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沈全隨薛志義進得城內,自尋僻靜去處藏身,至四更盡放火。 趁着火勢衝天,帶了同伴嘍囉,徑奔到自家門首,只見門裡點着兩三盞燈,聽得趙蜜嘴叫道:「大娘子快些,火燒出牆外來了。 」賽玉和長兒無心答應,口中只是求神喚佛,一面收拾箱籠物件。 原來趙婆因赴玉皇會夜深了,就在黎賽玉家借宿,未曾着枕,寺中火起,慌急打點出門奔走,被沈全一腳踢開大門,搶入屋裡,大喝:「淫婦,這番無處去了!」黎賽玉見丈夫提刀趕進,料來不好,驚得魂先沒了,手腳麻軟,跌倒地上。 沈全提刀欲砍,見了渾家姿色,臂膊不覺酥軟了,舉刀不起。 傍邊轉過一個嘍囉,喝道:「蛇瘟真沒伎倆,故此淫婦做出事來,見了如何不殺?」說罷,一刀將黎賽玉砍死。 趙婆見勢頭不好,欲待走時,被沈全攔住,照頭一樸刀砍倒,又復一刀,結果性命。 長兒也被嘍囉殺了。 沈全將細軟物件和嘍囉束縛身邊,也放起一把火來,一齊出門,到寺前趁着苗龍等,只管攔路殺人,因此寺外救火的不得進,寺裡逃生的不得出。 可憐只為鐘守淨一人,連累了多少生靈性命。 這寺中和尚走不出的,三三兩兩,互相擁抱,焚死於火內。 或有逃出寺外來的,又被苗龍等邀截殺了,或被房屋牆垣壓死,或你我捱倒,被人踏死。 寺中和尚,十死八九,這火內逃得性命的,真是天大之福。 薛志義、苗龍、李秀率領嘍囉,正放火殺人之間,遠遠見救火官軍漸次來了,不敢停留,招呼嘍囉等一同取路出城。 奔到城門邊,已五更將盡,城門開了,一齊大喜,湧出城外。 嘍囉已備三匹快馬,路口等候。 薛志義、苗龍、李秀跨上雕鞍,火速加鞭,率領嘍囉取路而回。 話分兩頭。 再說牛仆射自道場散後,留公子玉仙在寺中安歇,自回府中,只覺心驚眼跳,坐立不安。 心下疑惑,正欲脫衣去睡,家憧飛報妙相寺火起,驚得手足皆顫。 忙差虞候、幹辦一二十人,趕到寺中救公子出來。 牛進府衙離妙相寺有二里之遙,虞候等約莫去了半個時辰,不見回報。 牛進如坐針氈,心忙意亂,自騎一匹快馬,帶領家憧縱馬加鞭,奔到寺前來。 只見火勢奔騰,黑煙大作,欲急走入寺裡時,傍人報說寺內有歹人放火殺人,若進去決遭其害。 牛進聽了,不敢入寺,只得停馬,喝教大小軍士一齊救火。 這些軍士口說救火,如同玩耍一般,敲了一聲鑼,一齊扒上屋去,立住腳看火。 但聽得搖旗吶喊,那裡敢上前。 牛進看了,氣得爆燥如雷。 教家僮等四圍打聽公子消息,不見下落,心內空焦。 直到五更,風勢漸息,火光漸衰,軍士們方敢向前,救滅余火。 天大一座寺院,頃刻變成白地,燒死僧眾,臭不可聞。 牛進才知兒子玉仙和老管家等,皆死於火內,仰天頓足嚎啕。 正悲切間,守門軍土飛報:「北門有強徒數百,奪門出城去了。 」一連數次飛報,又見貼寺居民來說:「有鄰人沈全渾家黎賽玉和趙尼姑、小使長兒三口,被人殺死,放火燒屋,幸得鄰居地方等救熄。 」牛進想道:「我一向聞人傳說鐘守淨和一婦人有奸我也不信,今日放火殺人,強徒凶惡,豈不是為著姦情來?諒這伙賊決然是林澹然為首,京城內輒敢大膽橫行。 若不早除,必為大患。 此時去尚未遠,調軍急急追趕,一鼓擒之,以泄此恨。 」當下忙回樞密院,一面上本奏聞,一面點選精兵二千,馬軍五百,差院判史文通,驍騎校目馬瑞,率領眾軍,立刻起程追趕強寇,併力向前,論功升賞。 史文通、馬瑞得了將令,火速驅軍出北門,如風捲殘雲一般追來。 再說薛志義等一行人,離城不遠山僻處埋鍋造飯。 才吃罷,正欲起行,猛見後面塵頭大起,薛志義看了,指道:「二位賢弟,你看後邊塵起處,必有追兵到來。 都要併力迎敵,殺敗來軍,方顯豪傑。 」苗龍道:「追軍若到,誘他至埋伏處,前後夾攻,可獲全勝矣。 」說話間,喊聲漸近。 薛志義將嘍囉一字兒擺開,縱馬向前候戰。 史文通、馬瑞率領軍馬,旋風般追來。 看看趕上,只見前軍擺開,一將生得十分勇猛,騎着一匹黃驃馬,頭戴一頂青扎巾,身穿綠錦襖,手持大斧。 背後馬上二將,一樣打扮。 兩傍一字兒列着數百嘍囉。 二人看了,馬瑞道:「觀此強寇,不可輕敵。 他已有準備,可將軍馬布成陣勢,然後挑戰。 」史文通大笑道:「將軍素稱英雄,今見幾個小寇,何心怯也?就此衝鋒過去,我當助戰,有何懼哉!」馬瑞被史文通言語一激,即提刀躍馬,大喝道:「大膽狂賊,快下馬受縛,免污刀口!」薛志義罵道:「你這一干害民的死囚,直來我老爺手中納命!」馬瑞大怒,舞大桿刀,劈面砍來。 薛志義橫蘸金斧,攔頭劈去。 兩個一來一往,一上一下,戰到十數合。 薛志義提斧,往馬瑞面門劈來,馬瑞急忙閃過。 薛志義倒拖大斧,撥馬便走。 馬瑞喝道:「潑賊奴,逃往那裡去!」縱馬趕來。 薛志義領着苗龍等一行人,落荒而走。 後面馬瑞緊緊追來。 史文通見馬瑞得勝,大驅馬步軍兵,搖旗吶喊,殺奔前去。 薛志義約走五里之地,回馬又戰數合,撥馬又走。 馬瑞殺得性發,那裡肯住,一直追過鐘山。 正到風尾林埋伏之處,苗龍放起號炮,馬瑞吃了一驚。 第71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禪真逸史》
第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