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既齊,字伯嚴,山西猗氏人。 父紹芳,字猶箴,順治三年進士,授河南尉氏知縣。 兵後修復城郭、學校,勤勸課,廣積儲,禁暴戢奸,尉氏民頌焉。 行取兵部主事,累遷貴州提學道僉事、浙江巡海道副使。 既齊,康熙三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 講學志當世之務,上疏言時事,語戇直。 會遭祖母喪,假歸。 居久之,詣京師補官。 上命以對品調外,授直隷霸州州判。 既齊召民之秀良者曹試而教誨之,俾各有所成就。 民貸於旗丁,子錢過倍,橫索無已。 既齊力禁戢之,無敢逞。 迭署固安、永清、平穀知縣,所至輒有惠政。 巡撫於成龍疏薦。 會既齊以母憂去,繼復遭父喪。 一日,上禦門,舉既齊諮於九卿,僉曰賢,命復授檢討。 二十七年,服闋,詣京師補官。 上知既齊講學負清望,超擢山東布政使。 既齊感激,益自奮勉為清廉,令府縣輸款封還平餘。 門懸鉦,吏民白事得自通。 建歷山書院,仿經義、治事之例,設奎、壁二齋課士。 護巡撫印者再。 清庶獄,結八十餘案,株累數百人盡釋去。 在官三年,有聲績。 三十年,授順天府尹,疏請按行所部,黜陟屬吏賢不肖。 上以為無益,不許。 尋擢副都禦史,聞山、陝蝗見,平陽以南尤甚,疏請賑恤,上責其懸揣。 旋授貴州巡撫。 紹芳為提學,士民祠焉。 既齊至貴州,謁父祠受事。 黎平知府張瀲、副將侯奇嵩報古州高洞苗金濤匿罪人殺吏,請發兵進剿,既齊疏聞,即遣兵捕治;瀲、奇嵩復報兵至斬苗一千一百一十八人,既齊復以聞。 旋察知瀲、奇嵩妄報,疏實陳,請奪瀲、奇嵩官勘治。 上責既齊輕率虛妄,遣尚書庫勒納、內閣學士溫保往按。 旋命逮既齊至京師,上令九卿詰責。 既齊引罪請死,九卿議當斬,上命貸之,遣戍黑龍江。 明年,赦還。 家居,立社課士,斥家資供膏火。 三十八年,上命承修永定河工。 三十九年,又命督培高家堰,卒工次。 論曰:康熙中葉後,天下乂安,封疆大吏多尚廉能,奉職循理。 若石琳改賦役,徐潮革火耗,博霽、華顯、音泰整飭武備,安不忘危,皆能舉其職者。 劉廕樞志在休民,未知應兵之不容已,蔣陳錫、鄂海又以督餉稽遲蒙譴,衛既齊遭際殊異,而不獲以功名終,其治行皆有可稱,膏澤及於民,無深淺遠近,要為不沫矣。 列傳六十四 於成龍 孫準 彭鵬陳瑸陳鵬年施世綸 於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 明崇禎間副榜貢生。 順治十八年,謁選,授廣西羅城知縣,年四十五矣。 羅城居萬山中,盛瘴癘,瑤、僮獷悍,初隷版籍。 方兵後,遍地榛莽,縣中居民僅六家,無城郭廨舍。 成龍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 盜發即時捕治,請於上官,讞實即處決,民安其居。 鄰瑤歲來殺掠,成龍集鄉兵將搗其巢,瑤懼,誓不敢犯羅山境。 民益得儘力耕耘。 居羅山七年,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 牒上官請寬徭役,疏鹺引,建學宮,創設養濟院,凡所當興罷者,次第舉行,縣大治。 總督盧興祖等薦卓異。 康熙六年,遷四川合州知州。 四川大亂後,州中遺民裁百餘,正賦僅十五兩,而供役繁重。 成龍請革宿弊,招民墾田,貸以牛種,期月戶增至千。 遷湖廣黃岡同知,駐岐亭。 岐亭故多盜,白晝行劫,莫敢誰何。 成龍撫其渠彭百齡,貰罪,令捕盜自贖。 嘗察知盜所在,偽為丐者,入其巢,與雜處十餘日,盡得其平時行劫狀。 乃出呼役械諸盜,具獄辭,駢縛坑之,他盜皆遠竄。 嘗微行村堡,周訪閭裡情偽,遇盜及他疑獄,輒蹤跡得之,民驚服。 巡撫張朝珍舉卓異。 十三年,署武昌知府。 吳三桂犯湖南,師方攻嶽州,檄成龍造浮橋濟師,甫成,山水發,橋圮,坐奪官。 三桂散偽劄遍湖北州縣,麻城、大冶、黃岡、黃安諸盜,皆倚山結寨應三桂。 妖人黃金龍匿興寧山中,謀內亂。 劉君孚者,嘗為成龍役,善捕盜,亦得三桂劄,與金龍等結大盜周鐵爪,據曹家河以叛。 朝珍以成龍舊治得民心,檄往招撫。 成龍詗知君孚雖反,眾未合,猶豫持兩端。 兼程趨賊砦,距十里許止宿,榜示自首者免罪,來者日千計,皆貸之。 先遣鄉約諭君孚,降者待以不死。 乃策黑騾往,從者二,張蓋鳴鉦,逕入賊舍。 呼君孚出見,叩頭受撫,降其眾數千,分立區保,籍其勇力者,督令進討。 金龍走紙棚河,與其渠鄒君申往保山砦,成龍擒斬之。 朝珍以聞,請復官,即擢黃州知府,上允之。 諸盜何士榮反永寧鄉,陳鼎業反陽邏,劉啟業反石陂,周鐵爪、鮑世庸反泉畈,各有眾數千,號東山賊,遙與湖口、寧州諸盜合,將趨黃州。 時諸鎮兵皆從師徇湖南,州中吏民裁數百,議退保麻城。 成龍曰:「黃州,七郡門戶,我師屯荊、嶽,轉運取道於此。 棄此不守,荊、嶽且瓦解。 」誓死不去。 遂集鄉勇得二千人,遣黃岡知縣李經政攻陽邏,得鼎業誅之。 士榮率賊數犯,自牧馬崖分兩路來犯。 成龍遣千總羅登雲以千人當東路,而自當西路。 令千總吳之蘭攻左,武舉張尚聖攻右,成龍力沖其中堅。 戰合,之蘭中槍死,師少卻;成龍策馬冒矢石逕前,顧千總李茂升曰:「我死,汝歸報巡撫!」茂升戰甚力,尚聖自右出賊後,賊大敗,生致士榮,檻送朝珍,遂進克泉畈。 凡二十四日,東山賊悉平。 十五年,歲饉,訛言復起。 成龍修治赤壁亭榭,日與僚吏歗詠其中,民心大定。 會丁繼母憂,總督蔡毓榮奏請奪情視事。 十六年,增設江防道,駐黃州,即以命成龍。 十七年,遷福建按察使。 時鄭成功迭犯泉、漳諸郡,民以通海獲罪,株連數千人,獄成,當駢戮。 成龍白康親王傑書,言所連引多平民,宜省釋。 王素重成龍,悉從其請。 遇疑獄,輒令訊鞫。 判決明允,獄無淹滯。 軍中多掠良民子女沒為奴婢,成龍集資贖歸之。 巡撫吳興祚疏薦廉能第一,遷布政使。 師駐福建,月徵莝夫數萬,累民,成龍白王罷之。 十九年,擢直隷巡撫,蒞任,戒州縣私加火耗餽遺上官。 令既行,道府劾州縣,州縣即訐道府不得餽遺挾嫌,疏請嚴定處分,下部議行。 宣化所屬東西二城與懷安、蔚州二衛舊有水沖沙壓地千八百頃,前政金世德請除糧,未行,為民累;成龍復疏請,從之。 又以其地夏秋屢被災,請治賑。 別疏劾青縣知縣趙履謙貪墨,論如律。 二十年,入覲,召對,上褒為「清官第一」,因問剿撫黃州土賊狀,成龍對:「臣惟宣佈上威德,未有他能。 」問:「屬吏中亦有清廉否?」成龍以知縣謝錫袞,同知何如玉、羅京對。 復諭劾趙履謙甚當,成龍奏:「履謙過而不改,臣不得已劾之。 」上曰:「為政當知大體,小聰小察不足尚。 人貴始終一節,爾其勉旃!」旋賜帑金千、親乘良馬一,制詩褒寵,並命戶部遣官助成龍賑濟宣化等處饑民。 成龍復疏請緩真定府屬五縣房租,並全蠲霸州本年錢糧,均報可。 是年冬,乞假喪母,優詔許之。 未幾,遷江南江西總督。 成龍先後疏薦直隷守道董秉忠、阜城知縣王燮、南路通判陳天棟。 瀕行,復薦通州知州於成龍等。 會江寧知府缺,命即以通州知州於成龍擢補。 成龍至江南,進屬吏誥誡之。 革加派,剔積弊,治事嘗至達旦。 好微行,察知民間疾苦、屬吏賢不肖。 自奉簡陋,日惟以粗糲蔬食自給。 江南俗侈麗,相率易布衣。 士大夫家為減輿從、毀丹堊,婚嫁不用音樂,豪猾率家遠避。 居數月,政化大行。 勢家懼其不利,構蜚語。 明珠秉政,尤與忤。 二十二年,副都禦史馬世濟督造漕船還京,劾成龍年衰,為中軍副將田萬侯所欺蔽。 命成龍回奏,成龍引咎乞嚴譴,詔留任,萬侯降調。 二十三年,江蘇巡撫餘國柱入為左都禦史,安徽巡撫塗國相遷湖廣總督,命成龍兼攝兩巡撫事。 未幾,卒於官。 第319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清史稿 中》
第3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