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績懋,字厚安,順天宛平人,原籍江蘇陽湖。 父俊,道光九年進士,官河南知縣。 績懋,道光二十七年進士,以一甲二名授編修,散館改主事,分刑部。 旋丁父艱,服闋,授例以道員赴閩。 時漳、泉初下,好事者欲多殺以邀功,而清查叛產,尤多誣陷,人心洶洶,將復叛。 總督慶端檄績懋往治其事,至則集眾於庭,取叛冊焚之,脅從者皆獲免,人情大安。 皆曰:「使君活我!」事竣,委赴延平府會辦軍事,即令署延建邵道。 粵匪時竄邵武,勢張甚,績懋親督軍士,夜撲賊營,賊驚潰,追斬悍酋數名。 賊大憤,鳩眾出儳道陡截之。 我軍既寡,又軍實未備,戰不支,乃退守順昌。 防軍僅數百名,相持月餘。 有勸之棄順昌、守延平者,績懋以:「順昌為省垣屏蔽。 順昌不守,則賊長驅直逼省城,大勢去矣!且數萬生靈,視我進退為存亡,敢輕去耶?」於是守益堅,賊不得逞,乃潛隧城,實火藥,地道發,城陷,賊蜂擁進。 績懋知事去,躬率死士戰西門,連刃數賊,賊以騎突之,仆地,引刀自殺,刺不及,賊執而去,刃亂下,醢而死。 時鹹豐八年九月十二日也。 事聞,優恤,贈按察使,入祀京師及陣亡地方昭忠祠,世襲騎都尉。 嗣常州、順昌奉特旨建專祠,追諡文節。 子學昌,官至湖南提法使。 績懋性通敏,書過目輒成誦,號稱淹雅。 著有諸經質疑十二卷,通鑒正誤十捲,漢碑篆額考異二卷,味梅齋詩草四卷。 楊夢岩,湖南鳳凰人。 諸生。 入田興恕幕。 鹹豐六年,興恕率虎威軍援江西,勇果名天下,夢岩實贊助之。 累功由縣丞擢同知。 興恕奉命援黔,以夢岩綜理營務。 時苗酋楊龍台煽惑諸苗,出沒不時,以思南、石阡為尤甚。 夢岩與田興奇、沈宏富等焚剿之。 會夢岩晉保道員,遂自領一軍扼守思南。 同治元年正月,石阡賊來攻,與副將吳通才犄角扼守,會援至,賊敗走。 二月,夢岩帥師次浮橋,賊分道來攻,通才戰死,夢岩極力鏖戰,賊卒敗走。 三月六日,賊複數倍來攻,更番迭進,累日夜不休,營忽陷。 夢岩奮臂大呼,持矛入賊陣,刺殺數人,身受十九傷,力竭死之。 照布政使例賜恤,於思南及原籍建專祠。 鄧子垣,字星階,湖南新寧人。 鹹豐初,以諸生從同邑劉長佑剿賊江西臨江、撫州、新城,與湖南永州、寶慶,皆有功,累保知縣。 石達開走貴州,竄廣西,還窺義寧,子垣與參將江忠朝自武岡趨扼全州,為東安、零陵等屬屏蔽。 賊由靈川渡河竄楊梅坪,又偕忠朝壁界首。 賊掠道州、永明、江華而東,自藍山趨桂陽、宜章,又從江忠義轉戰數百里,殺賊殆逾萬。 忠義病歸,子垣與忠朝代領其眾。 十一年,貴州銅仁、石阡、思州、松桃、天柱、工卩水賊窺湖南,檄子垣赴黔會剿,同治元年,屢破之,晉知府。 復檄援廣西,攻桂嶺賊巢,環擊三時,毀其砲台,擒斬甚眾。 賊黨廖永賢懼,原輸誠為內應,官軍分薄內壕,擲火焚燒,永賢開西閘納軍,遂克桂嶺要隘。 進搗蓮塘賊壘,逆首張高友、陳士養恃險抗拒。 懸重賞,募死士,潛由內貨村僻徑,捫蘿攀葛出賊背,破其西柵。 翼日復進攻,悍賊由山澗奪路奔,督軍截擊,斬張、陳兩賊,擒殲及墜岩死者無算,餘眾乞降。 蓮塘平,以道員侭先選用。 三年,粵賊竄江西,陷新城,子垣會諸軍破走之,新城復。 巡撫沈葆楨以捷聞,命以道員留江西。 時賊分踞金谿、東鄉、宜黃、崇仁、南豐各城,而崇仁之賊尤悍,增壘城外,為負嵎計。 子垣張兩翼橫衝之,城外賊潰,竄潘橋、秀才埠。 城賊出犯,再擊敗之,直逼崇仁城下。 賊聚悍黨許灣,遙為聲援,提督鮑超破之。 子垣乘勢復崇仁,賜勇號。 五年冬,率精捷營助剿貴州苗匪,駐軍工卩水,會攻頗洞老巢。 寨頭苗黨數萬來援,逆擊敗之,徑搗頗洞,山高寨險,不能下。 選趫捷精勇,攜藥逾嶺,入巢縱火,自督軍登山猛攻,斃苗數千,山穀皆平,遂克頗洞。 疊破甘林、杉木等屯,由記名岩直趨茂林坡,盡毀碉卡,追擊至傳水寨,赭其巢。 黎平、靖州肅清。 以糧運不繼,壁清溪。 時按察使黃潤昌率軍來會,分餉哺之,約進攻。 八年正月,破文德關兩路口各隘,師益進,合攻鎮遠府、衛兩城,克之。 連破牙溪、田壩、黃蠟坡等三十餘屯。 潤昌欲乘勝由東路疾攻,命營務處羅萱,偕子垣馳謁布政使席寶田請濟師,寶田遣提督榮維善助之。 三月,進規施秉,逆酋包大肚據巢死守,力戰,斃苗千餘,拔施秉。 復破白洗等寨,進圖黃平。 黃平州,滇、黔孔道也,蜀兵援黔,輒為所阻。 潤昌議通此道,時維善軍戰久,疲,請休息,萱亦以苗眾道險勸留屯,潤昌不可,師遂進。 道出黃飄山,中伏,子垣蕩決數十次,地險,不能出,中砲死之,諸軍皆敗。 語具榮維善、黃潤昌傳。 優詔賜恤,原籍及死事地方建專祠,謚壯毅。 羅萱,字伯宜,湖南湘潭人。 父汝懷,芷江學訓導,著有湖南褒忠錄。 萱少警悟,工詩、善書。 弱冠為諸生,總督賀長齡、教諭鄧顯鶴鹹器之。 鹹豐元年,粵賊犯湖南,萱倡鄉團,習技擊。 四年,曾國籓帥水師東下,闢掌書記,貽書極推重。 從克武漢田家鎮,敘訓導。 國籓進圖九江,水師失利,萱僅以身免。 國籓重整水師,屯南康,皆策馬相從,調護諸將,各當其意。 六年,石達開陷瑞、臨、袁、吉、撫、建諸郡,省垣孤懸,萱從國籓單舸赴南昌,達開稍引去。 國籓檄萱領江軍三千人攻建昌,復檄助攻撫州,合攻瑞州。 破沿途賊卡,擊走靖安、奉新守隘賊。 當是時,城賊數萬日伺隙,九江賊復率二萬來援,萱與劉騰鴻等堅壘嚴陣以待,八戰皆捷,江西軍始振。 論功擢知縣。 騰鴻喜攻堅,萱引孫子書戒之,不聽。 騰鴻克瑞,竟以創死。 假歸,湘撫駱秉章檄治團練,粵撫郭嵩燾囑創水師,皆不肯久留。 自以文士,不欲棄科舉,屢應省試,卒不遇,益肆力於學。 尋與知府劉德謙領威信軍防郴,會霆軍叛勇掠茶、攸間,萱與德謙敗之,遁入粵。 進屯樂昌,當事命增募一營,號威震軍。 賊平,累功晉同知。 按察使黃潤昌奉檄統萬人援黔,潤昌與萱同邑,邀與俱。 萱綜文案,兼營務處。 每晝出領隊,夜歸削牘,以克鎮遠府、衛二城功,遷知府。 進規施秉,連戰皆捷。 黃平之敗,與文武將領十八人同死之。 恤贈太常寺卿,附祀黃潤昌祠。 萱性澹泊,從軍十數年,不圖仕進,而耽學弗倦。 著有儀鄭堂文箋注二卷,粵遊日記一卷,蓼花齋詩詞四卷。 侯雲登,河南商丘人。 道光二十一年進士,由內閣中書洊升刑部郎中。 鹹豐六年,補江南道監察禦史。 奏言:「皖、豫接壤,向有撚匪,自粵匪北竄蒙、亳,撚匪乘之蜂起。 撚首張洛行更句結蘇添福等,合為一股,所過荼毒,蒙、亳迤北,歸德以東,數百里幾無人煙。 一誤於張維翰,而永夏受困,馬牧被焚;再誤於武隆額,而賊擾掠歸、陳。 武隆額雖撤歸巡撫英桂調遣,並張維翰迄今未聞撤參,且其營勇,多雜匪類。 今邱聯恩軍亦潰敗,歸德決河未堵,防備綦難。 儻撚匪逾河而北,句結東省災民,其患甚大。 查匪逾十萬,擾及四省,惟賴兵力兜剿,而調集需時。 莫若以勇濟兵,請於皖、汴、蘇、魯接壤之區,設立勇營,簡員督辦。 本年二月間,命已革左副都禦史袁甲三隨同英桂剿辦撚匪,請即加以卿銜,責令募勇。 其於勸約鄉團、捐辦勇糧,必能悉心籌畫,次第舉行。 擬辦法四條:一,酌保文武,勸懲悉照軍營之法;一,審度地勢,擇要安營,與官兵互相策應,遏賊北竄;一,急籌糧餉,請先由糧台撥給,並四省就近州縣動項奏撥,仍勸捐以資接濟;一,明定賞罰,認真訓練,以嚴紀律。 」等語。 疏入,朝廷頗韙其議。 第37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下》
第3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