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擴陽為受命,陰仍四掠,乃復令張輔往討。 輔至安南,嚴申軍令,都督僉事黃中,違命不順,立斬以徇,眾皆股慄,相率用命。 於是與沐晟合軍,決計平寇,越月常江,渡神投海,過西心江,至愛子江,所有沿途敵眾,盡行掃蕩。 敵將阮師檜,以象陣來攻,輔親為前驅,連發二矢,一矢將象奴射落,再矢將象鼻射破,象驚躍四散,敵眾大愕。 前用象陣,為輔所敗,至此復用象陣,真是獃鳥。 經輔軍乘勢掩擊,頓將敵兵沖成數截,亂斫亂剁,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阮師檜竄入深山,由輔率將校徒步入捕,竟得尋獲。 鄧景異也在山中,一併拿住,立刻磔死。 陳季擴出走寮國,都指揮師祐躡跡窮追,攻破寮國三關,蠻人潰散。 只剩陳季擴及妻妾數人,生縶以歸。 輔命囚解至京,雙雙斬首。 與妻妾同時伏法,可謂不願同日生,只願同日死。 自輔三下安南,三擒偽王,威震蠻服,無不畏懷。 成祖暫命留守交趾,南陲得以無事。 小子且把南方擱下,再敘及北方時事。 從前元嗣主脫古思帖木兒,為明將藍玉所破,敗走喀喇和林,應十九回。 至土拉河畔,為長子也速迭兒所弒,部眾不服,相率離散。 是時蒙古疏族帖木兒,方平定中央亞細亞,統轄西域諸汗國,略印度,破埃及,聲勢大震。 元初分封諸王,西北一帶,有察合台、窩闊台、伊兒、欽察四汗國。 窩闊台國先亡,余汗亦次第衰微。 帖木兒起自察合台國,並有各地,參閲作者《元史演義》便見詳情。 聞元嗣為明軍所逼,竄走一隅,不禁憤怒起來,遂招集殘元部眾,大舉東征,竟欲恢復中原,統一世界。 好大志向。 軍報直達南京,成祖忙飭西寧衛守將宋晟,統率陝甘各軍,加意守禦。 幸帖木兒在道病歿,西徼少安。 帖木兒子孫爭位,無暇及明,蒙族終致不振。 也速迭兒篡位後,國中弒戮相尋,數傳至坤帖木兒,又為臣下鬼力赤一作郭勒齊。 所弒,自去蒙古國號,別稱韃靼可汗。 元室改號韃靼,以此為始。 部民以鬼力赤並非元裔,多不從命。 元太祖弟溯只後裔阿嚕台乘間殺鬼力赤,迎立坤帖木兒弟本亞失裡為汗,自為太師,號召四方,漸臻強盛。 韃靼西邊有瓦剌部,為元臣猛可帖木兒後裔,與韃靼不睦,酋長叫作瑪哈木,成祖起兵北平,曾防瑪哈木內襲,與他通和。 及入京為帝,封瑪哈木為順寧王。 瑪哈木恃有內援,遂常與韃靼為難。 借他人以敵同族,瑪哈木也是失算。 阿嚕台往擊瓦剌,反為所敗。 成祖聞他互相仇殺,亦欲乘此機會,收服韃靼。 永樂六年,特遣降臣劉鐵木兒不花,持着璽書,並織錦文綺等物,往撫韃靼汗本雅失裡,本雅失裡不受命。 越年,又遣給事中郭驥往諭,竟為所殺。 成祖不便罷手,遂授淇國公邱福為征虜大將軍,偕王聰、火真、王忠、李遠等,統兵十萬,北征韃靼。 一面先諭瓦剌部,出兵夾攻。 瓦剌部酋瑪哈木,不待邱福兵至,已襲破韃靼都城。 本雅失裡與阿嚕台,徙居臚朐河旁。 邱福一至,探悉韃靼已敗,總道是勢窮力蹙,立可掃滅,遂率輕騎千人先行,途次遇韃靼遊兵,迎頭擊破,追殺過河,擒住敵目一人,問明本雅失裡下落。 敵目答已倉皇北走,去此不過三十里。 福大喜道:「擒賊先擒王,此行定可得手了。 」參將李遠諫道:「敵眾恐有詐謀,須偵查確實,方可進兵。 且後軍尚未到齊,姑俟大兵會集,再進未遲。 」福怒道:「你敢撓我軍心麼?敵酋在前,不擒何待?」一聞諫言,便即動怒,活畫邱福鹵莽。 李遠又道:「將軍辭行時,皇上亦再三告誡,兵宜慎重,毋為敵紿,難道將軍忘了不成?」借李遠口中,補出成祖囑語。 邱福愈怒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妄托天子威靈,敢來嘵舌。 軍法具在,莫怪無情。 」李遠不敢再言。 王忠復力陳不可,福仍不從,麾眾直入。 蒙兵遇著,未戰即走,誘至深林叢菁中,吹起胡哨,伏兵四起,把邱福等困住垓心,繯繞數匝。 邱福、火真、王忠等,衝突不出,先後戰歿。 李遠、王聰率五百騎突圍出走,被敵兵追至,酣戰了好幾時,亦力盡身亡。 後軍聞警趕至,又被蒙兵大殺一陣,傷斃了一大半,餘眾遁還。 成祖聞報,因邱福不聽良言,追奪封爵,下令來春親征。 轉眼間已是永樂八年,遂率師北巡,命戶部尚書夏元吉,輔皇長孫瞻基,留守北京,接運軍餉。 自領王友、柳升、何福、鄭亨、陳懋、劉才、劉榮等,督師五十萬出塞,至清水原,水多咸苦不可飲,人馬皆渴,成祖方以為憂。 忽西北二里許,有泉湧出,味甚甘冽,軍中賴以不困。 成祖賜名神應泉。 再進至臚朐河,次蒼山峽,前鋒巡弋隊獲敵數人,箭一枝,馬四匹,料知去敵不遠,遂由成祖下令,渡河前進。 本雅失裡不敢接戰,北走斡難河。 即元太祖肇興地。 成祖飭眾奮追,至斡難河畔,追及本雅失裡,驅殺過去,大敗敵眾。 本雅失裡棄輜重牲畜,只率七騎遁去。 先是本雅失裡聞帝親征,擬與阿嚕台率眾西遁,阿嚕台不從,於是君臣離析,本雅失裡走而西,阿嚕台走而東。 成祖以本雅失裡遠遁,不欲窮追,即命移師征阿嚕台,時已盛暑,兵行沙漠,揮汗如雨,日間不便跋涉,只好乘夜東行。 第68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明史演義》
第6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