩府進呈文字之時,必須奏言已差使臣選兵追捕,將此拙計,便為廟謀,上寬聖懷,苟自塞責。 張海等二百餘人盡有甲馬,日行一二百里,馬力困之則棄,別奪民間生馬乘騎,竊料官兵必難追逐。 縱使追兵能及,生靈已受其殃。 此度賊雖能平,後患豈可不慮?以今四方盜起,所在各要堤防,則臣前所言禦賊四事之中,州縣置兵,最為急務。 伏望陛下憫此生民見受屠戮之苦,不聽迂儒遲緩誤事之言。 其州縣置兵事件,富弼已有起請,伏乞決於宸意,速與施行。 取進止。 【再論置兵禦賊札子〈慶歷三年〉】 臣近為張海等賊勢猖狂,曾上言禦賊四事,內一件州縣置兵為備,風聞朝議已依富弼起請施行。 其餘三事:一乞選捕盜官,二乞定賞罰新法,三乞按察老病貪臓之官,此三事至今未聞擬議。 臣伏見去年朝廷于諸道州府,招宣毅兵士及添置鄉兵、弓手,當時搔擾次第不小,本要為州縣禦賊之備。 及一旦王倫、張海等相繼而起,京東、淮南、江南、陝西、京西五六路,二三十州軍,數千里內殺人放火,肆意橫行,入州入縣,如入無人之境。 則去年所置宣毅兵、鄉兵、弓手等,盡皆何在?無一處州縣得力者,蓋由官吏不得其人,賞罰無法,而所置宣毅、鄉兵、弓手皆不堪使用,所以張皇搔擾,空有為備之名,而無為備之用。 今朝廷雖依富弼起請,令州郡置兵,若不先擇官吏,嚴立法令,則依前置得不堪使用之兵,空有其名,終不濟事。 故臣謂必欲州郡置得精兵,則須採臣所陳三事,一一施行,方可集事。 其州縣官吏誤事,臣請試言京西一兩處,則其他可知。 郢州知州王昌運老病,腰腳行動不得,每日令二人扶出坐衙,三年之內,州政大壞。 臨替,得一比部員外郎劉依交代。 其劉依亦是七十餘歲,昏昧不堪,昨在滑州寄居,臣為通判,三四度來看臣,每度問臣云:「中書有一個王參政,名甚?」如此不知人事,陛下試思如此等人,能為國家置兵禦賊乎?今汝州知州鮑亞之,是三司以不才柬退者,鄧州知州朱文鬱,是轉運使中不材選退者,二人老懦不才。 如此等人,能為國家置兵禦賊乎?陛下欲知全盛之世盜賊便敢如此者,蓋為處處官吏非人。 故臣前後累言乞按察冗濫之官者,蓋為恐有此事也。 兩府之議,不肯於無事之時先為禦備,直待打破一州,方議換知州,打破一縣,方議換縣令。 其餘未經打破州縣,一任老病貪繆之官壞之,臣謂是大臣不肯以身當怨之過也。 今天下生民獲安樂,則皆須上感陛下聖德。 若其父子殺戮,離散不安,則亦必歸怨陛下。 今大臣不肯澄汰,蓋避百十人官吏怨其身,寧使百萬蒼生塗炭而怨國家。 今盜賊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強如一火,天下禍患,豈可不憂!伏望聖明特出睿斷,如必行州郡置兵之法,則先須慎擇官吏,免致虛為搔擾,反更害民。 臣前後三次乞按官吏,況國家自來每有災傷路分,累曾遣使安撫,豈于今日視民如此塗炭,頓以遣使為難?願陛下力主而行之,則天下幸甚。 取進止。 【論盜賊事宜札子〈慶歷三年〉】 臣近因軍賊王倫等事,累有論奏。 為見天下空虛,全無武備,指陳後漢、隋、唐亡國之鑒,皆因兵革先興而盜賊繼起,不能撲滅,遂至橫流。 又見國家綱紀隳頽,法令寬弛,賞罰不立,善惡不分,體弱勢危,可憂可懼。 欲乞朝廷講求禦盜之術,峻行責下之法。 兼聞縉紳之內憂國者多,日有封章,皆論賊事。 臣但謂朝廷見已形之患,聞眾多之言,必動於心,略知恐懼。 及聞樞密院戒勵進奏官不使外人知事,方認兩府厭苦獻言之人。 又見自和州奏破王倫之後,更不講求禦賊之策,又認上下已有偷安之意。 殊不知前賊雖滅,後賊更多。 今建昌軍一火四百人,桂陽監一火七十人,草賊一火百人,其餘池州、解州、鄧州、南京等處,各有強賊不少,皆建旗鳴鼓,白日入城。 官吏逢迎,飲食宴樂。 其敢如此者,蓋為朝廷無賞罰,都不足畏;盜賊有生殺,時下須從。 臣恐上下因循,日過一日,國家政令轉弱,盜賊威勢轉強,使畏賊者多,向國者少,天下之勢,從茲去矣。 臣竊聞京西提點刑獄張師錫,為部內使臣與賊同坐吃酒,及巡檢、縣尉不肯用心,曾有論奏,其言甚切。 臣舊識師錫,其人恬靜長者,遲緩優柔,不肯生事,今尚有此奏,則臣謂天下無賢愚皆為國家憂之,獨不憂者,朝廷爾。 第29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29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