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幸得出獄,喟然嘆道:「我嘗統領百萬兵,不少畏忌,怎知獄吏驕貴,竟至如此!」說罷,便上朝謝恩。 文帝仍令回國,勃即陛辭而出,聞得薄昭袁盎張釋之,俱為排解,免不得親自往謝。 盎與勃追述彈劾時事,勃笑說道:「我前曾怪君,今始知君實愛我了!」遂與盎握手告別,出都去訖。 勃已返國,文帝知他不反,放下了心。 獨淮南王劉長,驕恣日甚,出入用天子警蹕,擅作威福。 文帝貽書訓責,長抗詞答覆,願棄國為布衣,守塚真定。 明是怨言。 當由文帝再令將軍薄昭,致書相戒,略云: 竊聞大王剛直而勇,慈惠而厚,貞信多斷,是天以聖人之資奉大王也。 今大王所行,不稱天資。 皇帝待大王甚厚,而乃輕言恣行,以負謗于天下,甚非計也。 夫大王以千里為宅居,以萬民為臣妾,此高皇帝之厚德也。 高帝蒙霜露,冒風雨,赴矢石,野戰攻城,身被瘡痍,以為子孫成萬世之業,艱難危苦甚矣。 大王不思先帝之艱苦,至欲棄國為布衣,毋乃過甚!且夫貪讓國土之名,輕廢先帝之業,是謂不孝,父為之基而不能守,是為不賢,不求守長陵,而求守真定,先母后父,是謂不義,數逆天子之令,不順言節行,幸臣有罪,大者立誅,小者肉刑,是謂不仁,貴布衣一劍之任,賤王侯之位,是謂不智,不好學問大道,觸情妄行,是謂不祥。 此八者危亡之路也,而大王行之,棄南面之位,奮諸賁之勇,專諸孟賁,古之力士。 常出入危亡之路,臣恐高皇帝之神,必不廟食于大王之手明矣!昔者周公誅管叔放蔡叔以安周,齊桓殺其弟以反國,秦始皇殺兩弟,遷其母以安秦,頃王亡代,即劉仲事見前文。 高帝奪其國以便事,濟北舉兵,皇帝誅之以安漢,周齊行之於古,秦漢用之於今,大王不察古今之所以安國便事,而欲以親戚之意望諸天子,不可得也。 王若不改,漢系大王邸論相以下,為之奈何!夫墮父大業,退為布衣所哀,幸臣皆伏法而誅,為天下笑,以羞先帝之德,甚為大王不取也。 宜急改操易行,上書謝罪,使大王昆弟歡欣于上,群臣稱壽于下,上下得宜,海內常安,願熟計而疾行之。 行之有疑,禍如發矢,不可追已。 長得書不悛,且恐朝廷查辦,便欲先發制人。 當下遣大夫但等七十人,潛入關中,勾通棘蒲侯柴武子奇,同謀造反,約定用大車四十輛,載運兵器,至長安北方的谷口,依險起事。 柴武即遣士伍開章,漢律有罪失官為士伍。 往報劉長,使長南連閩越,北通匈奴,乞師大舉。 長很是喜歡,為治家室,賜與財物爵祿。 開章得了陞官發財的幸遇,自然留住淮南,但遣人回報柴奇。 不意使人不慎,竟被關吏搜出密書,奏報朝廷。 文帝尚不忍拿長,但命長安尉往捕開章。 長匿章不與,密與故中尉簡忌商議,將章誘入,一刀殺死,省得他入都饒舌。 開章得享財祿,不過數日,所謂有無妄之福,必有無妄之災。 悄悄的用棺殮屍,埋葬肥陵,佯對長安尉說道:「開章不知下落。 」又令人偽設墳墓,植樹表書,有開章死葬此下六字。 長安尉料他捏造,還都奏聞,文帝乃復遣使召長。 長部署未齊,如何抗命,沒奈何隨使至都。 丞相張蒼,典客行御史大夫事馮敬,暨宗正廷尉等,審得長謀反屬實,且有種種不法情事,應坐死罪,當即聯銜會奏,請即將長棄市。 文帝仍不忍誅長,更命列侯吏二千石等申議,又皆復稱如法。 畢竟文帝顧全同胞,赦長死罪,但褫去王爵,徙至蜀郡嚴道縣邛郵安置,並許令家屬同往,由嚴道縣令替他營室,供給衣食。 一面將長載上輜車,派吏管押,按驛遞解,所有與長謀反等人,一併伏誅。 長既出都,忽由袁盎進諫道:「陛下嘗縱容淮南王,不為預置賢傅相,所以致此。 惟淮南王素性剛暴,驟遭挫折,必不肯受,倘有他變,陛下反負殺弟的惡名,豈不可慮!」文帝道:「我不過暫令受苦,使他知悔,他若悔過,便當令他回國呢。 」盎見所言不從,當然退出。 不料過了月餘,竟接到雍令急奏,報稱劉長自盡,文帝禁不住慟哭起來。 小子有詩詠道: 骨肉原來處置難,寬須兼猛猛兼寬; 事前失算臨頭悔,聞死徒煩老淚彈。 欲知劉長如何自盡,且至下回再詳。 審食其可誅而不誅,文帝之失刑,莫逾于此。 及淮南王劉長入都,借朝覲之名,椎擊食其,實為快心之舉。 但如長之擅殺大臣,究不得為無罪,貸死可也,仍使回國不可也。 況長之驕恣,已見一斑,乘此罪而裁製之,則彼自無從謀反,當可曲為保全。 昔鄭莊克段于鄢,公羊子謂其外心積慮,乃成於殺。 文帝雖不若鄭莊之陰刻,然從表面上觀之,毋乃與鄭主之所為,相去無幾耶!況于重厚少文之周勃,常疑忌之,于驕橫不法之劉長,獨縱容之,暱其所親,而疑其所疏,謂為無私也得平!甚矣,私心之不易化也! 第5十回 中行說叛國降虜庭 緹縈女上書贖父罪 卻說淮南王劉長被廢,徙錮蜀中,行至中道,淮南王顧語左右道:「何人說我好勇,不肯奉法?我實因平時驕縱,未嘗聞過,故致有今日。 今悔已無及,恨亦無益,不如就此自了吧。 」左右聽著,只恐他自己尋死,格外加防。 但劉長已憤不欲生,任憑左右進食,卻是水米不沾,竟至活活餓死。 第136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前漢演義》
第13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