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襄搖手笑道: 「高大人過獎了!」 高起潛道:「我早就聽說令郎出生時伴有種種異象,又聽說無上道人預言這孩子前途無量,心下十分愛慕,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 又停了一下,不由嘆了一口氣,說: 「倘若我高某有一子,也如令郎一樣,該多好啊!」 吳襄見高起潛這麼一說,已明白他的意思,便說: 「高大人若蒙不棄,吳某有意讓犬子拜高大人為義父,不知高攀得上否?」 真是一語中的! 高起潛是名宦官,無兒無女,十分寂寞。 今日見吳三桂這麼聰明機敏,不同凡響,早生收為義子之意了,只不好出口。 見吳襄一說,當然大喜過望,哪有不允之理? 吳襄立時喚出夫人及丫環,見過高起潛。 向夫人說明高起潛有收三桂為義子之意,夫人也欣然允諾。 當下,便命人設案焚香,讓吳三桂拜見義父,盡行認親之禮。 那高起潛更加高興。 因沒有帶有禮物,言明改日送上,眾人皆大歡喜。 高起潛回京後,馬上備了厚禮送來。 並在熹宗面前極力誇讚,熹宗亦以之為奇,龍顏大悅,賞了吳三桂不少珠寶,命高起潛一齊帶去 二、宮廷驚變 魏忠賢的獨裁統治給大明朝這輛千瘡百孔的破車又狠狠戳了幾個大窟窿,給崇禎皇帝留下的卻是一筆極難消化的政治遺產。 轉眼間信王已經虛歲十五歲了,快到了成親的年齡了,天啟便請神宗的昭妃劉氏與自己的正宮張皇后兩個人作主,為禦弟朱由檢選了三位王妃。 但皇宮中除了天子的妃嬪與太子的新娘外,是不能容納其他女眷的。 於是,皇帝便命令在宮外修建信王府第。 可是國庫空虛,根本無錢建府,太監李永貞便請將惠王府整修一新,備信王居住。 天啟準奏,信天殿下這才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溫馨安寧的小天地。 大轎輕快而平穩地順街而行,不多一會兒,便已經到了紫禁城外。 信王掀開轎子一側的小窗帘,那紫紅色的城牆立即映入眼帘。 他已經有好長一段時間沒到宮裡來了。 為了避免魏忠賢手下爪牙的注意。 出宮之後,他便謝絶了任何朝廷上的禮儀活動。 為了排遣時時襲來的孤獨和壓抑,他閲讀了不少歷朝歷代的經典文獻。 通過大量的閲讀,對於治理國家他越來越充滿了信心,他相信自己有足夠的智慧與手段治理好一個像明王朝這樣一個日益腐朽的大國。 信王看著紅色的紫禁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就在信王的思緒跑出很遠很遠的時候,大轎忽然停了下來。 王承恩撩開轎簾,恭恭敬敬地說道: 「殿下,請下轎步行入宮!」 紫禁城裡,除了皇帝與皇后外,其他人是不准乘轎或騎馬的。 如果有誰經特許在宮中乘坐二人小轎,都會被其本人或別人看作極為隆重的恩典。 信王下了轎,跟着李永貞向皇帝的寢宮——懋德殿走去。 一路上信工看到了不少自己熟識的殿宇樓閣,香草幽徑。 信王一進入懋德殿,就有小太監進宮中稟告,魏忠賢親自迎了出來。 魏忠賢生就一副憨直老實的外表,因為痛哭天啟皇帝,兩隻眼睛腫得像桃子一般,更顯得愚鈍木訥。 魏忠賢見到清王,向前緊走幾步,恭恭敬敬地曲身行禮,說道: 「參見信王殿下!」 這頤指氣使,盛氣凌人,把親王、妃嬪都不放在眼裡的老太監這番舉動,着實令信王感到意外,急切之間竟然愣在了那裡! 好在朱由檢有一個老于世故見多識廣的老太監王承恩,替他打了圓場。 他急忙挨到信王身邊,恭敬得近乎諂媚地對魏忠賢說道: 「信王奉詔進宮,不知萬歲爺有什麼旨意?」 魏忠賢兩眼一紅,淚水在眼眶裡轉,哽咽道: 「萬歲龍體欠安,禦醫多方醫治,毫不見效,奴才從蓬萊島搜尋來的仙方靈霜,萬歲喝了半個月,一點作用都不起,萬歲怕自己不久於人世了,才命人宣信王入宮,怕是有大事要託付給信王殿下吧?」 信王朱由檢此時也醒悟過來,順水推舟地說道:「如此就有勞魏公公引路,帶我去參見皇上!」 魏忠賢答應一聲轉身在前面走。 小皇帝的病情弄亂了他的大腦,他就像一條纏繞在天啟帝這棵大樹上的葛藤,只要這棵大樹活着,他就可以任意伸展,恣意張狂。 它甚至可以長得比大樹還要粗壯,還要旺盛。 現在這棵大樹要倒了,他這才發現自己並不像一度自認為的那樣強大無比。 他慌了,他流出了真誠的眼淚,他比誰都要真誠地希望皇上健康如初。 魏忠賢老了!信王朱由檢怎麼也不能把眼前這個衰老、恭謹的老人與那個氣焰熏天、刻毒慘烈的「九千歲」聯繫起來。 那個讓天下人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九千歲,那個無事生非造謡生事讓他信王朱由檢淒淒惶惶的魏忠賢就是眼前這個儘管衣着華貴,卻掩不住那一身暮氣的老人嗎? 不容他多想,一行人已經到了天啟帝的臥寢之處。 在朱由檢沒有看到皇兄之前,皇兄倒是先看到了他。 朱由校正探身扶在床沿上休息,帶著血絲的痰誕從他的嘴角掛出一尺多長。 他的臉色既黃又白,全無一點血色,見朱由檢定了進來,他的眼中露出一絲友愛與欣慰,「呼哧呼哧”喘息了一陣,慢慢說道:“弟弟,你來啦!」 由檢慌忙倒地叩頭,口中說道:「臣信工朱由檢參見陛下!」 天啟帝有氣無力地說道:「快起來吧,自家人不——必——客——氣。 」語氣中彷彿忍受着極大的痛苦。 第10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吳三桂》
第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