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叔千,沙陀三部落之種也。 父懷盛,事唐武皇,以驍勇聞。 叔千習騎射,從莊宗定河南為奉安部將。 天成初,王師伐定州,命為先鋒都指揮使。 王都平,授秦州刺史,連判涿、易二郡。 清泰初,契丹寇雁門,叔千從晉祖迎戰,敗之,進位檢校太保、振武節度使。 晉祖踐阼,就加同平章事。 天福中,歷邠、滄、邢、晉四鎮節度使。 叔千鄙野而無文,當時謂之「安沒字」,言若碑碣之無篆籀,但虛有其表耳。 開運初,朝廷將大舉北伐,授行營都排陣使,俄改左金吾衛上將軍。 契丹入汴,百僚迎見于赤崗,契丹主登高岡駐馬而撫諭漢官,叔千出班獨立,契丹主曰:「爾是安沒字否?卿比在邢州日,遠輸誠款,我至此,汝管取一吃飯處。 」叔千拜謝而退,俄授鎮國軍節度使。 漢初,遇代歸京,自以嘗附幕庭,居常愧惕,久之,授太子太師致仕,尋請告歸洛。 廣順二年冬卒,年七十二。 詔贈侍中。 宋彥筠,雍丘人也。 初隷滑州軍,梁氏與莊宗夾河之戰,彥筠時為戰棹都指揮使,以勞遷開封府牙校。 莊宗有天下,擢領禁軍。 伐蜀之役,率所部從康延孝為前鋒,蜀平,歷維、渝二州刺史。 明宗在位,連典數郡。 晉初,自汝州防禦使討安從進于襄陽,以功拜鄧州節度使,累官至檢校太尉。 未幾,歷晉、陝二鎮。 晉少帝嗣位,再領鄧州,尋移鎮河中。 漢初,授太子太師致仕。 國初,拜左衛上將軍。 世宗嗣位,復為太子太師致仕。 顯德四年冬,卒於西京之私第。 輟視朝一日,詔贈侍中。 初,彥筠入成都,據一甲第,第中資貨鉅萬,妓女數十輩,盡為其所有。 一旦,與其主母微忿,遽擊殺之,自後常有所睹,彥筠心不自安,乃修浮屠法以禳之,因而溺志于釋氏。 其後,每歲至金仙入涅之日,常衣斬縗號慟于其像前,佞佛也如是。 家有侍婢數十人,皆令削髮披緇,以侍左右,大為當時所誚。 又性好貨殖,能圖什一之利,良田甲第,相望于郡國。 將終,以伊、洛之間田莊十數區上進,並籍于官焉。 史臣曰:近代領戎籓,列王爵,祿厚而君子不議,望重而人主不疑,能自晦于飲酌之間,保功名于始終之際,如行周之比者,幾何人哉!奕世籓翰,固亦宜然。 審琦有分閫之勞,乏禦家之道,峰摧玉折,蓋不幸也。 其餘雖擁戎旃,未聞閫政,固不足與文、召、龔、黃為比也。 卷一百二十四 列傳四 王殷,瀛州人。 曾祖昌裔,本州別駕。 祖光,滄州教練使,因家焉。 唐末,幽、滄大亂,殷父咸珪避地南遷,因投于魏軍。 殷自言生於魏州之開元寺,既長從軍,漸為偏將。 唐同光末,為華州馬步軍副指揮使,因家于華下。 天成中,移授靈武都指揮使,久之代還。 清泰中,張令昭據鄴叛,殷從范延光討之,首冒矢石,率先登城,以功授祁州刺史,尋改原州。 殷性謙謹好禮,事母以孝聞,每與人結交,過從皆先稟于母,母命不從,殷必不往,雖在軍旅,交遊不雜。 及為刺史,政事小有不佳,母察之,立殷于庭,詰責而杖之。 《歐陽史》:殷為刺史,政事有小失,母責之,殷即取杖授婢仆,自笞于母前。 晉天福中,丁內艱,尋有詔起複,授憲州刺史,殷上章辭曰:「臣為末將,出處無損益於國家。 臣本燕人,值鄉國離亂,少罹偏罰,因母鞠養訓導,方得成人,不忍遽釋苴麻,遠離廬墓,伏願許臣終母喪紀。 」晉高祖嘉而許之。 晉少帝嗣位,會殷服闋,召典禁軍,累遷奉國右廂都指揮使。 漢祖受命,從討杜重威于鄴下,殷與劉詞皆率先力戰,矢中于首,久之,出折鏃于口中,以是漢祖嘉之。 乾祐末,遷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領夔州節度使,會契丹寇邊,遣殷領兵屯澶州。 及李業等作亂,漢隱帝密詔澶帥李洪義遣圖殷,洪義懼不克,反以變告殷,殷與洪義同遣人至鄴,請太祖赴內難。 殷從平京師,授侍衛親軍都指揮使。 太祖即位,授天雄軍節度使,加同平章事,典軍如故。 殷赴鎮,以侍衛司局從,凡河北征鎮有戍兵處,咸稟殷節制。 又於民間多方聚斂,太祖聞而惡之,因使宣諭曰:「朕離鄴時,帑廩所儲不少,卿與國家同體,隨要取給,何患無財。 」二年夏,太祖征兗還,殷迎謁于路,宴賜而去。 及王峻得罪,太祖遣其子飛龍使承誨往鄴,令口諭峻之過惡,以慰其心。 三年秋,以永壽節上表請覲,太祖雖允其請,且慮殷之不誠,尋遣使止之。 何福進在鎮州,素惡殷之太橫,福進入朝,摭其陰事以奏之,太祖遂疑之。 是年冬,以郊禋有日,殷自鎮入覲,太祖令依舊內外巡警。 殷出入部從不下數百人,又以儀形魁偉,觀者無不聳然。 一日,遽入奏曰:「郊禮在近,兵民大集,臣城外防警,請量給甲仗,以備非常。 」太祖難之。 時中外以太祖嬰疾,步履稍難,多不視朝,俯逼郊禋,殷有震主之勢,頗憂之。 太祖乃力疾坐于滋德殿,殷入起居,即命執之,尋降制流竄,及出都城,遽殺之,眾情乃安。 是歲春末,鄴城寺鐘懸絶而落,又火光出幡竿之上。 殷之入覲也,都人餞于離亭,上馬失鐙,翻墮于地,人訝其不祥,果及于禍。 太祖尋令澶帥鄭仁誨赴鄴,殷次子為衙內指揮使,不出候謁,仁誨誅之,遷其家屬於登州。 第36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舊五代史》》
第36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