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表具之。 卿博通古今之學,深達治亂之原,德業之隆,名稱甚盛。 朕方虛己而任,不愧知人之明。 而自秉鈞衡,宣勞夙夜,惟是小大之政,損益施設,惟卿之為;罰罪賞功,進退能否,惟卿之聽。 時有異論,豈無多言;一切屏之,惟卿之信。 若乃恭己南面,庶幾輔予,享其成功,登于至治,亦惟卿之圖。 其三者,人君之所難,予罔敢忽;其一者,在卿之不止,庶克有成。 而無名屢辭,實所難諭。 卿其體茲至意,究乃素懷。 所乞宜不允,仍斷來章。 ●卷九十·表奏書啟四六集卷一 ◎表狀札子二十五首 【諫院謝賜章服表〈慶歷三年九月〉】 臣某等今月日準閣門告報,奉聖旨,來日改賜章服者。 臣等尋以列狀,具言供職以來未有能效,不敢即受,乞賜停寢。 明日朝于垂拱,退立簾下,俟命不報。 方共徬徨,未知進退,而閣門吏已迫臣等入對。 及見于延和,有司贊使俯伏受命。 臣等不勝惶恐,趨出以辭。 伏蒙遣中使宣諭,雲出自宸衷,並不因臣僚薦舉,不得辭讓。 臣等知君命甚寵,不可必讓,因退而拜受。 俯伏之際,竦動群臣。 伏惟陛下聖德仁慈,優容臣下。 凡有上殿者,多因事陳述,自乞章服。 故陛下不因臣等奏事之時,特召賜見,又宣明命,告以出自宸衷。 蓋不欲使臣等雷同僥倖之流,而為外人譏議。 乃知陛下愛惜臣等,至于如此。 臣等愛君憂國之勤,自宜如何?伏惟天地之恩,無物可稱,欲申報謝,惟有至誠。 今陛下以一章服賜臣等,尚不欲令外人所非。 伏況陛下上承社稷之重,下制元元休戚之命,舉動得失,所繫者大。 則臣等固當事無大小,一一規正,致陛下纖過小失不見于外。 然後可以稱臣等報君之心,如陛下所以愛惜臣等之意。 臣等無任。 【辭召試知制誥札子〈慶歷三年十二月〉】 臣今早準中書傳指揮,令臣到聚廳處,尋問得有聖旨,令臣就試。 伏念臣自忝諫垣,言事無狀,日月未久,恩渥已頻。 凡朝廷任用非人,僥倖干進,在於臣職,皆所當言,豈有自為僥倖,以冒榮寵?其召試指揮,伏乞特賜追寢。 取進止。 【辭召試知制誥狀〈慶歷三年十二月〉】 臣今日準中書召臣,聞有聖語,令臣就試,已曾略具札子辭免。 退而循省,未止憂驚。 伏念臣本乏才能,豈堪任用?誤蒙聖獎,擢在諫垣。 竊自思維,無以論報,但竭愚慮,知無不為。 凡奸邪在朝,僥倖求進,多以激訐沽名,未察臣心,粉然議誚。 臣亦自省忠國之節,特惟陛下知之,而可畏之言,何由悉辨!但誓不敢幹進,庶幾久乃自明。 今若驟覓寵榮,越次升用,則是譏議者謂臣向之所為,果是沽激,本非為國而去惡,但務傾人而進身。 不惟使今後朝廷擢用忠言之臣,不以自明而取信,兼恐小人見言者得進既速,則各務奔趨。 一長其風,遂成偷弊。 蓋上干于國體,非止徇于臣私。 況臣供職未久,言效無聞。 方今百度未修,四夷多事,言者正當以失職坐黜,豈可以亡狀遽遷?其召試之命,必望特賜追寢。 緣臣早來為中書催召,倉卒之際,論述未詳,謹再具狀奏聞。 【辭直除知制誥狀〈慶歷三年十二月〉】 今月六日,準中書召臣試,尋曾具札子並奏狀辭免。 今日忽聞已有聖旨,更不召試,直除知制誥者。 伏以聖恩優異,至寵至榮。 臣所以敢茲懇請者,蓋以上系朝廷任人之體,非專臣子飾讓之私。 唯冀聖明,察臣悃忄。 竊以朝廷進用臣下,患忠邪不分。 欲辨忠邪,須核情偽。 今一言事之臣得速進,則小人好進紛然,爭以口舌為事,至其甚弊,理難抑絶。 則後來有讜言之士,必雷同以干進見疑,使君子、小人,情偽何別?故臣以謂任人之體,惟言事者不可以速冒寵榮。 臣累得對便殿,奏事之際常陳此說。 伏況臣供職已來,日月未久,幸值陛下切于求理,優容直言。 然而夷狄未賓,盜賊未息,官吏未汰,黎民未蘇,以事考言,其效安在?而數月之內,恩典頻仍,當黜而升,宜罰而賞。 系于國體,則如前所陳;揣于臣私,則自知若此。 且夫設官賦祿,本以勸善。 擢臣一人,好進者得以奔趨,無勞者皆容忝冒,所損已多。 伏望聖慈憫臣愚訥,直降恩命,特賜寢停。 【辭免第二狀〈慶歷三年十二月〉】 昨以準中書札子,為臣累辭恩命,奉聖旨,不得辭讓者。 伏以臣之事君,有誠無飾。 若理必當受,則豈敢虛辭,上煩聖聰,自陷矯詐?蓋臣所陳述者,上系朝廷事體,非獨專徇臣私。 如臣之愚,本以言事者速進,則偽言者誘以爭趨。 今若辭讓而不獲,則偽讓者終於得進,損之又損,不如不辭。 臣猥以非材,已在言責。 若陛下欲擢臣以責效,則今所居之職,自足展效,但患無能;若以寵典為賞勞,又無可賞。 伏況此來恩命,特出聖心,臣子至榮,人所願得。 苟非深思熟慮,理須避讓;豈敢固自稽遲,以干典憲。 伏望聖慈察臣至誠至懇,所除誥敕,早賜追還。 【舉呂溱自代狀〈慶歷三年十二月〉】 準先降敕節文:應兩省台官尚書六品已上、諸司四品已上,授官訖,具表讓一人自代,于閣門投下,方得入謝者。 右臣伏見著作郎、直集賢院、知蘇州呂溱,首登辭科,素有文學。 不肯碌碌,以希例進,請補外郡,躬勤政事,今蘇州治狀,為兩浙第一。 臣嘗與溱同在館閣,聞其論議,服其度量。 材美甚眾,非臣所如。 擢以代臣,庶允公議。 謹具狀奏舉以聞。 【謝知制誥表〈慶歷三年十二月〉】 第25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歐陽修集》
第2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