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馬日磾亦諫允道:「伯喈蔡邕字,見前文。 曠世逸才,多識漢事,當令續成漢史為一代大典;今坐罪尚微,若遽處死刑,恐失人望。 」允搖首道:「昔武帝不殺司馬遷,使作謗書,留傳後世;今國祚中衰,四郊多壘,若再使佞臣伴侍幼主,執筆舞文,不但無補聖德,並使我輩亦蒙訕議,我所以不便輕恕哩!」日磾退語同僚道:「王公恐將無後呢!善人足為國紀,製作乃是國典,今欲滅紀綱,廢典章,怎能長久?眼見是為禍不遠了!」邕非無罪,但處死未免太甚,日磾之言不為無見。 允竟囑令獄吏,將邕逼死獄中。 是時卓婿牛輔,方移兵陝州,防禦朱儁,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等,擊敗儁軍,大掠陳留潁水諸縣,所過為墟。 呂布使騎都尉李肅,先討牛輔,輔出兵與戰,將肅殺敗,肅竟遁還。 布怒責道:「汝如何挫我鋭氣?敢當何罪!」肅因誅卓有功,仍不得遷官,亦懷怨望,免不得反唇相譏,布怎肯忍受?竟命左右推肅出轅,梟首軍門;可為丁原泄忿。 遂欲親往擊輔。 輔素憚布勇,陰有戒心,手下兵士,亦皆惶懼,一夕數驚,輔知不可留,收拾金寶,帶得家奴胡赤兒等數人,棄營夜走。 赤兒貪輔財物,竟將輔刺死,獻首長安。 布既得輔首,復商諸王允,擬傳詔河南,盡誅李傕郭汜諸將,允撫然道:「此輩未嘗有罪,不宜盡誅!」布又請將董卓私財,頒賜公卿將校,允又不從。 允與布雖同執朝政,但看布是一介武夫,未嫻文事,所以國家政事,往往獨斷獨行,不與布商。 布又意氣自矜,未肯相下,遂致兩人生隙,意見不同。 允與仆射士孫瑞商議,擬下詔赦卓部曲,繼復自忖道:「彼既黨逆,不應輕赦,且俟將來再說。 」嗣又欲悉罷李郭等軍,或勸允委任皇甫嵩出統各部,俾鎮陝州,允亦遲疑不決。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李傕郭汜等部兵,俱系涼州丁壯,當時有訛言傳出,謂朝廷將盡誅涼州人,李郭張三將,互相告語道:「蔡伯喈為董公親厚,尚且坐罪。 今我等既不見赦,復欲使我解兵,今日兵解,明日即盡被魚肉了!」當下議定一法,使人詣長安求赦,允仍不許,傕等益懼,不知所為,意欲各自解散,逃歸鄉裡。 討虜校尉賈詡,本在牛輔麾下,輔死後,奔投傕軍,因即獻議道:「諸君若棄軍東走,一亭長便足縛君,不如相率西進,攻撲長安,為董公報仇,事得幸成,奉國家以正天下;否則走亦未遲。 」一言喪邦,詡實禍首。 傕等遂傳諭部曲道:「京師不下赦文,我等總難免一死,今欲死中求生,計惟力攻長安,戰勝可得天下,不勝當抄掠三輔,奪取婦女財物,西歸故鄉,尚可延命。 」全是盜賊思想。 大眾聽著,應聲如雷,隨即一擁齊出,倍道西行。 王允聞警,召入涼州弁目胡文才楊整修二人,忿然與語道:「關東鼠子,果欲何為?卿等可呼與同來,聽我發落!」片語可懾群虜麼?胡楊雖受命東往,心下很是不平,到了傕等營內,反言允布異心,勸他急進。 傕等沿路收兵,所有牛輔部下諸散卒,悉數趨附,還有董卓舊將樊稠李蒙等,亦同時會合,數約十餘萬人,直抵長安。 呂布登城拒守,相持八日,部下有蜀兵生變,潛開城門,納入外兵,傕等縱兵四掠,闔城鼎沸,呂布仗戟與戰,自辰至午,雖得刺死多人,怎奈亂兵甚眾,並且拚死進來,前僕後繼,越戰越勇,布亦禁遏不住,部兵又多散去;不得已殺開血路,出走青瑣門,使人招王允同奔。 允長嘆道:「若蒙社稷威靈,得安國家,乃允所素願,萬一無成,允惟有一死以謝。 主上幼沖,所恃惟允,臨難苟免,允不忍為,請為允傳語關東諸公,努力國家,易危為安,允死亦瞑目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布乃將卓頭懸諸馬下,帶領殘騎數百人,東出武關,投奔袁術去了。 傕等逐走呂布,遂率眾圍攻宮門,衛尉種拂憤然道:「為國大臣,不能禁暴禦侮,反使亂徒白刃向宮,去將安往?」說著,即帶著衛士,出宮力戰,終因寡不敵眾,受創捐軀;傕與汜突入南掖門,殺死太仆魯旭、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此外吏民約死萬人。 王允扶獻帝上宣平門樓,俯瞰外兵,幾如排牆相似,勢甚洶洶。 獻帝尚有主宰,呼語傕等道:「卿等放兵縱橫,究懷何意?」傕等望見帝容,還算盡禮,即伏地叩頭道:「董卓為陛下盡忠,乃為呂布所殺,臣等前來,系是替卓報仇,非敢圖逆;待事畢以後,當自詣廷尉受罪!」獻帝又說道:「布已出走,卿等如欲執布,盡可往追,奈何圍攻宮門?」傕等又答道:「司徒王允,與布同謀,請陛下遣允出來,由臣等面問底細!」允得聞此言,拚生下樓,出語傕等道:「王允在此,汝曹有何話說。 」傕等皆起指斥王允道:「太師何罪,被汝害死?」允張目道:「董卓罪不勝誅,長安士民,一聞卓死,無不稱慶,汝等獨不聞麼?」傕等復駁說道:「太師就使有罪,與我等無干,何故不肯赦免?」允復叱道:「汝等黨逆害民,怎得說是無罪?即如今日稱兵犯闕,豈非大逆?尚有何說?」傕等不與多言,竟揮兵將允擁去,且逼獻帝大赦天下,並自署官職,表請除授。 第204頁完,請繼續下一頁。喜歡 寫心網 writesprite.com 作品,請記得按讚、收藏及分享
音調
速度
音量
語言
《後漢演義》
第204頁