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娘兒們姐妹們說的雖是頑話,我卻有句正經話。 大姐姐,你這個女兒可不能白認。 他這一到京,在我家墳上總有幾天耽擱,你們姑太太到家,自然得家裡歸着歸着,媳婦又過門不久,也是個小人兒呢,雖說有我們親家太太在那裡,他累了一道兒,精神有個到不到的,怎麼得舅太太在那裡伴他幾天就好了。 ”舅太太道:「這有甚麼要緊?我那家左右沒甚麼可惦記的,平白的沒事還在這裡成年累月的閒住着,何況來招護姑娘呢!」安老爺道:「果然如此,好極了。 」說著,就站起來,把腰一彎,頭一低,說:「我這裡先給姐姐磕頭。 」舅太太連忙站起來,用手摸了摸頭把兒,說:「這怎麼說?都是自己家裡的事。 再合姑老爺、姑太太說句笑話兒,我自己疼我的女兒,直不與你二位相干,也不用你二位領情!」當下滿堂嬉笑,一片寒暄。 玉鳳姑娘益發覺得此計甚得,此身有托。 咳!古人的話再不錯,說道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據我說書的看起來,那庸人自擾,倒也自擾的有限,獨這一班兼人好勝的聰明朋友,他要自擾起來,更是可憐!即如這何玉鳳姑娘,既打算打破樊籠身歸淨土,無論是誰,叫舅母就叫舅母,那怕拉著何仙姑叫舅母呢,你幹你的,我了我的,這又何妨?好端端的又認的是甚麼乾娘!不因這番,按俗語說,便叫作「賣盆的自尋的」,掉句文,便叫作「痴鼠拖姜,春蠶自縛」!這正是: 暗中竟有牽絲者,舉步投東卻走西。 要知那何玉鳳合葬雙親後怎的個行止,下回書交代。 第二十三回 返故鄉宛轉依慈母 圓好事嬌嗔試玉郎 這回書表得是安老爺攜了家眷同着張老夫妻兩個,護着何玉鳳姑娘,扶了他母親何太太的靈柩,由水路進京,重歸故里。 船靠通州,指日就要到家了。 這部《兒女英雄傳》的書演到這個場中,後文便是弓硯雙圓的張本,是書裡一個大節目,俗說就叫作「書心兒」。 從來說的好:「說話不明,猶如昏鏡。 」說書的一張口本就難交代兩家話,何況還要供給着聽書的許多隻耳朵聽呢!再加聽書的有個先來後到,便讓先來的諸位聽個從頭至尾,各人有各人的穿衣吃飯正經營生,難道也照燕北閒人這等睡裡夢裡吃着自己的清水老米飯,去管安家這些有要沒緊的閒事不成?如今要不把這段節目交代明白,這書聽著可就沒甚麼大意味了。 要講這段書的節目,在安老爺當日,原因為十三妹在黑風崗能仁古剎救了公子的性命,全了張金鳳的貞節,走馬聯姻,立刻就把張金鳳許配公子,又解橐贈金,借弓退寇,受他許多恩情,正在一心感恩圖報,卻被這姑娘一個十三妹的假姓名、一個雲端裡的假住處一繞,急切裡再料不到這姑娘便是自己逢人便問、到處留心、不知下落、無處找尋的那個累代世交賢侄女何玉鳳。 及至聽了他這十三妹的名字,又看了公子抄下的他那首詞兒,從這上頭摹擬出來,算定了這十三妹定是何玉鳳無疑。 既得着了他的下落,便脫去那領朝衫,辭官不作,前去尋訪。 及至訪到青雲山,也不是容易;才因褚大娘子見着鄧九公,籠絡住了鄧九公,又不是容易;才因鄧九公見着十三妹,感化動了十三妹。 「天道好還」,也算保全了他一條身子,救了他一條性命。 在安老爺的初意,也只打算把他伴回故鄉,替他葬了父母,給他尋個人家,也算報過他來了,絶絶乎不曾想到公子的姻緣上。 不想在褚家莊合鄧、褚父女兩個筆談的那一天,話已說結,恰恰的公子同褚一官出去走了一走的這個當兒,褚大娘子忽然的心事上眉頭,悄悄的向安老爺合他父親說了「何不如此如此」的那句話,那句話便是要把何玉鳳也照張金鳳的樣子,合安龍媒聯成一床三好的一段良緣。 當下鄧九公聽了,先就拍案叫絶,立刻便想拿說媒的那把蒲扇。 倒是安老爺不肯。 這安老爺不肯的原故,一來,為姑娘孝服在身;二來,想著這番連環計原是衛顧姑娘的一片公心,假如一朝計成,倒把人家誑來作了自己的兒子媳婦,這不全是一團私意了嗎?再說,看那姑娘的見識心胸,大概也未必肯吃這注,倘然因小失大,轉為不妙。 又不好卻鄧家父女的美意,所以攔住鄧九公說:「且從緩商」。 及至第二日見着十三妹,費盡三毛七孔,萬語千言,更不是容易。 一樁樁一件件,都把他說答應了,他這才說出他那回京葬親之後便要身入空門的「約法三章」來,彼時老爺生怕打攪了事,便順着他的性兒,合他滴水為誓。 話雖如此說,假如果然始終順着他的性兒,說到那裡應到那裡,那就只好由着他當姑子去罷!豈不成了整本的《孽海記》、《玉簪記》?是算叫他合趙色空湊對兒去,還是合陳妙常比個上下高低呢?那怎麼是安水心先生作出來的勾當!何況這位姑娘守身若玉,勵志如冰,便說身入空門,又那裡給他找榮國府送進櫳翠庵,讓他作「檻外人」去呢?還是從此就撒手不管,由他作個山上的姑子背土坯去罷?因此安老爺早打定了一個主意,無論拚着自己淘干心血,講破唇皮,總要把這姑娘成全到安富尊榮,稱心如意,才算這樁事作得不落虎頭蛇尾。 第12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兒女英雄傳》
第1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