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綸當官聰強果決,摧抑豪猾,禁戢胥吏。 所至有惠政,民號曰「青天」。 在江寧以憂歸,民乞留者逾萬。 既不得請,人出一錢建兩亭府署前,號一文亭。 官府尹,步軍統領託合齊方貴幸,出必擁騶從。 世綸與相值,拱立道旁俟。 託合齊下輿驚問,世綸抗聲曰:「國製,諸王始具騶從。 吾以為諸王至,拱立以俟,不意為汝也!」將疏劾,託合齊謝之乃已。 賑陝西,陝西積儲多虛耗,將疏劾。 鄂海以廷祥知會寧,語微及之,世綸曰:「吾自入官,身且不顧,何有於子?」卒疏言之。 鄂海坐罷去。 論曰:於成龍秉剛正之性,苦節自厲,始終不渝,所至民懷其德。 彭鵬拒偽命,立身不苟,在官亦以正直稱。 陳瑸起自海濱,一介不取,行能踐言。 陳鵬年、施世綸明愛人,不畏強禦。 之五人者,皆自牧令起,以清節聞於時。 成龍、世綸名尤盛,閭巷誦其績,久而弗渝。 康熙間吏治清明,廉吏接踵起,聖祖所以保全諸臣,其效大矣。 列傳六十五 慕天顏 阿山 噶禮 慕天顏,字拱極,甘肅靜寧人。 順治十二年進士,授浙江錢塘知縣。 遷廣西南寧同知,再遷福建興化知府。 康熙九年,擢湖廣上荊南道。 總督劉兆麒疏言天顏習邊海諸事,請調福建興泉道。 尋擢江蘇布政使。 十二年,喪母。 總督麻勒吉、巡撫瑪祜疏言:「天顏廉明勤敏,清積年逋賦,釐剔挪移,事未竟,請令在官守制。 」十三年,入覲,疏言:「江南田地錢糧有隱占、詭寄諸弊,臣飭州縣通計田額,均分裡甲;又因科則不等,立徵收截票之法,每戶實徵錢糧分十限,於開徵日給限票,依限完納截票。 逾限未截,按數追比,吏不能欺民。 」下部,著為令。 十五年,擢江寧巡撫。 疏進錢糧交代冊,上嘉其清晰,命布政使交代當以此為式。 尋以節減驛站錢糧,加兵部侍郎。 師征吳三桂,大將軍貝勒尚善請造船濟師,下天顏督造送嶽州。 敘勞,加太子少保、兵部尚書,仍兼右副都禦史。 時諸道兵應徵發,舳艫蔽江,夫役牽輓,動以千萬計。 天顏疏言:「縴夫募諸民間,夫給銀一錢。 民爭逃匿,計裡均派,先期拘集,饑寒踣頓。 及兵既到,計船給夫,兵與船戶橫索財物,鞭撻死傷。 臣擬軍赴前敵,仍給縴夫;其凱旋還京,並各省調遣歸標官兵,每船應夫若幹,以其直給船戶,令僱水手。 」上從之,命下直省,著為令。 江南水道交錯,天顏為布政使時,請於巡撫瑪祜,濬吳淞江、劉河淤道。 十九年,江南困霪雨,疏言:「附近吳淞江、劉河諸州縣水道通暢,旋溢旋消。 宜興、常熟、武進、江陰、金壇諸縣水無出路,或要口湮塞,致積雨成壑。 常熟白茆港為長洲、崑山、無錫諸水出海要道,武進孟瀆河為丹陽、宜興、金壇諸水歸江要道,請動帑疏濬。 」上從之。 於是濬白茆港四十三里達海,濬孟瀆河四十八里達江,皆建閘以時啟閉,費帑九萬有奇。 又嘗疏請減浮糧,除版荒、坍沒公占田地,部議坍沒許豁除,版荒令覆勘。 二十年,疏請募民墾版荒,六年後起科。 揚州知府高德貴虧帑數萬,既劾罷,旋卒;天顏疏銷草豆價,戶部覈減七千有奇,天顏檄追德貴家屬。 京口防禦高騰龍,德貴族也,與參領馬崇駿以天顏奏銷浮冒訐於將軍楊鳳翔,鳳翔格不行。 總督阿席熙劾崇駿、騰龍婪取,上遣郎中圖爾宸、鍾有德會天顏勘治。 崇駿、騰龍叩閽訟天顏奏銷浮冒,惡其訐告構罪狀,唆總督劾奏。 上命圖爾宸、鍾有德具獄,崇駿、騰龍婪取罪至死,天顏以草豆價戶部覈減諉罪德貴,當左遷。 得旨,如議。 天顏將去官,疏列成勞,且言:「夙夜冰兢精白,不意遭誣訐,蒙鑒宥不加嚴譴。 」上以天顏未聞有廉名,乃自言「冰兢精白」,非是,命嚴飭。 二十三年,起湖北巡撫,復諭之曰:「爾前為巡撫,未能潔己率屬。 今宜痛改前非,廉謹自持,以副任使。 」旋移貴州。 二十六年,授漕運總督,疏言:「京口至瓜洲,漕船往來,風濤最險。 請仿民間渡生船,官設十船,導引護防。 」部議非例,不允。 上曰:「朕南巡見京口、瓜洲往來人眾,備船過渡,有益於民。 其如所請行。 」天顏疏陳江南、江西累年未完漕項銀米請恩貰,上命盡免康熙十七年以前積逋。 江南揚州、淮安所屬運河東瀕海諸州縣地卑下,謂之下河,頻歲被水。 上先用湯斌議,遣侍郎孫在豐疏濬下河。 河道總督靳輔議起翟家壩迄高家堰築重堤,束堤堰溢出之水北出清口,謂疏濬無益。 天顏仍主疏濬,並修築高家堰,與不協。 上遣尚書佛倫、熊一瀟,給事中達奇納、趙吉士會勘,佛倫等主用輔議,天顏、在豐議與輔異。 天顏密疏力爭,輔疏劾天顏與在豐有連,欲在豐建功,故堅阻上遊築堤。 下部議,奪天顏職,而輔亦為禦史郭琇、陸祖修,給事中劉楷交章劾罷。 初,輔請於仲家莊建閘,引駱馬湖水,別鑿中河,俾漕船避黃河之險,天顏亦議為無益。 上命學士開音布、侍衛馬武往視,還奏天顏令漕船毋入中河,上以責天顏,逮下獄。 天顏反覆申辨,副都禦史噶爾圖舉天顏訴辭先後互異,坐奏事上書不以實論罪,上追錄天顏造舟濟師,特寬之。 三十五年,卒。 天顏歷官有惠績,嘗疏請有司虧帑雖逾限,於發遣前清償,仍貰其罪。 獄囚因逸犯株連,待質已三年者,於秋審時開釋;獄囚無親屬饋食,月給米三鬥:皆恤下之政。 在江南,興水利,蠲積逋,而請免縴夫,甦一時之困,江南民尤頌之。 獨劾嘉定知縣陸隴其不協於輿論,左都禦史魏象樞疏言:「天顏劾隴其,稱其操守絶一塵,德有餘而才不足。 今之有司,惟操守為難;既知之矣,何不留以長養百姓?請嚴飭諸督撫大破積習,勿使廉吏灰心,貪風日長。 」會詔舉清廉,象樞遂以隴其應,語具隴其傳。 阿山,伊拉哩氏,滿洲鑲藍旗人。 初自吏部筆帖式歷刑部主事、戶部員外部。 康熙十八年,授翰林院侍講,七遷至戶部侍郎。 三十年,命治賑西安、鳳翔二府,明年還京。 上聞流民有至襄陽者,以問阿山。 阿山言正月已得雪,民無流亡。 上曰:「正月雖雪,二、三月雨不時,麥收未可望。 流民至襄陽甚多,汝未之知耳。 」坐奉使不盡心,左授郎中。 三十三年,擢左副都禦史。 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阿山從。 授阿密達為將軍,逐噶爾丹,阿山為參贊。 師還,授盛京禮部侍郎。 三十六年,授翰林院掌院學士。 三十九年,授江南江西總督。 安徽布政使張四教以憂去官,巡撫高永爵劾四教擅動庫帑,下阿山察奏。 阿山言四教動庫帑為公用,請免議,上覆命具實狀以聞。 阿山乃言:「三十八年上南巡,四教發庫帑十一萬供辦,議令各官扣俸抵補。 各官皆自承,臣不敢隱。 」上責阿山徇情沽譽,命漕運總督桑額鞫四教,論如律。 阿山當奪職,上寬之,命留任。 四十三年,阿山劾江西巡撫張志棟大計不公,志棟及布政使李興祖、按察使劉廷璣、道員韓象起等皆奪職。 阿山又言大計志棟主之,請復興祖等官。 給事中許志進劾阿山恩威自擅,阿山疏辯,且詆志進為淮安漕標營卒子,素行不端,為志棟報復。 志進亦追論阿山庇張四教,並收屬吏賄賂,盜倉穀不問,貪淫惡跡,縱妾父生事。 疏並下部議,部議皆奪職。 上復寬阿山,命留任如故。 四十四年,疏劾江寧知府陳鵬年貪酷,並以妓樓改建講堂,凟聖諭,大不敬。 命會桑額及河道總督張鵬翮集讞,坐鵬年罪至斬,上特命來京,事具鵬年傳。 阿山與桑額、鵬翮議自泗州開河築堤,引淮水至黃家堰,入張福口,會出清口,是為溜淮套,疏請上臨視。 四十五年,授刑部尚書。 四十六年,上南巡,臨視溜淮套,諭曰:「阿山等奏溜淮套別開一河,分泄淮水,繪圖進呈。 朕策騎自清口至曹家廟,見地勢甚高,雖成河,不能直達清口,與所進圖不同。 且所立標竿多在民塚上,朕何忍發此無限枯骨耶?」命鵬翮罷其事。 下九卿議,阿山及桑額、鵬翮皆奪職;上以阿山主其議,命但坐阿山,遂奪職。 五十一年,江蘇布政使宜思恭以虧帑坐譴,因列訴總督噶禮等頻向需索,阿山亦受節餽,下部議,上以阿山老,寬之。 五十二年,萬壽,複原品。 踰年,卒。 第322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